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环境下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多目标群体决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健 莫蓉 +3 位作者 余隋怀 初建杰 陈登凯 宫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17-1524,共8页
针对云环境中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在制造过程中的决策问题,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将已有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云环境中众包产品造型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特点.根据方案特点分析群体决策过程中须考虑... 针对云环境中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在制造过程中的决策问题,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将已有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云环境中众包产品造型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特点.根据方案特点分析群体决策过程中须考虑的评价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目标与目标权重进行计算,建立众包设计方案的多目标评价体系.将多目标群体决策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以评价体系为依据构建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多目标群体决策模型,采用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与理想方案最接近的众包设计方案.以医疗镇痛泵的众包造型设计方案决策问题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众包产品造型设计方案在制造过程中的群体选择决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众包产品 造型设计 多目标 群体决策 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分析的车内信息显示位置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龙 余隋怀 初建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1-677,693,共8页
为了提高车内信息显示设计的安全性,针对车内信息显示的位置设计进行研究.研究选取5个常见的车内信息显示设备的安放位置,依据驾驶员视觉行为与驾驶安全之间的关系,设计模拟驾驶员驾驶汽车时信息读取任务的眼动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 为了提高车内信息显示设计的安全性,针对车内信息显示的位置设计进行研究.研究选取5个常见的车内信息显示设备的安放位置,依据驾驶员视觉行为与驾驶安全之间的关系,设计模拟驾驶员驾驶汽车时信息读取任务的眼动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可知,不同的车内信息显示位置会对驾驶员读取信息时的注视频率、注视数据在兴趣区域(AOI)内的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分析和比较被试者完成信息读取任务时的注视频率、AOI内注视时间百分比、AOI内注视点百分比的均值可知,在实验选取的5个车内信息显示位置中位置3的数据均最高.说明被试者读取实验位置3的信息时精力更集中,实验位置3对被试者产生视线偏离的影响最小.由于驾驶员视线偏离会造成分心驾驶,威胁驾驶安全,车内信息显示位置设计会对驾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信息显示 位置设计 分心驾驶 驾驶安全 眼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设计制造模式下的社交化协作团队构建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健 莫蓉 +2 位作者 初建杰 陈登凯 宫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研究云环境中提供设计与制造服务成员的社交化协同合作形式,针对云设计制造模式特征与社交化协作团队成员特点,以团队成员综合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建立优选指标体系,着重分析优选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定量与定性指标,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为优选... 研究云环境中提供设计与制造服务成员的社交化协同合作形式,针对云设计制造模式特征与社交化协作团队成员特点,以团队成员综合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建立优选指标体系,着重分析优选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定量与定性指标,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为优选指标给出计算依据,并依据优选指体系建立一种面向云设计制造模式的团队优化构建模型,将团队成员选择过程转化为多目标优化过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此解决云环境中团队成员存在的不确定性、差异性与多样性问题,实现社交化协作团队的构建.以医疗镇痛泵研发任务中团队构建过程为例,说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化协作 团队构建 优选体系 灰色关联度分析 云设计制造(CB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视觉注意机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宁 余隋怀 +1 位作者 肖琳臻 周宪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34-339,共6页
为了有效提高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质量和效率,将视觉注意的计算方法引入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视觉注意机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法.利用视觉注意计算模型分析了人机交互界面中各元件的视觉注意程度,构建了视觉注... 为了有效提高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质量和效率,将视觉注意的计算方法引入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视觉注意机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法.利用视觉注意计算模型分析了人机交互界面中各元件的视觉注意程度,构建了视觉注意焦点图;采用配对比较法确定各元件的重要度和使用频率,以灰度图的形式建立了人机交互界面重要性分布图.通过比对视觉注意焦点图和重要性分布图,以用户的视觉特性为评价指标对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以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了用户的视觉特性,与传统方法相比,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所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增强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界面 视觉注意机制 界面设计 视觉注意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服务模式下设计方案的优选决策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樊佳爽 余隋怀 +5 位作者 初建杰 王卉 陈晨 寸文哲 陈甜 郭家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1,159,共10页
针对云服务模式下设计方案在多目标优选决策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用户多元化和差异性的需求问题,提出结合质量功能配置和粗糙集理论的设计方案优选决策方法.该方法在分析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用户参与的设计决策过程方式和模糊评价机... 针对云服务模式下设计方案在多目标优选决策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用户多元化和差异性的需求问题,提出结合质量功能配置和粗糙集理论的设计方案优选决策方法.该方法在分析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用户参与的设计决策过程方式和模糊评价机制,对用户需求进行聚类分析和智能转化.建立面向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网络化协同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重要度进行准确量化.遵循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云服务模式下设计方案优选决策三阶模型.结合粗糙集理论和粗糙逼近理想解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以云服务平台上的游艇设计方案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服务模式 设计方案 多目标优选决策 质量功能配置(QFD) 粗糙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水器坐底过程人因失效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帅 叶聪 +1 位作者 何卫平 陈登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0-296,共7页
针对潜水器两种坐底模式对潜航员认知可靠性影响问题,本文采用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坐底过程中系统、任务以及环境对潜航员的影响,结合深海任务环境分析载人潜水器典型人-机-环境特征,分析了两种坐底模式潜航员任务过程和认知过程,利... 针对潜水器两种坐底模式对潜航员认知可靠性影响问题,本文采用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坐底过程中系统、任务以及环境对潜航员的影响,结合深海任务环境分析载人潜水器典型人-机-环境特征,分析了两种坐底模式潜航员任务过程和认知过程,利用认知可靠性并串混联系统模型改进(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方法,并预测潜航员作业认知失效概率。计算结果显示:载人潜水器两种坐底模式潜航员认知过程差异性较小且失效概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的应用可为载人潜水器安全设计、人员培训、失误预测与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深海作业 人机环境 人因分析 坐底任务 失效预测 认知行为 人因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客舱舒适度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初建杰 裴卉宁 +3 位作者 余隋怀 李文华 田保珍 赵川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为实现面向民机客舱设计的舒适度评估,有效支持面向民机客舱的舒适度设计。方法探究了国内外舒适度与舒适度评估方法研究现状,提出了三级民机客舱舒适度评估指标体系,将一级评估指标分为客舱环境舒适度、客舱布置舒适度和客舱座椅... 目的为实现面向民机客舱设计的舒适度评估,有效支持面向民机客舱的舒适度设计。方法探究了国内外舒适度与舒适度评估方法研究现状,提出了三级民机客舱舒适度评估指标体系,将一级评估指标分为客舱环境舒适度、客舱布置舒适度和客舱座椅舒适度。结果通过构建评估流程模型,研究主观与客观评估各级指标的赋权方法,提出了民机客舱舒适度评估方法。结论通过评估原型系统开发实现面向民机客舱的舒适度评估,并对原型系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度评估 民机客舱设计 数据包络分析法 民用航空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登凯 王雨倩 +1 位作者 叶聪 何再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09,135,共6页
为了提高载人潜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的质量,有效考虑特殊环境下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变化对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构建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模型,提出作业绩效指数概念,并明确其确定方式,利用CREAM预测法预测人的不可... 为了提高载人潜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的质量,有效考虑特殊环境下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变化对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构建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模型,提出作业绩效指数概念,并明确其确定方式,利用CREAM预测法预测人的不可靠性导致的人因失效概率,最终得到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值。开发了数字化评估软件,并通过某载人潜水器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器驾驶舱 人机工效评估 作业绩效指数 人因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民机客舱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敬 余隋怀 初建杰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2期60-64,共5页
舒适性作为民机客舱设计的主要准则之一,对民机客舱舒适性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对提高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飞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评价方法中缺乏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民机客舱舒... 舒适性作为民机客舱设计的主要准则之一,对民机客舱舒适性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对提高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飞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评价方法中缺乏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民机客舱舒适性定量评价方法。在建立了民机客舱舒适性多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针对民机客舱舒适性评价语言、评价标准以及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主观性,利用多级模糊评判矩阵对客舱舒适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到了较客观的定量评价结果。该结果同时可以对设计进行反馈,并指导设计调整过程,是一种有效的舒适性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舒适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民机客舱 层次分析法 民航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井机司钻作业生物力学仿真与姿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剑波 余隋怀 +1 位作者 于明玖 初建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4,共5页
由于修井作业连续工作时间长、作业强度大,司钻人员的不良作业姿态容易引发早期肌肉疲劳、关节酸痛甚至骨肌损伤。鉴于此,在生物力学分析软件AMS中构建第50百分位中国成年男子人体数字模型,并对修井机司钻作业下肢动作的进行逆向动力学... 由于修井作业连续工作时间长、作业强度大,司钻人员的不良作业姿态容易引发早期肌肉疲劳、关节酸痛甚至骨肌损伤。鉴于此,在生物力学分析软件AMS中构建第50百分位中国成年男子人体数字模型,并对修井机司钻作业下肢动作的进行逆向动力学仿真;以踏板位置为自变量,以肌肉激活度为因变量,运用Matlab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拟合处理,并构建各肌群对应的舒适度评价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各肌群对整体舒适度的影响权重,进而得到整体舒适度评价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出,踏板位置在冠状面附近时,适当远离近身范围整体舒适度提升幅度超过80%;踏板位置在矢状面附近时,适当远离近身范围整体舒适度也会有50%左右的提升;踏板位置在接近下肢可触及范围的边缘时,整体舒适度会有小幅度降低。研究结果可为修井机人机工效评价及操作舱人机布置优化提供定量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机 人机工效 生物力学仿真 肌肉激活度 姿态评价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密度下体压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川 余隋怀 +1 位作者 王磊 李文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4,共7页
对压力座垫原始数据(采样密度为32×32)进行空域滤波处理剔除噪声,增强独立传感器之间数据分布的连续性.将体压分布采样密度降至24×24、16×16、8×8,提取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平均压力、峰值压力、平均压力梯度和峰值压... 对压力座垫原始数据(采样密度为32×32)进行空域滤波处理剔除噪声,增强独立传感器之间数据分布的连续性.将体压分布采样密度降至24×24、16×16、8×8,提取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平均压力、峰值压力、平均压力梯度和峰值压力梯度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2×32采样密度与24×24、16×16采样密度下的特征均值之间的差异较小(1.1、2.6 mmHg),与8×8采样密度下的特征均值之间的差异较大(9.0 mmHg).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2×32与24×24、16×16、8×8采样密度下的平均压力、峰值压力、平均压力梯度和峰值压力梯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其中相关性最高的为与24×24采样密度下的峰值压力(0.99,P<0.05),相关性最低的为与8×8采样密度下的平均压力梯度(0.55,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样密度为24×24和16×16的压力座垫可以提供精确的体压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座垫 乘坐舒适性 体压分布 飞机座椅 数据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工上半身肌肉负荷影响的差异性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卉宁 余隋怀 +2 位作者 田保珍 李文华 曲敏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在特定实验任务中,对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的表面肌电图信号进行差异性分析,为木工提供合理的工作策略指导其减少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病率。方法本研究模拟木工的工作任务,测定21名专业木工和21名初学者木工的4块前臂肌... 目的在特定实验任务中,对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的表面肌电图信号进行差异性分析,为木工提供合理的工作策略指导其减少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病率。方法本研究模拟木工的工作任务,测定21名专业木工和21名初学者木工的4块前臂肌肉(肱桡肌、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3块肩部肌肉(前部三角肌、中部三角肌、后部三角肌)和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差异,并以经验水平、工作任务和肌肉类别为对比项对表面肌电信号的平均值和峰值统计学分析。结果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之间sEMG的均值和峰值无显著性差异,初学者木工8块肌肉都表现出较高的肌肉活动水平;从局部肌肉的sEMG均值和峰值来看,木工工作任务对前部三角肌和后部三角肌造成较大肌肉负荷;经验水平、工作任务和肌肉类别对专业木工和初学者木工上半身的肌肉负荷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经验对木工的肩膀肌肉负荷有较大缓解作用,对降低木工工作时的肌肉疲劳度和损伤风险度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工 表面肌电图信号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职业健康 职业工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文中 张树生 余隋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9-714,共6页
立足于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PSO-BP算法,在对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将这一算法应用到图像复原的研究中。在PSO-BP优化算法模型中,一方面用BP算法将各个训练样本的误差进行反传,并用原始图片作为参考共同修正BP算法的权阈值... 立足于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PSO-BP算法,在对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将这一算法应用到图像复原的研究中。在PSO-BP优化算法模型中,一方面用BP算法将各个训练样本的误差进行反传,并用原始图片作为参考共同修正BP算法的权阈值;另一方面又通过正向粒子群算法及BP自身算法对复原图像进行优化。最后通过算法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PSO-BP优化算法的复原效果优于同类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MATLAB PSO—BP优化算法 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小工作舱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文 王军锋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7,共9页
针对狭小工作舱作业空间小、时间长、无舒适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人体疲劳特性的布局优化方法用来减轻肌肉疲劳。首先,利用实验所得人体上肢肌肉疲劳特性值,建立三维人体运动学模型。然后,以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手指空间坐标求解思路,... 针对狭小工作舱作业空间小、时间长、无舒适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人体疲劳特性的布局优化方法用来减轻肌肉疲劳。首先,利用实验所得人体上肢肌肉疲劳特性值,建立三维人体运动学模型。然后,以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手指空间坐标求解思路,得到全局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的疲劳特性值,实现人体上肢作业姿势的生理参数化定义。同时,采用专家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待布物的人机权重。最后,以载人潜航器舱室为例,结合蚁群算法对载人潜航器舱内主控台进行布局设计,并采用JACK软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此布局优化方法可以缓解载人潜航器操作员的疲劳,改善载人潜航器舱室的人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人体疲劳特性 狭小工作舱 布局优化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姿态机的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憬鸾 陈登凯 +2 位作者 朱梦雅 王晗宇 孙意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5,46,共11页
针对现有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分析方法中识别过程繁琐、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姿态机的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分析方法.对人体姿态特征进行结构化编码,构建空间及投影坐标系进行解析,定义肢体角度计算公式与肢体特殊状态判断流程.... 针对现有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分析方法中识别过程繁琐、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姿态机的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分析方法.对人体姿态特征进行结构化编码,构建空间及投影坐标系进行解析,定义肢体角度计算公式与肢体特殊状态判断流程.通过搭建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算法,实现作业姿态RGB图像空间特征与纹理特征的提取,输出潜航员作业姿态关节点、肢体角度与状态数据.通过采集潜航员作业姿态图像构建潜航员作业姿态样本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应用验证.在算法测试中,识别算法的PCK指标值达到81.2%.在应用验证实验中,算法识别关节点的平均准确率达到87.7%.该方法在潜航员作业姿态识别分析上是可靠的,可以有效地识别与分析潜航员作业姿态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姿态识别 潜航员作业姿态 卷积姿态机 姿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