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u-P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鹏 黄英 +1 位作者 熊佳 王琦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0-632,636,共4页
为制备新型吸波材料,用化学镀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沉积了N i-Cu-P合金.用钯盐法测试镀液的稳定性、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镀液稳定性好;镀层表面连续光滑,且镀合金玻璃纤... 为制备新型吸波材料,用化学镀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沉积了N i-Cu-P合金.用钯盐法测试镀液的稳定性、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镀液稳定性好;镀层表面连续光滑,且镀合金玻璃纤维经热震实验后表面无鼓泡、起皮现象,说明镀层的结合力好;镀层中铜的质量含量最大可达12.99%,此时导电玻璃纤维的电阻率为4×10-4Ω.?.对N i-Cu-P合金玻璃纤维的电磁参数进行了初步的测定分析,所得导电玻璃纤维的介电损耗为0.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化学镀 导电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雯 张秋禹 +3 位作者 王结良 张军平 张和鹏 韩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 ;分别考察了 1 6、2 4、3 2、4 0、4 8g的 5种装载量时磁性微球的形貌 ;对前处理过的微球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镍镀层的形貌结构、... 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 ;分别考察了 1 6、2 4、3 2、4 0、4 8g的 5种装载量时磁性微球的形貌 ;对前处理过的微球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镍镀层的形貌结构、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偶联处理有助于空心玻璃微球在活化过程中吸附钯 ,使活化微球中钯的摩尔分数从 0提高到 0 10 5 3%。控制装载量为 2 4~ 4 0g/L ,可以得到包覆完整、均匀的镍镀层 ;镀层的主要成分是Ni,其摩尔分数为 98 2 174 % ;镀层Ni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球 化学镀镍 偶联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毕辉 寇开昌 +3 位作者 赵清新 吴海维 王志超 张教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5,共5页
综述了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碳纤维表面的活化处理方法(如敏化-活化法、胶体钯活化法和离子钯活化法)和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详细讨论了有机前躯体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的化学镀镍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综述了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碳纤维表面的活化处理方法(如敏化-活化法、胶体钯活化法和离子钯活化法)和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详细讨论了有机前躯体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的化学镀镍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总结了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采用化学镀工艺能明显改善碳纤维表面的性质,扩大其应用领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改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化学镀镍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氰电刷镀金技术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费敬银 辛文利 +3 位作者 梁国正 朱光明 马晓燕 马宗耀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应用FJY 18无氰电刷镀金技术制得的金镀层具有孔隙率低、色泽金黄、光亮、结合力好 ,镀厚能力大于 2 0 μm ,显微硬度HV =13 0~ 15 0 ,施工温度范围宽、无毒等特点 。
关键词 航天工业 应用 无氰镀金 电刷镀 减摩 镀层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英 王艳丽 +1 位作者 颜红侠 张爱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2期96-99,109,共5页
研究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训练体系,新的体系由"基本实验教学"、"仿真教学"、"精品教材建设"、"校内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训练"和"校外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训练"模块组成... 研究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训练体系,新的体系由"基本实验教学"、"仿真教学"、"精品教材建设"、"校内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训练"和"校外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训练"模块组成,并依此体系进行了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结果表明该训练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与实践 训练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 仿真教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精品教材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热化学解堵综合增产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伟翰 颜红侠 +2 位作者 王世英 吕晓权 刘金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报道了题示油井增产技术的原理、所用化学剂性能、现场施工工艺及效果.该技术将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HEGF)和热化学技术(TCT)融合为一体.固体推进剂放置于射孔段,TCT药剂注入地层并充满射孔段,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氯化氢气体在地层造缝... 报道了题示油井增产技术的原理、所用化学剂性能、现场施工工艺及效果.该技术将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HEGF)和热化学技术(TCT)融合为一体.固体推进剂放置于射孔段,TCT药剂注入地层并充满射孔段,点火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氯化氢气体在地层造缝,低频高压水振荡波清洗近井地带和射孔,氯化氢溶于TCT药剂引发药荆反应生热、发气(主要为氮气),清洗有机无机堵塞物.所用固体推进剂型号为P-1,其产氯化氢量高达0.3 g/g.TCT药剂含降粘刺,有适用于10~50℃到10~80℃井温、生热发气量递增的5个型号即H-1~H-5.辽河稠油与H-1作用后,25~55℃粘度降低96%以上.P-1+H-1体系点火后的压力发展曲线反映氯化氢产生、溶解及氮气产生过程.辽河曙光油田8口深部有机物堵塞井、2口钻井液污染井、1口注水井改采油井实施HEGE/TCT综合处理,除1口井固体推进剂用量不足、施工无效外,其余10口井的产液量和产油量均大幅度上升,有效期至少超过45天.图1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气体压裂(HEGF) 热化学生热发气 压裂.解堵综合技术 油藏增产措施 固体推进剂 生热发气化学剂 稠油井 辽河曙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镍工艺与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鹏 黄英 黄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镍工艺及其性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了预处理阶段的主要步骤及化学镀镍的典型配方。对影响化学镀镍工艺的有关因素,镀层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新的手段进行了较详细地论述。指出了化学镀技术新的应用前景... 综述了近年来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镍工艺及其性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了预处理阶段的主要步骤及化学镀镍的典型配方。对影响化学镀镍工艺的有关因素,镀层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新的手段进行了较详细地论述。指出了化学镀技术新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化学镀镍 影响因素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及化学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伟 张教强 +2 位作者 邵伟 金超 郭立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琼脂糖为原料,用喷射法制得琼脂糖凝胶,用柱管式液流分级装置进行粒度分级,90%的粒度为50μm~150μm。分别以环氧氯丙烷及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得交联琼脂糖凝胶P和B,与二乙氨基氯乙烷(DEAE)盐酸盐偶联,制得交联DEAE 琼脂... 以琼脂糖为原料,用喷射法制得琼脂糖凝胶,用柱管式液流分级装置进行粒度分级,90%的粒度为50μm~150μm。分别以环氧氯丙烷及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得交联琼脂糖凝胶P和B,与二乙氨基氯乙烷(DEAE)盐酸盐偶联,制得交联DEAE 琼脂糖凝胶P和B,离子交换容量分别为22mmol/L和40mmol/L,对人血白蛋白的吸附量分别为110mol/L和160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凝胶 制备 化学改性 研究 离子交换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环氧树脂体系的浸润性及化学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江洪 郑亚萍 +1 位作者 张曦 兰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6,共6页
对树脂传递模塑(RTM)用环氧树脂体系对纤维的浸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基本的黏度实验基础上,采用双阿仑尼乌斯方程研究了其化学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纤维经丙酮处理后浸润性能提高,RTM环氧树脂浸润纤维变得容易;并通过双阿仑尼乌斯方... 对树脂传递模塑(RTM)用环氧树脂体系对纤维的浸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基本的黏度实验基础上,采用双阿仑尼乌斯方程研究了其化学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纤维经丙酮处理后浸润性能提高,RTM环氧树脂浸润纤维变得容易;并通过双阿仑尼乌斯方程建立了RTM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模型,该模型揭示了RTM环氧树脂在35~75℃的温度范围内黏度低于800mPa.s,且低黏度保持时间大于20min,满足复合材料RTM成型的基本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浸润性 树脂传递模塑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无钯活化化学镀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莉娜 齐暑华 +1 位作者 程博 杨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采用一种特殊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前处理方法,在化学镀银前进行碱洗、双氧水洗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偶联3步处理,使其表面同时达到较好的粗化、羟基化与氨基化效果,再对处理后的玻璃微珠实施化学镀银得到镀银空心玻璃微珠。... 采用一种特殊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前处理方法,在化学镀银前进行碱洗、双氧水洗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偶联3步处理,使其表面同时达到较好的粗化、羟基化与氨基化效果,再对处理后的玻璃微珠实施化学镀银得到镀银空心玻璃微珠。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手段对所得复合粉体的活化及偶联改性效果、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胶体钯活化法化学镀银相比,空心玻璃微珠经活化、偶联表面改性后化学镀银的镀层更为均匀、致密、导电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无钯活化 硅烷偶联 化学镀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对化学镀Ni-P废液的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英 王利 +2 位作者 黄永辉 王艳丽 时刻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化学混凝方法对化学镀Ni-P废液进行处理,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用量、pH值、温度、时间以及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用量对去除废液中镍离子和降低COD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硫酸铁投量... 采用化学混凝方法对化学镀Ni-P废液进行处理,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用量、pH值、温度、时间以及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用量对去除废液中镍离子和降低COD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硫酸铁投量为210 mg/L,聚丙烯酰胺投量为4 mg/L,在pH值为6,20℃下搅拌l0min,静置沉淀。采用该工艺可使处理后的废液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P废液 絮凝剂 聚合硫酸铁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比和热处理条件对钡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英 王琦洁 +1 位作者 黄飞 熊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讨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材料的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即烧结温度、烧结时间、Fe/Ba 比率对产物组成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物的饱和磁化强度(M_s),但对矫顽力(H_(ci))的影响甚微;Fe/Ba... 讨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材料的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即烧结温度、烧结时间、Fe/Ba 比率对产物组成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物的饱和磁化强度(M_s),但对矫顽力(H_(ci))的影响甚微;Fe/Ba 比率的变化主要影响产物组成中主相 BaFe_(12)O_(19)和杂质相 BaFe_2O_4的比率,进而影响产物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能 热处理条件 化学计量比 钡铁氧体 BAFE12O19 溶胶-凝胶法 饱和磁化强度 烧结温度 烧结时间 产物组成 铁氧体材料 工艺参数 研究结果 比率 矫顽力 杂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时刻 黄英 +1 位作者 李鹏 廖梓珺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8,40,共5页
化学镀作为表面强化的途径,已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工艺中基体表面活化的几法、自催化活化法、介电层放电法和气相沉积法。
关键词 非金属化学镀 活化工艺 复合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SBS/PE-LD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永坤 朱光明 +2 位作者 刘婷婷 谢建强 王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31,共4页
分别用3种不同苯乙烯含量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与低密度聚乙烯(PE-LD)混合制成共混物,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使共混物发生化学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对交联共混物的交联度进行了分析,测试了交联共混物的拉伸强度... 分别用3种不同苯乙烯含量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与低密度聚乙烯(PE-LD)混合制成共混物,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使共混物发生化学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对交联共混物的交联度进行了分析,测试了交联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探讨了交联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在SBS/PE_LD共混物中,随着BPO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交联度增大;BPO含量固定时,随着SBS中丁二烯含量的增大共混物的交联度增大;随着交联度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下降;当BPO含量为0.5%~1.5%时,交联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化学交联 形状记忆效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模型化学中MPn微扰外推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克和 魏俊 +4 位作者 胡小玲 岳红 吕玲 王育彬 文振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12-919,共8页
通过对 BH、 AlH、 BF和 AlF的高级别 ab initio势能曲线计算和理论分析 ,发现在分子的几何构型偏离平衡时 ,由于参考态组态不充分的问题 ,Hartree-Fock单参考态的 MPn微扰计算可能给出错误的能量值 .从而表明,目前的精确模型化学方法 ... 通过对 BH、 AlH、 BF和 AlF的高级别 ab initio势能曲线计算和理论分析 ,发现在分子的几何构型偏离平衡时 ,由于参考态组态不充分的问题 ,Hartree-Fock单参考态的 MPn微扰计算可能给出错误的能量值 .从而表明,目前的精确模型化学方法 (G1、 G2、 G3和 CBS系列 )中用 MPn微扰外推的办法拟合高级别 ab initio,对偏离平衡构型体系 (如动力学研究中的过渡态、中间体等 )的能量计算 ,在一般意义上是不可靠的 .但是 ,在相同的参考态上 ,即使 MPn微扰能已经发生错误 ,QCISD(T)、 CCSD(T)方法却能较好地描述分子解离过程的能量 ,且 QCISD(T)比 CCSD(T)更好 .因此 ,在单参考态理论框架内,发展以严格的 QCISD(T)方法为基础的模型化学方法 ,似更适用于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n微优 外推 模型化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鹏 黄英 黄涛 《电镀与精饰》 CAS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综述了化学镀镍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对化学复合镀镍、特定功能镀层、多元合金镀层及废液的回收与利用等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其中还对目前化学镀镍技术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方面的主要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化学镀镍 发展趋势 功能镀层 复合镀镍 多元合金镀层 废液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溶液化学组分对O_3/H_2O_2降解TNT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耀国 赵晨辉 +2 位作者 惠林 赵大为 王秋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O3/H2O2作用功效是通过羟基自由基(.OH)反应实现的。水溶液的化学组分可能影响.OH的形成或寿命,即影响O3/H2O2作用功效。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化学组分,对多组分体系的研究鲜见报道。该文以三硝基甲苯(TNT)废水为例,选择HCO3-、HC... O3/H2O2作用功效是通过羟基自由基(.OH)反应实现的。水溶液的化学组分可能影响.OH的形成或寿命,即影响O3/H2O2作用功效。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化学组分,对多组分体系的研究鲜见报道。该文以三硝基甲苯(TNT)废水为例,选择HCO3-、HCOO-、Cu2+及A l3+等化学组分,以TNT去除率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改变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废水溶液化学组分对O3/H2O2降解TNT功效影响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1)废水溶液化学组分对O3/H2O2降解TNT功效的影响因组分种类而异,HCO3-、HCOO-、Cu2+对O3/H2O2作用功效具有抑制作用,A l3+具有促进作用;(2)不同组分间可以不同的联合作用方式影响O3/H2O2的作用功效,如HCO3-与HCOO-之间为协同作用,Cu2+与HCOO-之间为独立作用,A l3+与HCOO-之间可近似认为是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H2O2法 去除率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乙氧基苯胺的化学氧化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银玲 黄英 +2 位作者 吴海伟 吴燕飞 牛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7-882,共6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盐酸为掺杂剂,合成了一种国内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的新型导电高聚物——聚苯胺衍生物聚邻乙氧基苯胺(POEA)。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扫描电镜(SEM)、凝胶渗透色谱...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盐酸为掺杂剂,合成了一种国内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的新型导电高聚物——聚苯胺衍生物聚邻乙氧基苯胺(POEA)。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扫描电镜(SEM)、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四探针法、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POEA的晶相、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分子量及其分布、氧化还原程度、电导率、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OEA为无定形结构,具有聚苯胺所没有的C-O-C醚键吸收峰,呈片状微观结构,分子量分布从104~106,氧化指数1-x约为0.5,电导率约为2.7×10-4 S/cm,在较低频率范围内(2~10 GHz)介电损耗较大,在200℃左右会发生交联异构反应,热分解温度可达3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A 合成 化学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苯乙烯的化学改性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刚 王汝敏 +1 位作者 杜宝中 余晓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9,共4页
详细综述了废旧聚苯乙烯(WPS)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中化学改性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包括在WPS分子链侧基苯环上进行亲电取代引入功能性官能团(如卤化、磺化、硝化、氯甲基化、酰基化等)和在WPS分子链苄基位上与乙烯类活性单体(如丙烯酸... 详细综述了废旧聚苯乙烯(WPS)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中化学改性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包括在WPS分子链侧基苯环上进行亲电取代引入功能性官能团(如卤化、磺化、硝化、氯甲基化、酰基化等)和在WPS分子链苄基位上与乙烯类活性单体(如丙烯酸及其酯类、顺酐、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醇等)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引入功能性官能团。改性后的WPS可制成胶黏剂、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减小剂、涂料、阻燃剂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废塑料 化学改性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QCI)模型化学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克和 魏俊 +4 位作者 胡小玲 岳红 吕玲 王育彬 文振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03-1012,共10页
建立了非微扰外推模式下的几种 G3(QCI)方法 :G3(QCI/fu1)、 G3(QCI/fu2)、 G3(QCI/fu1)//B3PW91和 G3(QCI/fu2)//B3PW91.其中 ,电子能量用 QCISD(T,FC)/G3large直接计算 ,芯电子相关能分别在 MP2/6-31G(d)和 MP2/6-311G(d,p)级别上计... 建立了非微扰外推模式下的几种 G3(QCI)方法 :G3(QCI/fu1)、 G3(QCI/fu2)、 G3(QCI/fu1)//B3PW91和 G3(QCI/fu2)//B3PW91.其中 ,电子能量用 QCISD(T,FC)/G3large直接计算 ,芯电子相关能分别在 MP2/6-31G(d)和 MP2/6-311G(d,p)级别上计算 .对 125个 G2-1 test set的计算结果表明 ,总体精度与 G3和 G3//B3LYP相当;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 4.370、 4.389、 4.061和 4.022 kJ· mol- 1,相应 G3和 G3 //B3LYP分别为 4.27和 4.05 kJ· mol- 1.文章提出的方法排除了 G3中外推办法的不确定因素 ,且更适用于非平衡几何构型体系能量的定量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化学 G3(QCI/fu1) G3(QCI/f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