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sSAT2在大豆毛状根中的异源表达分析
1
作者 唐艳妮 尚天雪 +5 位作者 苗智博 张雪萍 曹宁 连荣芳 王磊 徐全乐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4-1490,共7页
为了分析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serine acetyltransferase, SAT)在含硫化合物代谢中的功能,利用大豆毛状根体系进行了 LsSAT2的异源表达,检测转基因大豆毛状根株系中O-乙酰丝氨酸及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变化,分析LsSAT2的蛋... 为了分析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serine acetyltransferase, SAT)在含硫化合物代谢中的功能,利用大豆毛状根体系进行了 LsSAT2的异源表达,检测转基因大豆毛状根株系中O-乙酰丝氨酸及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变化,分析LsSAT2的蛋白互作网络。结果表明: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实现了 LsSAT2在大豆毛状根株系中的异源表达;转 LsSAT2基因大豆毛状根株系中的O-乙酰丝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含量均获得显著上调;与LsSAT2互作的蛋白有催化蛋白以及多种分子结合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内蛋白复合体上,参与次生代谢以及碳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及糖酵解途径等新陈代谢途径及相关分子生物合成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黧豆 大豆毛状根 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 异源表达 含硫氨基酸 三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种群理论框架的榕树-榕小蜂互惠系统动力学模型
2
作者 尚元正 刘彦平 +1 位作者 王瑞武 张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621-5628,共8页
互惠共生指双方物种都能通过对方增加适合度的种间关系。榕树与榕小蜂的传粉关系是自然界中典型的互惠共生系统,这种互惠关系发生在榕果中,也就是榕果是种间作用的场所,榕小蜂在其中传粉和产卵。由此,可以把榕果看作榕小蜂的生境斑块,... 互惠共生指双方物种都能通过对方增加适合度的种间关系。榕树与榕小蜂的传粉关系是自然界中典型的互惠共生系统,这种互惠关系发生在榕果中,也就是榕果是种间作用的场所,榕小蜂在其中传粉和产卵。由此,可以把榕果看作榕小蜂的生境斑块,利用集合种群理论框架构建榕树与榕小蜂互惠关系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这个互惠系统的稳定性和续存条件。由于这里的生境斑块(榕果)的动态变化性(榕果产生和掉落),模型不同于传统的生境斑块固定不变的集合种群模型,增加了描述生境动态的维度。模型表明:(1)榕果产生率足够大(大于一个阈值)是榕树与榕小蜂互惠系统能够续存的必要条件;(2)榕树和榕小蜂互惠系统存在双稳态现象(Allee效应),这个互惠系统续存需要种群大小超过一个阈值,换言之,种群大小低于这个阈值时,系统必然灭绝;(3)榕果产生率增加使榕小蜂种群增加,但不会影响未被占据的榕果数量。我们的模型不但可用来研究榕树与榕小蜂互惠系统的动力学性质,而且也是集合种群理论斑块动态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 传粉榕小蜂 互惠共生 榕果 集合种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密度对森林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舶鉴 蔺菲 +8 位作者 房帅 王宁宁 胡天宇 任海保 米湘成 林露湘 原作强 王绪高 郝占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1-692,共12页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冠层结构为森林生态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相比于固定翼有人机的机载激光雷达,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获取森林群落样地高密度点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局部低密度点云数据,...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冠层结构为森林生态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相比于固定翼有人机的机载激光雷达,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获取森林群落样地高密度点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局部低密度点云数据,影响了冠层结构参数提取的准确性。使用4块森林动态样地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利用航带分解方法分析各样地低密度样方成因;采用点云抽稀模拟算法计算并拟合偏差曲线,对比不同样地、参数和取样尺度间的点云密度对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根据偏差曲线计算各条件下保证参数提取准确性的最低点云密度。结果发现:1)低密度区域主要受地形或(和)近地面遥感设计规划的影响。地形复杂的测区(西双版纳和古田山样地),遥感规划难度大,整体难以获取高密度点云(在30点/m^(2)左右),容易在沟谷和高海拔处出现低密度样方。平坦测区(长白山两块样地)虽可获取高密度点云(均超过150点/m^(2)),但欠佳的遥感规划设计导致长白山1测区北部出现1hm^(2)低密度区域。2)冠层参数提取准确性随点云密度减少而迅速降低,呈负指数幂函数关系。这一变化趋势在不同参数和尺度间差异较大,但在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3)根据偏差曲线拟合结果,点云密度达到16点/m^(2)可以实现5—20 m取样尺度下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度达95%。综上,为更好的将近地面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应注重外业遥感作业方案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地形的影响,在源头把控数据质量;如果数据存在低密度点云的情况,应适当放宽取样尺度并慎重提取对点云密度较为敏感的冠层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密度 冠层结构参数 近地面遥感 森林动态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