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延伸·建构·承载:地理批评中的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 |
韩伟
吴甜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魏晋士人生活与文学作品的新养分 |
丁宏武
刘东方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丝绸之路行记文献的研究范围、认识意义与文学价值 |
张兵
姜晓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地方路径里的凡人史诗与诗性正义--论张学东《西北往事三部曲》 |
谢腾飞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站赤:从商周盛器到后世行政建制的演生——兼论“器以载道”对“站”词义演化的影响 |
马玉红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 |
吴福辉
邵宁宁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7
|
走向通融:汉魏六朝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刘跃进先生学术访谈录 |
刘跃进
马世年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8
|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 |
韩伟
宋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新文科视野下中文学科的重构与革新 |
马世年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9
|
|
10
|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访谈录 |
杨义
邵宁宁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1
|
现代中国文学大众话语的起源 |
郭国昌
丁月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2
|
重塑中国文学的思想性——以新世纪十年文学为例 |
韩伟
姚凤鸣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3
|
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乐黛云先生学术访谈录 |
乐黛云
李晓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4
|
文学旗手的调整与延安文艺新方向的确立 |
郭国昌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5
|
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访谈录 |
支克坚
邵宁宁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6
|
文艺社团的转型与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 |
郭国昌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7
|
敦煌本《丑妇赋》与丑妇文学 |
伏俊琏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18
|
先秦诗歌马意象的建构及定型——兼论其文学史意义 |
马世年
马婷婷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9
|
文学中的“农民进城”专题 |
邵宁宁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20
|
“真人真事”写作与解放区文学生产体制的建立 |
郭国昌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