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_4C陶瓷固-液协同烧结动力学和致密化模型
1
作者 史秀梅 崔红 +3 位作者 陈刚 曹剑武 唐纬虹 张立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7,共7页
采用固-液协同烧结方法在不同烧结参数下制备了不同原料配比的B4C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其线收缩率的影响、原料配比和烧结温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进行了固-液协同烧结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综合考虑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原料配... 采用固-液协同烧结方法在不同烧结参数下制备了不同原料配比的B4C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其线收缩率的影响、原料配比和烧结温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进行了固-液协同烧结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综合考虑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原料配比、压坯密度的固-液协同烧结致密化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固-液协同烧结致密化模型烧结密度预测值和烧结密度试验值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且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0%,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B4C陶瓷固-液协同烧结过程中烧结密度与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原料配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协同烧结 烧结动力学 致密化模型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Y2O3复合助剂对常压烧结B4C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史秀梅 崔红 +5 位作者 曹剑武 李志鹏 张丛 唐纬虹 邢文芳 王志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以B4C微粉为原料,聚乙烯醇(PVA)、酚醛树脂为黏结剂,Al_2O_3+Y_2O_3为复合烧结助剂,在2 250℃的烧结温度下,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硼陶瓷,研究复合助剂Al_2O_3+Y_2O_3的加入量对碳化硼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烧结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 以B4C微粉为原料,聚乙烯醇(PVA)、酚醛树脂为黏结剂,Al_2O_3+Y_2O_3为复合烧结助剂,在2 250℃的烧结温度下,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硼陶瓷,研究复合助剂Al_2O_3+Y_2O_3的加入量对碳化硼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烧结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Y_2O_3的质量分数为0.75%时,常压烧结B4C陶瓷材料的性能最佳:烧结体相对烧结密度为96.4%,最大抗弯强度为360 MPa,硬度为26.47 GPa。显微组织显示气孔细小,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 常压烧结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常压烧结致密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史秀梅 崔红 +5 位作者 曹剑武 王静慧 李国斌 郭建斌 张立君 唐家耘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硅陶瓷样品,研究了C的添加量、烧结温度以及粉体粒径对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酚醛树脂添加量的增加,碳在材料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致密度提高,力学性能增强。当酚醛树脂添... 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硅陶瓷样品,研究了C的添加量、烧结温度以及粉体粒径对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酚醛树脂添加量的增加,碳在材料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致密度提高,力学性能增强。当酚醛树脂添加量到2wt.%时,材料的密度最高,为3.17 g/cm^3,并具有最大的弯曲强度507 MPa。当酚醛树脂添加量大于2wt.%时,出现部分碳化硅颗粒和气孔局部聚集长大,材料的密度与弯曲强度有所降低。Ar气氛保护下,SiC陶瓷的烧结密度和收缩率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至2150℃时,密度达到3.18 g/cm^3,收缩率为17%,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收缩率和密度基本保持不变。在2150℃,酚醛树脂添加量为2%的条件下,分别选取单一粉体(D_(50)1.0μm、2.0μm)和粗细混合粉体(比例为4:1)进行试验,发现平均粒径小的混合粉体烧结的SiC陶瓷样品密度和弯曲强度均大于单一粉体制备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常压烧结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