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调节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心理应激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赵鑫 张雅丽 +3 位作者 马秀娟 金戈 周仁来 岳建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调查军人人格特质、情绪调节效能感和心理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大五人格问卷(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 目的调查军人人格特质、情绪调节效能感和心理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大五人格问卷(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cale of 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SRESE)对283名男性通信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与军人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神经质与军人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2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神经质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开放性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不存在相关(P>0.05);3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4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神经质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和善性、严谨性、外向性、神经质与心理应激水平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军人的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效能感来影响军人心理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人格特质 情绪调节效能感 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抑制的训练:内容、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鑫 陈玲 张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60,共10页
近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研究者多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训练的对象包括儿童、成人和特殊群体,研究者通过Go/Nogo、Stop-signal等任务进行为期1周至3周,45至7200试次不等的抑制控制能力训练,并结合行... 近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研究者多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训练的对象包括儿童、成人和特殊群体,研究者通过Go/Nogo、Stop-signal等任务进行为期1周至3周,45至7200试次不等的抑制控制能力训练,并结合行为、脑电以及脑成像等技术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接受了抑制控制训练的个体其抑制能力得到提升,并伴随脑神经活动的变化。另外,研究者发现,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效果还可以迁移至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但是,也有些研究并未发现抑制控制训练的效果。训练任务的设置,评估任务的选择以及被试反应策略的差异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抑制控制训练引发行为与大脑活动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训练导致了个体建立了自上而下有意识的抑制控制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自动抑制模式。反应抑制和冲突抑制可塑性的比较,儿童与老年人抑制功能的训练以及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抑制 可塑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成瘾人群金钱奖赏加工的异常机制及可恢复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玲 苏波波 +3 位作者 张建勋 柳斌 卫晓芸 赵鑫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7-1626,共10页
长期的成瘾物质使用造成奖赏系统的变化是成瘾过程发展和维持的关键,这种病理性变化反过来会对奖赏系统的调节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引起认知表现和日常功能方面的障碍。近年来大量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物质成瘾人群的金钱奖赏加... 长期的成瘾物质使用造成奖赏系统的变化是成瘾过程发展和维持的关键,这种病理性变化反过来会对奖赏系统的调节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引起认知表现和日常功能方面的障碍。近年来大量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物质成瘾人群的金钱奖赏加工相关的腹侧纹状体及其它奖赏脑区激活存在异常。而奖赏加工相关的纹状体激活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器和临床恢复的指标;这种奖赏加工异常可以通过戒断有所恢复。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补充奖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研究物质成瘾人群奖赏加工的特异性,并增加对家庭物质依赖史个体的奖赏加工研究,以及奖赏与执行功能的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成瘾 金钱诱因 奖赏加工 奖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表情与面部表情加工进程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小斌 康铁君 +1 位作者 赵鑫 付军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躯体和面孔是个体情绪识别的敏感线索。与面部表情的早期视觉加工相似,P1成分对恐惧、愤怒等负性躯体表情更加敏感,反映了对躯体威胁信息快速且无意识的加工。情绪躯体和面孔还有着类似的构型加工,表现为二者都能诱发颞枕区视觉皮层相似... 躯体和面孔是个体情绪识别的敏感线索。与面部表情的早期视觉加工相似,P1成分对恐惧、愤怒等负性躯体表情更加敏感,反映了对躯体威胁信息快速且无意识的加工。情绪躯体和面孔还有着类似的构型加工,表现为二者都能诱发颞枕区视觉皮层相似的N170成分,但涉及的神经基础并不完全相同。在构型编码加工中,面部表情的N170与顶中正成分(Vertex Positive Potential,VPP)较躯体表情的N170、VPP更加明显。在面部表情和躯体表情的后期加工阶段,早期后部负波(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EPN)反映了面孔和躯体视觉编码的注意指向加工,随后出现的P3与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LPC)代表了顶额皮层对复杂情绪信息的高级认知加工。躯体表情还存在与外纹状皮层躯体区相关的N190成分,其对躯体的情绪和动作信息敏感。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动作对情绪知觉的影响、动态面孔-躯体情绪的加工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躯体表情 面部表情 P1 N170 N1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