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苏星鸿 刘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30,共4页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时代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星鸿 刘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5,共3页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世界观、个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价值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历史观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世界观、个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价值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历史观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和谐实践观 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文化论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俊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0-96,共7页
行政文化是人文主义方法在行政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理论,行政文化旨在阐明行政与文化间的关系问题,人与文化的不可离异性是行政文化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理由。行政文化的运作可以分为社会理想对行政的塑造、行政过程中的文化运作、... 行政文化是人文主义方法在行政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理论,行政文化旨在阐明行政与文化间的关系问题,人与文化的不可离异性是行政文化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理由。行政文化的运作可以分为社会理想对行政的塑造、行政过程中的文化运作、行政文化与行政系统三个层面。行政文化具有认同行政系统合法性与合理性,沟通行政关系,影响行政决策,影响行政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学 行政文化 概念 运作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欢迎晚宴上的讲话
4
作者 刘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7,共1页
尊敬的南国农先生,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值此南国农先生90寿诞之际,值此“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生奉献西... 尊敬的南国农先生,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值此南国农先生90寿诞之际,值此“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生奉献西北、全心从教我校的南国农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生日的祝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国农先生 电化教育发展 学术研讨会 中国 西北师范大学 晚宴 师生员工 尊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过失危险犯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基 屈耀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我国学界长期以来都对过失危险犯持否定态度 ,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刑法中增加规定由危险状态构成的过失犯罪。本文从过失危险犯的现状、立法根据。
关键词 法律 过失危险犯 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条件下的高校党员教育工作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卫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7-39,共3页
在网络化条件下,高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呈现出教育手段特殊性、教育内容鲜活性、教育格局开放性等特点。更新观念、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开拓一个全新的党建工... 在网络化条件下,高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呈现出教育手段特殊性、教育内容鲜活性、教育格局开放性等特点。更新观念、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开拓一个全新的党建工作领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 高校 电化教育 党员教育工作 教育手段 教育内容 党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与“重铸”:雷达文学批评的灵魂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卫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1,共3页
雷达先生作为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学评论家,正如作家朱向前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旋转在当代文学的天空中”,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检测者。他在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能发出情理俱... 雷达先生作为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学评论家,正如作家朱向前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旋转在当代文学的天空中”,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检测者。他在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能发出情理俱佳、科学公正的批评声音。比如,1987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发表了雷达先生的一篇“具有划阶段意义的论文”,名为《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编者言:“雷达的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才是贯穿新时期文学的主潮,这可作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灵魂 文学批评 雷达 “发现” 新时期文学 《文学评论》 当代文学 文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莫言出发(主持人语)
8
作者 朱卫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共1页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评论家、作家们、读者以及莫言本人也都曾发表过一些言论,网民的评论更是沸沸扬扬,见仁见智,热闹非凡。有人认为,莫言获奖是其个人获奖,与国家和中国文坛无关;也有人认...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评论家、作家们、读者以及莫言本人也都曾发表过一些言论,网民的评论更是沸沸扬扬,见仁见智,热闹非凡。有人认为,莫言获奖是其个人获奖,与国家和中国文坛无关;也有人认为,莫言获奖是中国文学的大事,意味着中国文学步入世界文学。事实上,这些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的,各有其一定的道理。我们说,作家是具体的,文学是抽象的,但文学正是由无数个具体的作家的作品构成,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一个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是整个中国文学的大事;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文学又是个体的艺术(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古老的集体创作的诗史),它既是作家个人经验、想象、理想的书写,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国家、民族和任何地理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升格为人类的艺术,诺贝尔文学奖正是体现了这一非凡的意义。因此,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过分,都不过是对这一事件不同侧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莫言 对外传播 中国经验 文化自信 主持人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