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海燕 李春科 +1 位作者 林欢欢 肖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2,共5页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所包括的五大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保障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程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工程,以这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围绕学...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所包括的五大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保障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程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工程,以这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围绕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多平台、全方位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翱翔创新计划 研究生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数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都琳 许勇 +1 位作者 郭培荣 李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5,共6页
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数学作为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其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数学课程的特点、... 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数学作为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其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数学课程的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模式以及师资培养模式入手,构建了研究生全英文数学课程的国际化内容,并在研究生国际班的全英文数学课程建设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数学课程国际化 西北工业大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双向扩展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圣 李勇 王海燕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防领域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西北工业大学对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着力构建"双向扩展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服务国防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实施"平台+竞赛+基金"翱翔创新计划和"... 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防领域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西北工业大学对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着力构建"双向扩展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服务国防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实施"平台+竞赛+基金"翱翔创新计划和"校内国际班+校外国际交流"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等内扩研究生培养内涵;通过"校内名家讲堂+校外实境挂职"将研究生的学业、职业、事业有效衔接;通过"产学研+国防"创新协同培养新模式,外张育人环境,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行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模式改革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实践平台对研究生发展质量的贡献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平台建设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圣 李勇 +1 位作者 王海燕 张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1-16,35,共7页
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法对西北工业大学近八年上万组研究生创新实践数据进行研究。以研究生发展质量为切入点,通过克朗巴哈系数、基于时间序列的数据关联性分析检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给研究生发展带来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 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法对西北工业大学近八年上万组研究生创新实践数据进行研究。以研究生发展质量为切入点,通过克朗巴哈系数、基于时间序列的数据关联性分析检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给研究生发展带来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寻找影响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指出创新实践平台有待加强和改进的领域,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挖掘 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实践活动 研究生发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内351位导师履历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烨 胡璎杰 肖敏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在当前加快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探索优秀导师成长阶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我国5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35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履历信息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 在当前加快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探索优秀导师成长阶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我国5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35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履历信息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升为副教授阶段,不同学科背景对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职业成长生涯发展影响不大,不同高等教育背景和博士后经历会产生显著性影响;在晋升为正教授阶段,不同学科背景和博士后经历对其职业成长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不同高等教育背景对其职业成长发展影响显著。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升为副教授阶段,年龄、地域、海外经历、博士后经历和高等教育背景均对其成长产生显著影响;在晋升为正教授阶段,年龄、性别和高等教育背景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启示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研究生导师 职业成长 生存分析法 履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及优化——基于C校的社会网络分析
6
作者 肖敏 付雪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4,共10页
完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是实现质量共治与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亦是考量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内部... 完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是实现质量共治与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亦是考量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的权力结构在权力配置方面表现为主体间权力分配不均,行政主体权力较大,学术主体权力较小,政治主体权力一般,民主主体权力最小;在互动关系方面存在重要主体间联系偏少,沟通不足,信息资源传播路径较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其质量治理的顶层制度设计,并优化了质量治理结构,构建了透明机制及培育信任文化等权力结构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质量 质量治理 权力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研究生院组织变革探思——基于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雅静 田庆锋 晁小荣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实证分析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研究生院的组织特征,描绘出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在组织层面上的现实境况、典型特点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高校研究生院组织变革的基本理路:机构设置的综合化、... 通过实证分析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研究生院的组织特征,描绘出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在组织层面上的现实境况、典型特点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高校研究生院组织变革的基本理路:机构设置的综合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组织建设的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院 组织结构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伦理:演进逻辑、概念厘定和功能定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艳宁 薛晨 肖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共7页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其角色责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成型、恢复发展和明确规定三个阶段,遵循着从关注数量规模逐渐转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责任目标定位、从单一学术指导转向全面培养发展的导师责任内涵...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其角色责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成型、恢复发展和明确规定三个阶段,遵循着从关注数量规模逐渐转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责任目标定位、从单一学术指导转向全面培养发展的导师责任内涵深化、从国家外部管理转向高校内部管理的导师管理规制完善、从导师“终身制”转向全过程动态监测的导师评价标准规范的演进逻辑。以角色伦理为理论依据,提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角色伦理的概念,是指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角色扮演中,遵循着由责权定位、伦理期待和道德规范构成的伦理行为模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导师角色具有多重性、社会性、规范性和秩序性的特征,进而其角色伦理发挥着价值引导、责任培育、行为规导和和谐互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责任人 角色伦理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行动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敏 李卫卫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行动论,构建了由质量治理目标、质量治理权力、质量治理保障、质量治理文化四维互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行动论,构建了由质量治理目标、质量治理权力、质量治理保障、质量治理文化四维互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系统特征与动因,进一步探究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的运行机制,即协商机制、共治机制、协调机制、共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治理 行动模型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教学行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收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肖敏 张艳宁 谢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6,共7页
基于对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研究生的中高阶学习收获相比男性研究生低,博士研究生的高阶学习收获相比硕士研究生低,人文社科研究生的中阶学习收获相比理工科研究生低;有效教学行为各维度的路径回归... 基于对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研究生的中高阶学习收获相比男性研究生低,博士研究生的高阶学习收获相比硕士研究生低,人文社科研究生的中阶学习收获相比理工科研究生低;有效教学行为各维度的路径回归均为显著相关,清晰授课的路径回归系数为显著负相关,其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收获起副作用,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和引导学生投入对研究生学习收获为显著正相关。建议教师应开展有效教学行为,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清晰明确的课程教学规划,准确的教学层次目标定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有针对性反馈及指导,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交互交流,加强研究生批评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行为 研究生课程 学习收获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创新实践平台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圣 李勇 王海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53,共4页
介绍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背景和创新实践平台的作用,以西北工业大学的数据说明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对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提出了提升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质量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研究——基于PSO-AHP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实证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圣 李勇 王海燕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53-59,共7页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评价指标内涵以及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以及发展质量四个维度组成的培养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模型框架。在分析指标权重中使用了新的PSO算法,弥补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缺陷...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评价指标内涵以及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以及发展质量四个维度组成的培养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模型框架。在分析指标权重中使用了新的PSO算法,弥补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缺陷,提高了分析结果的信服力。通过对模型框架应用与实证得知,该模型科学正规、客观合理,为教育单位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内涵建设与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侯俊 陈安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2-25,共4页
以招收基础扎实、有强烈创新意识的研究生为招生的主要目标,构建了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估体系,设定了具体指标,提出回溯性评估和跟踪性评估的新理念,并指出该评估体系适应范围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质量评估 回溯性评估 跟踪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实施绩效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洪根 薛静 肖丽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8,共4页
在论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研究现状基础上,利用统计比较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以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研究对象,从毕业研究生质量视角,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实施绩效进行了实证比较评价,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 在论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研究现状基础上,利用统计比较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以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研究对象,从毕业研究生质量视角,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实施绩效进行了实证比较评价,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优势和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平台 实施绩效 毕业研究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能力如何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基于五所“双一流”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郑烨 李真淼 肖敏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2,共10页
构建导师能力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的理论模型,以陕西省5所“双一流”高校的544名研究生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导师学术能力与指导能力均会显著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绩效,且导师指导能力... 构建导师能力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的理论模型,以陕西省5所“双一流”高校的544名研究生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导师学术能力与指导能力均会显著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绩效,且导师指导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强;导师管理能力不会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但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2)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导师学术能力和研究生科研绩效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即“名师不一定出高徒”),在导师指导能力与研究生科研绩效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理工科导师学术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正向影响都更显著,而人文社科类导师的管理能力影响更强;青年导师学术能力的影响更突出,而中年导师指导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科研绩效 “双一流”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实践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骏 薛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6,共2页
西北工业大学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出发,2003年底建成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水平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即"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创新能力 学术交流 科技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及运行效果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艳宁 李卫卫 肖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构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仍面临未能有效统筹多元主体力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常态化机制尚未健全、保障措施待落实落细等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基于现代治... 构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仍面临未能有效统筹多元主体力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常态化机制尚未健全、保障措施待落实落细等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三四四”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长效机制,即以“学生成长—数据治理—资源优化”为三中心,坚持“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四原则,创新质量保证“协同、评价、监督、改进”四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内部质量保证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社会评估的作用、途径和办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忠勤 罗永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2年第2期33-34,32,共3页
一、研究生教育社会评估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生教育社会评估具有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广泛性——社会评估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专家参加,这就使社会评估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2.综合性——... 一、研究生教育社会评估的特点与作用研究生教育社会评估具有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广泛性——社会评估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专家参加,这就使社会评估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2.综合性——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具有综合特征,它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各项工作的最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工作 社会评估 用人单位 培养单位 人才质量 毕业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质量 社会联系 管理部门 综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研究生趋同化管理实施办法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雅静 张艳宁 王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1,共7页
根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和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西北工业大学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趋同化管理进行了探索。通过解析趋同化管理的内涵、实施办法、实施效果三个问题... 根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和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西北工业大学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趋同化管理进行了探索。通过解析趋同化管理的内涵、实施办法、实施效果三个问题,构建了以“提升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遵循教育公平三原则,通过精准施策进行“求同存异”的趋同化管理的实施办法,并对趋同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同异程度”动态调整政策,为趋同化管理的实施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研究生 趋同化管理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形势下研究生的“六级培养模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惠锋 扶庆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6,共4页
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以课程学习、学术讲座、技术训练、科学研究、学术实践以及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研究生六级培养模式,分析并廓清了其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六级培养模式的整体关系。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