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人潜水器密闭舱室工业设计研究综述》序言
1
作者 陈登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09-I0009,共1页
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逐步完成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转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当中,未来载人潜水器的设计研究不仅应致力于突破下潜深度和广度,还要聚焦于提升潜水器密闭... 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逐步完成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转变。我国深海探测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当中,未来载人潜水器的设计研究不仅应致力于突破下潜深度和广度,还要聚焦于提升潜水器密闭舱室中作业人员的舒适度,以增大下潜时间,并高效完成作业任务。这与载人潜水器的工业设计密切关联,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对载人潜水器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现有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总结研究现状,能够有效指导未来载人潜水器工业设计,推进深海探测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深海探测 密闭舱室 工业设计研究 海洋大国 作业任务 技术创新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任务的载人深潜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卉 余隋怀 +2 位作者 陈登凯 张伟 陈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3-1693,共11页
为更好地识别复杂任务环境下深海载人潜水器驾驶舱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评估方法。以悬停采样任务为研究对象,运用决策阶梯模型及任务-网络建模技术识别复杂任务相关人机交互信息元及逻辑关... 为更好地识别复杂任务环境下深海载人潜水器驾驶舱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评估方法。以悬停采样任务为研究对象,运用决策阶梯模型及任务-网络建模技术识别复杂任务相关人机交互信息元及逻辑关联,构建交互信息复杂网络模型。基于网络拓扑特征参数,从节点间逻辑影响关系的角度提出节点全局及局部影响效应评估指标,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层级权重指标对交互信息节点重要度综合值进行计算,得出悬停采样任务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排序。将排序结果与其他4种算法进行对比,在证明计算有效的基础上,邀请潜航员结合实际任务流程对交互信息进行主观重要度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所得重要度排序结果与潜航员主观排序结果呈强相关,且对重要交互信息元的识别结果与潜航员主观感知相符合,验证了所提方法识别复杂任务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差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人机交互 信息重要性 复杂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云设计过程的数据建模与检索重排序方法
3
作者 苏兆婧 郭开元 +3 位作者 杨梅 丛宏宇 余隋怀 黄悦欣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908,共10页
为应对产品设计过程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挑战,解决通用检索系统排序策略固定、推送特定行业数据缺乏精细度的局限,提出了一种面向产品云设计过程的非结构化数据建模与检索方法。首先,面向产品云设计创新和决策过程的实际需求,构建非结构... 为应对产品设计过程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挑战,解决通用检索系统排序策略固定、推送特定行业数据缺乏精细度的局限,提出了一种面向产品云设计过程的非结构化数据建模与检索方法。首先,面向产品云设计创新和决策过程的实际需求,构建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框架。随后,提出了将科技文档版面分析问题视作目标检测问题的新思路,在领域科技文档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品设计领域多要素版面分析与识别模型。通过构建数据特征空间和标签特征,结合LambdaMART算法,实现了领域科技文档数据的动态排序与高效检索。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产品技术革新中的应用潜力,为数智驱动的设计迭代与精准决策提供了创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云设计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聚合 版面分析 LambdaM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人-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4
作者 初建杰 原炳坤 +3 位作者 王刚 王波 丁少闻 安启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18,共6页
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人因要素在早期阶段融入设计仍有待提升,且常规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体系缺少将人与系统其余部分进行整合的充分考虑,导致开发迭代周期变长,也大幅增加了研制成本。针对这... 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人因要素在早期阶段融入设计仍有待提升,且常规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体系缺少将人与系统其余部分进行整合的充分考虑,导致开发迭代周期变长,也大幅增加了研制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人因领域元模型构建方法,在人-系统整合的框架下,采用MBSE将人因需求整合至载人航天器的开发过程中,并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ML建立人因领域元模型,以实现在载人月球探测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中融入人因需求,为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有效减少研制中出现人因设计问题,降低研制成本。通过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建模,验证人因领域元模型建立方法的有效性,为类似系统设计的MBSE扩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人-系统整合 MBSE 元模型 SYS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舰艇生活舱室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林 陈登凯 +1 位作者 施红旗 廖纹熠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舰艇舱室布局优化需要考虑舱室之间的相互位置、通行关系、舒适性、便捷性等方面。以潜艇生活舱段为例,根据潜艇舱室布局特点,引入模糊评价方法综合分析舱室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应急逃生需求建立舱室布局优化模型。对多种群遗传算法的遗... 舰艇舱室布局优化需要考虑舱室之间的相互位置、通行关系、舒适性、便捷性等方面。以潜艇生活舱段为例,根据潜艇舱室布局特点,引入模糊评价方法综合分析舱室相对位置关系,结合应急逃生需求建立舱室布局优化模型。对多种群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进行适应性改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舰艇多层舱室布局优化设计。仿真设计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向设计人员提供多种可参考的布局优化方案,并且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可以较大程度避免提早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能够较好地解决舰艇舱室布局优化问题,提高舱室布局优化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布局 多种群遗传算法 布局优化 舰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传达作品生成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瑶 陈登凯 余隋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6,共9页
目的为改进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传达作品的生成方式,提升视觉传达作品的生成质量并为视觉传达设计效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Scopu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下载并整理相关文献,分析现有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传达作品生成的关键技术、研究方... 目的为改进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传达作品的生成方式,提升视觉传达作品的生成质量并为视觉传达设计效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Scopu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下载并整理相关文献,分析现有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传达作品生成的关键技术、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结论通过精读文献划分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传达作品生成的研究方向,包含以文字生成图像、以图像生成图像,以及视频生成。提取各研究方向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涵盖生成对抗网络、知识推理、空间自适应等。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视觉作品生成的研究现状及方向,进一步总结和归纳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未来设计师应对复杂设计挑战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视觉传达作品生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视觉传达作品 图像生成 视频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家电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颖 余隋怀 林世锋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5,I0005,共10页
本文探讨了智能时代背景下家电产品创新方法的发展趋势,强调集成智能功能的创新设计工具是计算辅助创新设计(CAI)发展的重要趋势。提出了将场景数据库、用户画像数据、用户画像产品定制化分析以及在线评论数据挖掘等功能集成入以TRIZ/A... 本文探讨了智能时代背景下家电产品创新方法的发展趋势,强调集成智能功能的创新设计工具是计算辅助创新设计(CAI)发展的重要趋势。提出了将场景数据库、用户画像数据、用户画像产品定制化分析以及在线评论数据挖掘等功能集成入以TRIZ/ARIZ为模型主体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中,还探讨了构建场景数字孪生模型与CAI系统的集成方式,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家电辅助创新CAI软件来推动家电产品设计的创新。这些内容展望了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家电设计效率和创新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家电产品 创新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 场景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智能网联汽车多模态交互研究可视化与趋势分析
8
作者 刘卓 孙忠锐 乔元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7-1148,共12页
随着智能网联、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驾驶体验,并重新塑造了未来出行方式。在此背景下,多模态交互已经成为智能汽车行业重要创新手段,该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涌现新的课题和机遇。鉴于此,深入探... 随着智能网联、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驾驶体验,并重新塑造了未来出行方式。在此背景下,多模态交互已经成为智能汽车行业重要创新手段,该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涌现新的课题和机遇。鉴于此,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的科学引文索引和Scopus数据库中汽车多模态交互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其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对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脉络梳理,探析研究热点及方向,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多模态交互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设计的民族图案语义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宁 余隋怀 +2 位作者 初建杰 陈晨 刘华静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1-632,共12页
为了提高传统民族图案知识与现代设计的一致性,解决现有设计中传统知识关联度低、知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产品设计的民族图案语义量化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以苗族蜡染图案作为研究对象,将图案语义划分为6个维度,综合专家知识... 为了提高传统民族图案知识与现代设计的一致性,解决现有设计中传统知识关联度低、知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产品设计的民族图案语义量化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以苗族蜡染图案作为研究对象,将图案语义划分为6个维度,综合专家知识对图案语义解析并编码,构建语义量化模型并制定二阶段建模过程.第1阶段,利用解析降维后的图案语义编码数据对图案进行聚类重组,构建图案语义簇,表征各语义簇代表性语义元素;第2阶段,计算各维度语义相关性,挖掘各语义簇各维度语义元素关联度.将用户需求与量化模型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指导设计实践,形成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语义相关度和视觉美观度进行评分,选取评分较高的设计方案,制作民族产品实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析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可以提升民族图案语义与用户需求以及现代民族产品设计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图案 多维语义 语义簇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意象的飞机客舱座椅色彩和材质设计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初建杰 张美璇 +2 位作者 王磊 王佳悦 俱雅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随着民用飞机研制的不断发展,飞机客舱内饰设计除了要满足用户的基本功能需求,还要满足用户的情感化需求。为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色彩和材质要素出发,重点研究了飞机客舱座椅的色彩和材质对用户心理情感需求的影响。通过语义差异法,... 随着民用飞机研制的不断发展,飞机客舱内饰设计除了要满足用户的基本功能需求,还要满足用户的情感化需求。为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色彩和材质要素出发,重点研究了飞机客舱座椅的色彩和材质对用户心理情感需求的影响。通过语义差异法,建立语义词汇库,将色彩和材质纹样的主观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结合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飞机客舱座椅色彩和材质纹样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在飞机客舱内饰设计中,客舱座椅面料应该选用明度高和纯度较低的颜色及简单、有规则的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客舱内饰 色彩 材质 语义差异法 用户体验 意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元参数相关性的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登凯 王憬鸾 +2 位作者 郭家言 李方舟 李志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101,共8页
为了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多种需求因素制约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能元参数相关性的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系统进行功能分析,考虑不同需求参数下功能元之间的相关度,进而运用聚类分析对功能... 为了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多种需求因素制约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能元参数相关性的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系统进行功能分析,考虑不同需求参数下功能元之间的相关度,进而运用聚类分析对功能元模块进行划分,并从系统的角度对模块化产品系统进行设计,得到一套完整的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方法。最后引入雪地救援车功能模块布局设计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形态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元 聚类分析 雪地救援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的服装纹样布局方案意象评价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初建杰 杨建国 +2 位作者 丁宁 赵丹红 逄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4-241,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价中主观性较强、方案评选角度单一、结果可靠性不佳的问题,将客观生理数据测量和主观意象评价相结合,探索用户非主观意识下生理认知数据与心理主观评价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形状文法设计实验样本,建立意... 目的针对目前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价中主观性较强、方案评选角度单一、结果可靠性不佳的问题,将客观生理数据测量和主观意象评价相结合,探索用户非主观意识下生理认知数据与心理主观评价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形状文法设计实验样本,建立意象词汇空间,通过问卷调查与眼动实验获取主观意象打分和眼动生理指标数据;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对不同意象词对下主观意象评价值与眼动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后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得出在不同的意象词汇的刺激下,主观评价与眼动生理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意象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准确地反映出用户对服装纹样布局方案的主观评价,为服装纹样布局方案评选提供一种更加客观的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实验 感性测量 服装纹样布局 评价模型 方案评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视角下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隋怀 敖卿 赵丹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20,共12页
目的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西周、战国、秦、西汉及唐具有代表性文物为例,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文物对比研究、材料科学及加工工艺分析等方法,探索... 目的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西周、战国、秦、西汉及唐具有代表性文物为例,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文物对比研究、材料科学及加工工艺分析等方法,探索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成因与演变,得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器物的设计特点和发展脉络,设计文化更多体现在“天、地、人”的关系之中,体现了古代“由器至道”“格物致知”的造物思想。结果证明中国自古以来都存在具有自身特点的设计,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兼爱及节用”等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当下的设计特征,与时俱进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设计历程。结论设计文化的继承不是复古,而是有创新的继承;不仅是“器”或“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的继承。中国的设计就是在“格物致知”和“由知格物”的循环递进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物 文化创新 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生态包装的设计智慧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丽伶 冀嘉慧 +1 位作者 敖卿 索一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民间生态包装蕴含的设计智慧。方法通过分析民间生态包装材质、工艺、功能、情感等设计要素,结合相关案例剖析民间生态包装中的设计智慧,探寻现代包装设计绿色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论民间生态包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 目的探讨民间生态包装蕴含的设计智慧。方法通过分析民间生态包装材质、工艺、功能、情感等设计要素,结合相关案例剖析民间生态包装中的设计智慧,探寻现代包装设计绿色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论民间生态包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通过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的结晶,朴素自然的包装形态里包含着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是人们对自然的无意识改造与利用。在现代设计中需要汲取民间生态包装的设计智慧与思想,结合当下的设计需求,创作出符合现代使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的生态包装产品,将民俗文化、民间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技艺 生态包装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驱动的云平台产品关键设计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兆婧 余隋怀 +3 位作者 初建杰 于明玖 宫静 黄悦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04-3613,共10页
为完善云服务平台产品设计知识发现系统,同时进一步提升需求与服务的匹配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转换器的双向编码表征(BERT)和随机Lasso的产品关键设计特征识别方法。首先,实验采用真实产品用户反馈数据集并对其进行人工标注,以BERT预训练... 为完善云服务平台产品设计知识发现系统,同时进一步提升需求与服务的匹配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转换器的双向编码表征(BERT)和随机Lasso的产品关键设计特征识别方法。首先,实验采用真实产品用户反馈数据集并对其进行人工标注,以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为基础,建立输出层以训练设计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实现对显性设计特征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较好的性能,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分别为90.55%、97.16%和93.68%。同时,提出一种知识迁移思想,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利用随机Lasso算法挖掘其中蕴含的关键设计特征并加以重用,实现了对隐性设计特征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用户需求 基于转换器的双向编码表征 命名实体识别 随机Lasso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色彩系统在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劲涛 陈登凯 +1 位作者 范昱 杨倩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将自然色彩系统(Natural Color System,NCS)应用在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中,缩短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周期。阐述了自然色彩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其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建立了汽车内饰色彩快速设计流程;根据设计流程对汽车内饰色彩进行提取... 将自然色彩系统(Natural Color System,NCS)应用在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中,缩短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周期。阐述了自然色彩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其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建立了汽车内饰色彩快速设计流程;根据设计流程对汽车内饰色彩进行提取、分析、统计,建立了汽车内饰色彩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色彩进行调用。提出基于自然色彩系统的汽车内饰色彩快速设计方法,并结合设计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方案,提升了汽车内饰色彩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色彩设计 自然色彩系统 快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基因控制的概念产品族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乐万德 任静 +2 位作者 刘舟洲 杨楠 初建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73-3281,共9页
为提高产品族造型设计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产品轮廓频谱分析及频谱变化的概念产品族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链码对产品轮廓进行数字化表达,形成首尾相连的点序列,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出轮廓频谱序列。通过分析矩形轮廓傅里叶频谱特点及各... 为提高产品族造型设计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产品轮廓频谱分析及频谱变化的概念产品族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链码对产品轮廓进行数字化表达,形成首尾相连的点序列,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出轮廓频谱序列。通过分析矩形轮廓傅里叶频谱特点及各次谐波对轮廓外形的影响,提出形状频谱基因的概念。以形状频谱为基础构建概念产品族轮廓的形状频谱基因序列,通过改变形状频谱基因成分实现概念产品族变型设计,并对产品变型遗传率定义了量化指标。以汽车侧面产品族的形状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及遗传率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产品族 产品轮廓 频谱基因 产品变型遗传率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舱室VDT作业光环境对视觉疲劳与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明玖 袁权静梓 +2 位作者 赵迪 白鑫 张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4-4760,共7页
研究密闭舱室中不同色温对视觉疲劳恢复的影响,以提高作业人员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在搭建的密闭舱室内设置2500 K、4000 K、6000 K三种色温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光环境,采用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arolinska Sleepin... 研究密闭舱室中不同色温对视觉疲劳恢复的影响,以提高作业人员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在搭建的密闭舱室内设置2500 K、4000 K、6000 K三种色温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光环境,采用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arolinska Sleepiness Scale,KSS)和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CFF)结合的方式,对25名被试人员在不同灯光环境下的疲劳程度和恢复程度进行主客观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6000 K LED灯光环境中休息后,KSS得分变化最大,表明高色温环境下主观疲劳恢复效果最佳;在2500 K LED灯光环境中休息后,KSS得分变化最小。在2500 K LED灯光环境下,CFF变化最大,表明低色温环境下客观疲劳恢复速度最快;而在4000 K LED灯光环境中,CFF变化最小,客观疲劳恢复速度最慢。根据不同的任务环境和作业需求,可以灵活选择适宜的LED灯光色温。在低色温灯光环境下休息,有助于缓解和消除视觉疲劳;在高色温灯光环境下工作,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警觉度和精神状态。未来的光环境设计应考虑这些发现,以优化密闭舱室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密闭舱室 光环境 色温 视觉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维度指标聚类约简的民机驾驶舱显示界面可用性研究
19
作者 陈登凯 肖瑶 +2 位作者 肖江浩 周垚 杨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8-1088,共11页
民机驾驶舱显示界面可用性关系到飞行员满意度及飞行安全和效率,但目前该领域的可用性指标缺乏针对性。通过执行过程交互控制(executive process-interactive control,EPIC)模型分析获得民机驾驶舱显示界面可用性指标的维度:飞行任务、... 民机驾驶舱显示界面可用性关系到飞行员满意度及飞行安全和效率,但目前该领域的可用性指标缺乏针对性。通过执行过程交互控制(executive process-interactive control,EPIC)模型分析获得民机驾驶舱显示界面可用性指标的维度:飞行任务、飞行员感官、飞行员认知和飞行交互,并在这4个维度的基础上进行提取和筛选。为解决小样本支持下的多维度指标数据集的筛选问题,使用基于层次聚类-粗糙集信息熵(HC-CEBARKNC)的指标聚类约简算法,并与K-means聚类-遗传算法进行了实例对比研究。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验证2种算法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HC-CEBARKNC算法在指标聚类约简性能上表现更佳,能够有效简化民机驾驶舱显示界面的可用性指标体系、提炼可用性决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舱 界面可用性 聚类约简 HC-CEBARKNC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虚拟团队协作意图与行为理解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晨 余隋怀 +4 位作者 张树生 初建杰 胡宇坤 寸文哲 王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78-2689,共12页
为深入理解网络化虚拟团队的协作意图与协作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团队信任、协同感知、主体属性和组合方式等4个预测变量,构建了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虚拟团队协作意图与行为理解模型。使用SPSS 22.0和AMO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 为深入理解网络化虚拟团队的协作意图与协作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团队信任、协同感知、主体属性和组合方式等4个预测变量,构建了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虚拟团队协作意图与行为理解模型。使用SPSS 22.0和AMO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模型验证,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确定影响虚拟团队协作意图与协作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结果表明:主观规范、协作态度、组合方式、协同感知、知觉行为控制和主体属性等6个预测变量与协作意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作用力依次减弱;协作意图与协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团队信任对协作意图,知觉行为控制对协作行为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了优化虚拟团队协作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虚拟团队 计划行为理论 协作意图 协作行为 网络化协同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