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上) |
李树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2
|
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下) |
李树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3
|
试论审美思维和科学、哲学、宗教思维的区别及联系 |
任遂虎
于俊德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4
|
牢笼抑或舟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家”的形象演变 |
邵宁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5
|
曹禺与斯格里勃和奥尼尔──再论《原野》是一部佳构剧 |
李树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5
|
|
6
|
反射弧、负反馈与教学控制论 |
靳健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4
|
|
7
|
赵树理小说动词重叠式考察分析 |
李敬国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8
|
历史螺旋中的初期白话诗与当代口语诗 |
张懿红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9
|
传统审美结构说的理论建树及实践意义 |
任遂虎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1
|
|
10
|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观 |
郭国昌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11
|
屈原的一统思想和美政理想 |
赵逵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
|
|
12
|
《敦煌变文集》第一卷六篇补校 |
赵逵夫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13
|
略论魏晋赋的创意 |
韩高年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4
|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 |
彭金山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15
|
也谈胡适与新文学运动 |
徐改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6
|
影视艺术的差异性及互补策略 |
黄怀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17
|
屈原的一统思想和美政理想(下) |
赵逵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8
|
宣寄情志 联类已身──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 |
马正学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9
|
从中西文化融合看新武侠小说 |
张巍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20
|
“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试论庾信后期的文学理论主张 |
刘志伟
康元晧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