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水粉作品选登
1
作者 王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银幕:西北地区电影普及的轻装策略与译制实践
2
作者 马成鸣 冯佳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107,共9页
在国家推进电影普及化战略、构建全国放映网的特定时代背景下,西北地区电影放映队以流动放映的形式深入基层,成为传播电影文化事业的主力军。然而,受地理环境与技术条件的制约,偏远农村与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出现“观影难”与“理解难”... 在国家推进电影普及化战略、构建全国放映网的特定时代背景下,西北地区电影放映队以流动放映的形式深入基层,成为传播电影文化事业的主力军。然而,受地理环境与技术条件的制约,偏远农村与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出现“观影难”与“理解难”的问题。对此,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通过技术革新降低运输成本,使“轻装下乡”成为可能;同时研发的跨语言译制技术,依托汉语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互译的“双语译配”模式,有效弥合了文化解码障碍,为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 电影放映机 双片道译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变革·艺术创新·文化出海——论《黑神话:悟空》的创作探索与文化传播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燕 王昱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10,共7页
《黑神话:悟空》在多个游戏平台同步上线,并迅速火爆出圈,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究其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技术、艺术、文化三者的大胆创新与巧妙杂糅。它不仅填补了国产3A游戏的空白,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世界性展... 《黑神话:悟空》在多个游戏平台同步上线,并迅速火爆出圈,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究其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技术、艺术、文化三者的大胆创新与巧妙杂糅。它不仅填补了国产3A游戏的空白,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世界性展现与全球有效传播提供了方法路径。同时,影视级的游戏画质与电影质感的过场动画,也为当下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思路。从创作革新与文化传播的维度,深入分析其技术、艺术、文化三者的突出所在,旨在为电影与游戏的发展与联动提供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神话:悟空》 技术变革 艺术创新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的深海,先锋的大戏——论莫言新作《鳄鱼》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兆寿 金新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鳄鱼》是一部构思了14年的话剧剧本。莫言自云2008年参观法国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时,看到雨果对话剧的爱好,又联想到萨特伟大的话剧,便决定写一部以逃亡贪官为主人公的话剧。这个题材似乎过于冒险,毕竟更多的人在为英雄树碑立传。但莫... 《鳄鱼》是一部构思了14年的话剧剧本。莫言自云2008年参观法国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时,看到雨果对话剧的爱好,又联想到萨特伟大的话剧,便决定写一部以逃亡贪官为主人公的话剧。这个题材似乎过于冒险,毕竟更多的人在为英雄树碑立传。但莫言认为:“这是一个独特的角度,是一个能够比较深刻地揭示人性的角度,也是一个也许能够触及读者(尤其是贪官)灵魂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剧本 莫言 大戏 树碑立传 人性 雨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丝路新电影审美创作新态势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昱茗 张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5,共7页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丝路电影逐渐兴起,以包括中国西部在内的所有与丝路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事迹、民族风俗等为创作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迈向新十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丝路电影逐渐兴起,以包括中国西部在内的所有与丝路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事迹、民族风俗等为创作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迈向新十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丝路新电影担负起重要的对外传播重任。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成功举办,再次将丝路电影创作的更新与升级问题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本文从西部电影出发分析当下丝路新电影的创作思路和审美内涵,旨在为丝路新电影在审美创作上提供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路电影 审美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兆寿 何田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6,共9页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方式和话语叙事形态,为现代化包裹的中国人建构起一条寻唤民族记忆、回归中华传统的有效路径。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现状发现,主流媒体和大众媒介联手构成了多元共存的传播路径,尤其通过对抖音...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方式和话语叙事形态,为现代化包裹的中国人建构起一条寻唤民族记忆、回归中华传统的有效路径。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现状发现,主流媒体和大众媒介联手构成了多元共存的传播路径,尤其通过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内容的分类梳理找到了当下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模式。但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中也存在诸如强教化、弱共鸣,质量良莠不齐,缺少创新和缺乏引导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本着兼容并包、守正创新的原则积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优质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中国传统文化 传播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沿革与当代思考:中国电影在中亚五国的传播与交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昱茗 张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5,共7页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日渐紧密。中亚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与中国开始进行频繁与深度的文化合作交流。电影以其强大的媒介优势,天然地成为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日渐紧密。中亚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与中国开始进行频繁与深度的文化合作交流。电影以其强大的媒介优势,天然地成为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与窗口。本文以史为鉴,通过梳理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亚地区的电影传播交流历程,对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在“一带一路”新的十年开启之际,旨在为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进一步传播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亚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伴随文本的意义生成:文化内涵、情感符号与观众互动 被引量:5
8
作者 侯秀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7,51,共6页
伴随文本是指文本在其外部携带的一些非正式材料,如作品封面设计、书脊、插图等,这些材料虽然处于文本外部,但对文本的解释至关重要。在电影中,伴随文本包括电影的标题、字幕、海报、预告片、宣传片以及各种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评价等。... 伴随文本是指文本在其外部携带的一些非正式材料,如作品封面设计、书脊、插图等,这些材料虽然处于文本外部,但对文本的解释至关重要。在电影中,伴随文本包括电影的标题、字幕、海报、预告片、宣传片以及各种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评价等。电影的伴随文本为观众提供全新解读空间的同时,也调动了观众的参与度与互动性,无形中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因此,文章以当下国产动画电影为基点,探讨国产动画电影的伴随文本在文化内涵解读、情感符号生成和观众互动推进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文本 副文本 国产动画电影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涯若比邻:短视频与可体验的共同体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华 唐润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6,共8页
媒介形塑了人们对现代国家的认知方式。报刊的生产和消费被现代化的钟表时间所规训。版面是共同世界的类型化呈现,读报是植入周遭世界的集体经验。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同胞是一群面目模糊的“大众”,空间是一个个地理名词,人们无法以... 媒介形塑了人们对现代国家的认知方式。报刊的生产和消费被现代化的钟表时间所规训。版面是共同世界的类型化呈现,读报是植入周遭世界的集体经验。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同胞是一群面目模糊的“大众”,空间是一个个地理名词,人们无法以更具体的感情倾注于其中。短视频是一项具身技术,将单被思想和用描述词说明的“中国”转换成了具体、有形的周遭世界。想象的共同体中作为理想型的“同胞”,几乎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现身”,被拉近成为“同时代的邻人”;人们认知中低可见度的地理空间被转换成国家历史记忆的文化地景,成为可以“体验”的地方。国家通过“触动感官”的方式变得可体验并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遭世界 共同世界 共同体 短视频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现代化的影像审思--近十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面向与文化图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自古以来,中国人与土地之间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对土地的认识、依恋与寄托,形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走... 自古以来,中国人与土地之间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对土地的认识、依恋与寄托,形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格局。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走向现代化的系统进程。”[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经历自主探索到全面建设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看,现代化有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实际发展中,中国城乡、区域发展的现状,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从而打破了“乡土中国”原有的秩序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探索 文化格局 乡土中国 综合性概念 农村题材电影 依存关系 人与土地 文化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纪录片真实性的三种观念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盛仁 冯晓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9,I0005,共6页
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波及纪录片的研究领域,西方学者对纪录片展开重新讨论,涌现了大量新的纪录片理论和批评方法。关于纪录片中真实观念的讨论也日益复杂和深刻。从影像本体、假定断言和认识论多个层面上看,真实已不再是绝对的概念,而... 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波及纪录片的研究领域,西方学者对纪录片展开重新讨论,涌现了大量新的纪录片理论和批评方法。关于纪录片中真实观念的讨论也日益复杂和深刻。从影像本体、假定断言和认识论多个层面上看,真实已不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选择。纪录片不仅记录现实,还体现了一种美学风格,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折射。纪录片的真实观念在不同层面上都涉及主观性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其追求历史真实。在审视纪录片时,重要的是认识到所谓的“事实”和“真理”并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框架中构建的。纪录片导演以美学观点出发,通过叙事构建故事的真实性,以达到通向历史真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真实性 影像本体 假定断言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乡、直觉与新手法的尝试--兼论贾平凹长篇小说《河山传》
12
作者 杨光祖 李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8,共7页
一、“就这样在故乡,我生活了十九年”陕西“三大家”,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商洛的贾平凹,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文学世界。路遥、陈忠实的文学导师是柳青,柳青的小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最近阅读柳青佚作《在旷野里》,他精炼... 一、“就这样在故乡,我生活了十九年”陕西“三大家”,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商洛的贾平凹,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文学世界。路遥、陈忠实的文学导师是柳青,柳青的小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最近阅读柳青佚作《在旷野里》,他精炼的文字、对关中风景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很深的功力,对话很能呈现人物性格。路遥、陈忠实的小说,无论风景描写,还是人物刻画,甚至小说结构,都受到柳青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路遥 柳青 陈忠实 人物刻画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风景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性与程序性:智能生成图像的影像实践与观念
13
作者 谭鹏麟 赵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0-35,共6页
以数据为中心的当代理念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电影创作,通过智能化、算法化的数字机制生成电影图像。由1和0构成的数据集将计算机视觉扩展到隐形的程序层面,在操作和装置等形式本体性上区别于以往的图像形式。图像的“精神相似”与身体隔... 以数据为中心的当代理念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电影创作,通过智能化、算法化的数字机制生成电影图像。由1和0构成的数据集将计算机视觉扩展到隐形的程序层面,在操作和装置等形式本体性上区别于以往的图像形式。图像的“精神相似”与身体隔膜的前主观反应,使得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能够以在场的形式再现不在场生命的流动性。而智能生成图像作为一种操作性的元图像,在生成过程中的自我指涉又大大降低了人为的干预程度,还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范式。尽管如此,图像生成装置的数字化也没有消解电影图像的“物质性”,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不断与我们产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图像 操作 具身性 装置 程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陇剧革新历程及其戏剧史价值
14
作者 陶炳塬 徐兆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5,共9页
由于时代、地域、重大历史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陇剧的创新发展历程交织着传统地方剧种传承与国家和民族命运赋予的现实需求等多重因素,具有重要的多重文化价值,研究陇剧史本身及其处于中国戏剧史的坐标是一种将剧团、文本、表演以及... 由于时代、地域、重大历史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陇剧的创新发展历程交织着传统地方剧种传承与国家和民族命运赋予的现实需求等多重因素,具有重要的多重文化价值,研究陇剧史本身及其处于中国戏剧史的坐标是一种将剧团、文本、表演以及田野融会贯通的多维文化研究路径。从20世纪初的戏曲改良到根据地戏剧运动,从传统陇东道情到现代陇剧“小戏变大戏”的过程,从革命根据地陇东剧团到当代陇剧团的历史沿革,陇剧的形成与演变及其剧种意识的生发,体现与贯彻着党的文艺政策,一直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从戏剧史的角度看,作为一个从革命文化中诞生的“新兴剧种”,陇剧经历了随军剧团时期、延安剧校时期到形成陇剧专业院团的典型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历史先锋性与被其他剧种平行借鉴的空间。陇剧既是传统戏剧的创新发展形式,也是红色精神的延续与革命文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剧 陇东剧团 陇剧史 红色基因 陇东道情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公共事件中表达主体的修辞意图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红 董天策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51,159,共6页
修辞虽然属于符号形式层面,但是它深刻影响到意义的表达。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修辞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修辞,而非文艺修辞,因而其表达主体始终推动着修辞行为的展开,并根据各自的不同意图选择修辞策略,进行符号建构。当事人的修辞意图是利益... 修辞虽然属于符号形式层面,但是它深刻影响到意义的表达。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修辞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修辞,而非文艺修辞,因而其表达主体始终推动着修辞行为的展开,并根据各自的不同意图选择修辞策略,进行符号建构。当事人的修辞意图是利益取向的,网民试图通过狂欢实现对话意图,国家和媒体所表达的则是具有合法性和意识形态建构的宏观修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事件 表达主体 修辞意图 对话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公共事件及其主体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红 董天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8,共5页
本文从符号学视域出发,首先对网络公共事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进而从符号竞逐所指向的价值客体出发,对网络公共事件重新进行了分类;然后,厘清了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符号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网络公共事件 哈贝马斯 符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56
17
作者 刘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当代社会批判思潮"空间转向"的标志性起点。社会化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吻合了现代社会本身的碎片化趋势及其空间实践,空间生产呈现出一种新的生产逻辑和空间体验,本质上体现为对碎片化的缝隙空间的...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当代社会批判思潮"空间转向"的标志性起点。社会化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吻合了现代社会本身的碎片化趋势及其空间实践,空间生产呈现出一种新的生产逻辑和空间体验,本质上体现为对碎片化的缝隙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缝隙空间中的社会意义和资本意义之所以能被发现和激活,不能不提到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碎片空间所"承受"的普遍而深刻的规训实践。与其它现代性碎片不同的是,空间碎片不仅诠释了现代性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同时还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结构特征,这无疑成为现代性批评的又一个起点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空间生产 缝隙空间 空间碎片 现代性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时代3D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积银 刘颖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1,共4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颠覆了传统视听行业的发展方式,便携式移动产品功能的深层次研发催生了新一轮的3D视听新媒体产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收视习惯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研究认为未来3D视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便携式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颠覆了传统视听行业的发展方式,便携式移动产品功能的深层次研发催生了新一轮的3D视听新媒体产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收视习惯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研究认为未来3D视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便携式移动终端与3D数字技术之间的"联姻"将成为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移动3D视频的开发建立在成熟的移动播放设备和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之上,在增强用户的观影体验同时也拓展了视频图像的美学深度与广度,对3D视频市场的繁荣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3D视频 视听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戴维·哈维“空间压缩思想”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1,共7页
戴维·哈维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下的空间体验概括为"空间压缩"。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空间压缩"建立在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基础上,并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压缩"体验和生产趋势。"空间压缩"的实质... 戴维·哈维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下的空间体验概括为"空间压缩"。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空间压缩"建立在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基础上,并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压缩"体验和生产趋势。"空间压缩"的实质是将空间纳入到社交关系结构中,通过对各种碎片化的缝隙空间形态的发掘、利用和重组来打破甚至消灭各种空间障碍,并在"可见性"与"超空间"的精心设计中重构人们的空间观念和空间实践。这一过程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去仪式化"和"再仪式化"双重改造完成的,其直接的文化后果是传统伦理情感的渐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戴维·哈维 空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西部广播电视的发展——以甘肃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积银 张璧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4-247,共4页
西部地区受地域、经济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广电发展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新媒体的强势发展给西部广电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广电虽然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于丰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西部广电的发展潜力还... 西部地区受地域、经济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广电发展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新媒体的强势发展给西部广电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广电虽然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于丰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西部广电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和发挥出来,西部广电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在以甘肃广电发展的困境和未来发展对策为例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西部广电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发展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