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经制西北民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连菊霞 《敦煌学辑刊》 1999年第2期92-100,共9页
在宋、辽、西夏鼎峙的局面下 ,北宋王朝以其单一的自然生态区域、无险可守的边防形势和积贫积弱的国势 ,为了大量获取林木资源、卫护边疆安稳、抗击西夏 ,对西北民族地区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经制。这种经制以对当地森林、草地植被的巨大破... 在宋、辽、西夏鼎峙的局面下 ,北宋王朝以其单一的自然生态区域、无险可守的边防形势和积贫积弱的国势 ,为了大量获取林木资源、卫护边疆安稳、抗击西夏 ,对西北民族地区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经制。这种经制以对当地森林、草地植被的巨大破坏而对当时及以后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自然灾害频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北民族地区 经制 生态环境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彭岚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 ,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 ,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 ,是文化开发的基点 ;文化资源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 ,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 ,乃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文化生态 保护 文化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的文化圈及文化板块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岚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6-100,共5页
西部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造成的文化板块,使西部文化整体 上具有一致性而层面上又有特殊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的厚土与现实文化的重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依据不同... 西部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造成的文化板块,使西部文化整体 上具有一致性而层面上又有特殊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的厚土与现实文化的重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依据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确立富有西部特色和多民族色彩的经济与文化综合开发模式,才能推动西部社会的 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文化圈 文化板块 文化多样化 历史文化 现实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只有两个声调的汉语方言──兰州红古话的声韵调 被引量:19
4
作者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77,100,共5页
汉语方言的声调系统各不相同。兰州红古话只有两个单字调,即“平去声调”和“上声调”。两个单字调的汉语方言,此前未见到过。红古话有25个声母,有31个韵母。“平去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阴平、阳平、去声,“上声调”相当于北京... 汉语方言的声调系统各不相同。兰州红古话只有两个单字调,即“平去声调”和“上声调”。两个单字调的汉语方言,此前未见到过。红古话有25个声母,有31个韵母。“平去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阴平、阳平、去声,“上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上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两个声调 红古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方言里上古音的遗存 被引量:3
5
作者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4,共6页
对甘肃方言语音的历时研究有助于比较全面地认识其特点。目前的甘肃方言语音研究主要在共时方面,历时的研究也主要是跟中古音的比较。有些语音现象不论从共时或历时哪个方面考察都不易解释。这些不易解释的现象与甘肃方言语音的历史层... 对甘肃方言语音的历时研究有助于比较全面地认识其特点。目前的甘肃方言语音研究主要在共时方面,历时的研究也主要是跟中古音的比较。有些语音现象不论从共时或历时哪个方面考察都不易解释。这些不易解释的现象与甘肃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有关,具体表现为一些字音的声母、韵母或声韵母存古。汉语方言语音时间层次的研究,属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一部分,比较可靠的研究方法是鲁国尧先生倡导的"新二重证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方言语音 上古音 存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岚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40,共6页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仍呈推进和深化态势。现实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理所当然也应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现实主义 小说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方言几类实词中存在的一些语法现象 被引量:4
7
作者 雒鹏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普通话为参照,甘肃方言有几类实词如代词、形容词、动词中的一些语法现象很有特色。其中,武山、甘谷一带方言中的疑问代词“阿谁”很可能是从古藏缅语族的语言里借来,并作为藏缅语的底层一直被保留下来的。此外,甘肃方言代词和动... 以普通话为参照,甘肃方言有几类实词如代词、形容词、动词中的一些语法现象很有特色。其中,武山、甘谷一带方言中的疑问代词“阿谁”很可能是从古藏缅语族的语言里借来,并作为藏缅语的底层一直被保留下来的。此外,甘肃方言代词和动词的一些语法现象还为当前汉语有没有“格”和“体”的语法范畴的讨论提供了一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方言 实词 语法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靖远方言里的一些难字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雒鹏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68,共5页
方言难字(或本字)的考释是汉语方言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从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到现代语言学一脉相传的,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汉语方言研究上的一个应用。搞好这项工作,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方言分化演变的历史,弄清汉语方言之间的关系... 方言难字(或本字)的考释是汉语方言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从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到现代语言学一脉相传的,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汉语方言研究上的一个应用。搞好这项工作,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方言分化演变的历史,弄清汉语方言之间的关系。对靖远方言里的一些难字(或本字)的考释提供了甘肃汉语方言在这方面的一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方言 难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