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北師範大學大先生 |
无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影像”:西北师范大学与现代中国高等教育 |
张俊宗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3
|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跨学科实施研究 |
王兆璟
王禛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向度 |
王兆璟
董亮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比较教育的学科思维及时代转向 |
王兆璟
王雅卓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教育场域中人工智能对教师文化的影响 |
杨天豪
樊改霞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厚植乡村教育情怀的三重追问 |
周晔
景琛琛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
8
|
教学空间赋能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向 |
胡俊杰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9
|
破解大学教师角色异化:“自身关怀者”的主体性澄明与交往实践 |
王立平
侯长林
|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智能时代教师主体性的隐匿及浮现——基于比斯塔“教育之弱”的审视 |
李江楠
刘旭东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美国STEM教育政策变迁的阶段、机制与效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
孙士茹
姚云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庄子“学游”思想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
许可峰
|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乡村定向师范生课程体系的问题表征与优化路径 |
周晔
刘鑫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科学论证教学:样态表征、设计框架与实践策略 |
王明娣
胡润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数字教育空间建设:图景变迁、样态机制及实践路径 |
曹智勇
张俊宗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更多教育”隐忧:“进步强制”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理性审思 |
杨曌旻
熊华军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1949年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的历史演进与时代使命——兼论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逻辑 |
周晔
董慧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从“制作”到“行动”:教育探究本性的遮蔽与敞明 |
李江楠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视野下教学理念的五重转向 |
熊华军
耿笠博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严复科学教育思想探微 |
牛金成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