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互动发展新模式--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 被引量:10
1
作者 樊海强 袁寒 《规划师》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传统模式下的大遗址保护存在保护资金短缺、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保护与利用的不可互动性。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采取以"遗址保护区+建设控制区+文化产业园区"为特征的保护与利用新模式。... 传统模式下的大遗址保护存在保护资金短缺、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保护与利用的不可互动性。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采取以"遗址保护区+建设控制区+文化产业园区"为特征的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对这一模式的空间组织、发展策略和保障体系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与利用 模式 汉长安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可持续发展本质和实效的思考——兼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培基 王东升 王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基本上是一种发展理念、一种哲学思想 ,而不是一种统一的、具体的发展模式 ,在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实效以后 ,指出 :对中国来说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把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战略贯彻好 。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本质 实效 中国特色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定量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安乐 张小平 +2 位作者 李宗省 李玉辰 南富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84-1792,共9页
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研究其植被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的MOD17A3遥感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 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研究其植被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的MOD17A3遥感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态势及其与降水、气温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PP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其多年平均值为113.14 g C m^(-2)a^(-1),年均增长量达1.41 g C m^(-2)a^(-1);(2)植被NPP与降水、气温均呈正相关,其中降水对植被NPP影响更为显著;(3)人类活动区植被NPP总体呈增加趋势,与2016年相比,2019年人类活动区植被NPP增加的面积占87%,植被NPP降低的面积占13%;(4)在植被恢复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分别解释了92%和8%;在植被退化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分别解释了29%和71%。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祁连山国家公园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残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室悬浮载体低温工业废水脱氮处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伟 张松林 +2 位作者 田秉晖 辛丽花 马玉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151,156,共5页
根据生物脱氮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将其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研究双室悬浮载体对工业废水脱氮影响的同时分析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在低温状态下,双室载体内生物种类较多,且主要以杆菌为主,钟虫和线虫等也... 根据生物脱氮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将其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研究双室悬浮载体对工业废水脱氮影响的同时分析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在低温状态下,双室载体内生物种类较多,且主要以杆菌为主,钟虫和线虫等也较多。COD去除率总体较低但相对稳定,各反应器平均去除率均在65%以上。双室悬浮载体比普通悬浮载体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高7%-10%。对处理前后废水进行GC-MS扫描后发现,双室悬浮载体可去除废水中的苯酚类同系物及甲苯并具有一定的脱硫能力。以Grau模型计算了进水底物浓度变化时的底物降解常数,利用双室悬浮载体,HRT为20h时的底物降解常数最大(0.358)。因此,双室悬浮生物载体对工业废水低温脱氮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微生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室悬浮载体 一体化反应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运超 贾永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302-15304,15308,共4页
该研究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历程,基本内涵,以及研究进展;利用该理论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总体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发展的巩固阶段。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差异较... 该研究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历程,基本内涵,以及研究进展;利用该理论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总体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发展的巩固阶段。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差异较大,应结合当地实际界定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同时,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在经历巩固阶段之后,避免进入衰弱阶段,笔者提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6条建议:即统一规划、增强吸引力,加大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加强政府指导管理、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实力,突出生态主体、注重旅游产品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生命周期 乡村旅游 阶段分析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6
作者 张晓伟 张松林 +3 位作者 姜琦 田秉晖 辛丽花 马玉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根据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在其中分别投加普通生物悬浮载体和双室悬浮载体,以研究两者对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HRT下、温度控制在20~30℃和pH为6.5~7.8时,双室悬浮载体对污水总氮的... 根据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在其中分别投加普通生物悬浮载体和双室悬浮载体,以研究两者对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HRT下、温度控制在20~30℃和pH为6.5~7.8时,双室悬浮载体对污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比普通生物悬浮载体的高近10%;但是两者对总磷及COD的去除效果相近,且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Grau模型计算表明,HRT为12 h时,反应器中投加双室悬浮载体后的污水底物降解常数最大(2.18)。因此,把双室悬浮载体及其一体化反应器用于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室悬浮载体 脱氮除磷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