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深度模型的对抗攻击与对抗防御技术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萱 汪成磊 +2 位作者 齐慧慧 叶梦昊 张艳宁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23,共26页
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核心任务,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因其高度的复杂性与内在的不确定性,极易成为对抗样本攻击的靶标。攻击者巧妙地利用数据中细微的、精心设计的扰动,诱导模型以... 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核心任务,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因其高度的复杂性与内在的不确定性,极易成为对抗样本攻击的靶标。攻击者巧妙地利用数据中细微的、精心设计的扰动,诱导模型以极高的置信度输出错误结果,此类对抗样本对实际应用场景中模型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与潜在威胁。例如,攻击者可利用对抗眼镜误导人脸识别系统,导致身份误判,进而实施非法入侵、身份冒用等威胁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行为;也可对自动驾驶系统的监控数据添加对抗噪声,虽不破坏交通工具本身特征,却可能导致漏检重要交通工具,引发交通混乱甚至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梳理当前对抗攻击与对抗防御技术的研究现状。具体而言,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在概述对抗样本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了多种对抗攻击的形式和策略,并举例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对抗样本生成方法;2)阐述对抗样本的防御方法,从模型优化、数据优化和附加网络三个方向系统梳理了当前提高模型对抗鲁棒性的各类算法,分析了各类防御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3)介绍对抗攻击和对抗防御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大模型时代对抗攻击和防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对当前对抗攻击与防御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了该领域内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攻击 对抗防御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可信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结构特征与性能特点
2
作者 刘子瑞 肖和 +2 位作者 彭超群 王日初 王小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5-1916,共22页
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增强相结构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增强相与基体相均呈现连续网络状三维结构。凭借其优异性能,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交通工具及武器装甲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 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增强相结构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增强相与基体相均呈现连续网络状三维结构。凭借其优异性能,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交通工具及武器装甲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梳理了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增强相多孔预制体制备方法如固相烧结法、有机泡沫浸渍法、生物模板法、添加剂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及3D打印法等,以及复合方法如无压浸渗法、挤压铸造法及真空压力浸渗法等。分析了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热学性能特点以及相关机理。最后展望了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 多孔预制体 浸渗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军AIM-174B超远距空空导弹性能特点及发展概况分析
3
作者 陈黎 田浩 +1 位作者 袁成 郑可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AIM-174B是美国海军在RIM-174“标准”-6舰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超远距空空导弹,也是迄今为止美国空/海军作战飞机配装过的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本文在对AIM-174B研发背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弹的主要性能特点、给美国海军... AIM-174B是美国海军在RIM-174“标准”-6舰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超远距空空导弹,也是迄今为止美国空/海军作战飞机配装过的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本文在对AIM-174B研发背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弹的主要性能特点、给美国海军带来的作战能力提升、存在的主要性能不足进行了全面评估研判,最后对该弹的研发进展情况以及未来应用前景做了简要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M-174B 超远距空空导弹 空空导弹 机载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空降兵伞降着陆损伤因素分析
4
作者 任海龙 曹双辉 +2 位作者 彭瀚 豆清波 索涛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8-240,共13页
空降兵伞降着陆损伤一直是航空医学和特种医学关注的重点,研究其着陆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对空降兵损伤防护和预防至关重要。针对空降兵着陆冲击下肢损伤,利用全球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对影响空降兵着陆冲击下肢损伤的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空降兵伞降着陆损伤一直是航空医学和特种医学关注的重点,研究其着陆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对空降兵损伤防护和预防至关重要。针对空降兵着陆冲击下肢损伤,利用全球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对影响空降兵着陆冲击下肢损伤的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着陆冲击过程中,股骨、胫骨等下肢长骨受损伤概率较小,但跟骨、距骨以及半月板容易因长骨对其挤压造成损伤,易损伤区域包括跟骨结节内侧突、距骨滑车面以及外侧半月板前角;不同着陆场景损伤机制的差异,下降速度能显著影响地面冲击力从而大幅度增加下肢长骨患应力性骨折的概率;水平风速能影响其重心位置而增加踝关节损伤概率;地面条件通过影响冲击接触时长而增加踝关节尤其是跟骨损伤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降兵 伞降 着陆损伤 生物力学机制 下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管路固有振动特性调整的卡箍安装位置优化设计
5
作者 孙圣哲 孙中翰 +2 位作者 董泽光 石岩 张旭方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2-324,共13页
以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卡箍安装管段序号(整数变量)与安装位置坐标(连续变量)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发动机管路固有振动特性调整的卡箍安装位置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模型,结合L型... 以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卡箍安装管段序号(整数变量)与安装位置坐标(连续变量)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发动机管路固有振动特性调整的卡箍安装位置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模型,结合L型和Z型管路固有振动特性预测的Kriging代理模型和全局高效优化方法(Efficient Global Optimization,EGO)获得了管路卡箍安装位置优化设计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代理模型与EGO方法的卡箍安装位置优化方法的模型重分析次数约为传统遗传算法的16.9%和1.8%,优化时长较遗传算法分别缩短80.63%和97.62%;卡箍安装位置优化前后的管路一阶固有频率分别提升132%和145%,能够获得卡箍安装位置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为发动机管路固有振动特性调整和卡箍安装位置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管路 卡箍安装位置优化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固有振动特性 Kriging代理模型 全局高效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方法加速的全环压气机气动性能不确定性量化
6
作者 孟德君 张倩 +2 位作者 徐朋飞 王丁喜 徐慎忍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4,共10页
由于现有不确定性量化(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UQ)方法计算量巨大,在研究加工偏差对气动性能影响时,一般基于周期性假设采用单通道计算域进行数值分析,从而忽略了全环效应对UQ结果的影响。本文首先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 由于现有不确定性量化(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UQ)方法计算量巨大,在研究加工偏差对气动性能影响时,一般基于周期性假设采用单通道计算域进行数值分析,从而忽略了全环效应对UQ结果的影响。本文首先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对某跨声速环形压气机叶栅分别采用单通道与全环计算域进行UQ分析,证实了单通道分析方法的不足。针对此不足提出了一种伴随方法加速的利用单通道UQ结果近似全环UQ结果的方法。数值分析表明,相较于全环蒙特卡罗方法,该方法计算的气动性能标准差相对误差小于3%,计算效率是全环UQ分析方法的2 69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气动性能 不确定性量化 几何偏差 伴随方法 全环效应 单通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形状上下文蚁群算法的边缘景象匹配方法
7
作者 刘鹏 严恭敏 +1 位作者 田野 陈珑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9,共8页
针对弹体低空飞越沙漠、山地等区域时,实时图与基准图之间尺度差异大,匹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改进的形状上下文结合蚁群算法对边缘特征进行部分形状匹配的方法。为克服异源图像边缘特征的形状差异,在形状上下文算法的基础上,提取... 针对弹体低空飞越沙漠、山地等区域时,实时图与基准图之间尺度差异大,匹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改进的形状上下文结合蚁群算法对边缘特征进行部分形状匹配的方法。为克服异源图像边缘特征的形状差异,在形状上下文算法的基础上,提取边缘邻域特征,根据边缘邻域特征相似性进行粗匹配选出候选边缘,再利用候选边缘和待配准边缘点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使初始化后的蚂蚁遍历所有边缘点,然后利用转换后匹配点对的距离加权和计算信息素增量,由相邻匹配点对的方向约束关系计算其权重,并根据相邻匹配对的距离关系辨别出没有正确匹配关系的边缘片段,则剔除片段上的匹配点对,对应匹配对的权重为零,最后多只蚂蚁共同多次迭代得到最优匹配结果。在实测红外可见光数据集上进行景象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显著优于SIFT算法,能够克服异源图像上边缘特征的形状差异,实现两个边缘特征的精确匹配,定位精度比传统的边缘特征匹配方法提高了4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象匹配 边缘特征 形状上下文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辉涛 豆敏 +4 位作者 李磊 曾延 刘露 黄威 孙守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87,共28页
超声滚压(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USR)技术结合高能冲击和静载滚压的特点,处理后工件具有表面光洁度高、变形层深、残余压应力大和晶粒细化明显等优势;可通过适当的工艺参数设计,极大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因而在制造业得到了广... 超声滚压(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USR)技术结合高能冲击和静载滚压的特点,处理后工件具有表面光洁度高、变形层深、残余压应力大和晶粒细化明显等优势;可通过适当的工艺参数设计,极大提高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因而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自该技术应用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有关USR工艺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并在多种重要金属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中应用。截至目前,关于USR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完整性和疲劳性能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总结。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USR的工作原理和可控性;然后总结了不同USR工艺参数诱导的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以及残余应力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USR诱导的表面完整性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理;阐述了与USR相关的复合强化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USR金属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疲劳性能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DM的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PAPR抑制方法
9
作者 夏笑天 宁强 +2 位作者 姚如贵 樊晔 左晓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8-1226,共9页
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无线设备对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有效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应运而生。在ISAC系统中... 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无线设备对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有效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应运而生。在ISAC系统中,通信模块和感知模块共用同一波形和硬件平台,从而提高了频谱和设备利用率。其中,基于正交线性调频分频复用(Orthogonal Chirp-Division Multiplexing,OCDM)的ISAC系统对多普勒频移的抗干扰性能更好,性能优于传统系统。但是OCDM信号的平均峰值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较高,这是由于其需要利用离散菲涅尔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resnel Transform,IDFn T)进行从chirp域到时域的转换造成的,过高的PAPR容易造成非线性失真,从而对ISAC系统的表现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hirp保留方法的OCDM通感一体化信号PAPR抑制方法,通过将OCDM信号的全部chirp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传输降低总体PAPR的信号,另一部分则正常传输通信数据,分别称为优化子载波和通信子载波。将一体化信号的PAPR与其非周期自相关函数建立联系,并利用Gerchberge-Saxton算法对优化子载波上的所得信号进行优化,以降低信号整体的PAPR,同时所有子载波均用于雷达信号处理以保证感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分别利用10%、25%的子载波用于优化信号PAPR,且互补累积分布函数值为10-2时,可以使一体化信号的PAPR分别降低2 dB、3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正交线性调频分频复用 峰值平均功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对DD6单晶燃气热腐蚀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玉锋 付前刚 +2 位作者 杨俊 张华 杨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2-147,共6页
DD6单晶高温合金材料以其优异的高温服役性能,在我国多型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燃烧室涡轮前服役温度不断提升,DD6单晶高温合金无法完全满足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服役环境,急需... DD6单晶高温合金材料以其优异的高温服役性能,在我国多型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燃烧室涡轮前服役温度不断提升,DD6单晶高温合金无法完全满足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服役环境,急需开展DD6单晶表面热障涂层技术研究。鉴于此,本工作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DD6单晶高温合金上制备了NiCoCrAlY金属粘结层(BC),然后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Y_(2)O_(3)·ZrO_(2)(YSZ)陶瓷面层,研究热障涂层对DD6单晶抗燃气热腐蚀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条件下,燃气热腐蚀性能测试100 h后,DD6合金表面形成了厚度约100μm的腐蚀疏松结构、孔洞及横向裂纹,DD6合金抗燃气热腐蚀性能较差;BC涂层或YSZ涂层内部未出现Na、K、Ca、Cl、S等腐蚀性元素,BC涂层表面形成了均匀连续的Al_(2)O_(3)层,在其表面粘附的Na_(2)SO_(4)未出现高温分解,腐蚀介质未对BC涂层产生侵蚀;YSZ涂层柱状晶组织具有较好的应变容限,高温时柱状晶膨胀引起柱晶间隙缩小,外部的腐蚀介质无法有效渗入YSZ涂层内部,从而避免了腐蚀介质对涂层或基体的侵蚀破坏。热障涂层对DD6单晶合金980℃条件下的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_(0.2)、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无不良影响,断裂模式与未涂覆涂层试样一致,均呈典型的韧性断裂。在980℃、250 MPa条件下,涂覆与未涂覆涂层的DD6试样高温持久时间和延伸率δ无明显差异,呈典型的塑性变形和蠕变变形韧性断裂机制。本工作的研究结果为DD6单晶高温合金热障涂层技术的开发与工程化应用奠定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6单晶 热障涂层 燃气热腐蚀 高温持久性能 EB-PVD 金属粘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MODIS云检测算法
11
作者 张煜辉 边志强 魏倩茹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84-1790,共7页
云检测算法的研究可被应用于灾害预测、气象研究等领域,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MO-DIS(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图像的云检测算法,通过使用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算法来实现MODIS数据的云检测效果。本文结合U-Net、注意力机制、多尺度网络,设计了... 云检测算法的研究可被应用于灾害预测、气象研究等领域,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MO-DIS(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图像的云检测算法,通过使用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算法来实现MODIS数据的云检测效果。本文结合U-Net、注意力机制、多尺度网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能够精确地检测图像中的云区域和非云区域。在实验环节,本文介绍说明了使用的数据集以及所选取的包括近红外的数据波段等,模型对于云检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8.58%和94.80%。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深度学习模型在MODIS图像云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MODIS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飞行器无导引头的主-从式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国飞 汤清璞 吴云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36-3446,共11页
针对主-从式多飞行器多方位封锁协同打击目标问题,提出三维空间下当从飞行器无导引头时的协同制导方法。主飞行器通过给出的固定时间收敛攻击时间控制制导律实现对目标的指定时间命中,以主飞行器为基准提出球心和半径可动态自调整的目... 针对主-从式多飞行器多方位封锁协同打击目标问题,提出三维空间下当从飞行器无导引头时的协同制导方法。主飞行器通过给出的固定时间收敛攻击时间控制制导律实现对目标的指定时间命中,以主飞行器为基准提出球心和半径可动态自调整的目标封锁球面构型函数。以期望封控球面为参考,给出可实现对目标多方位覆盖封锁的同时命中协同制导律,并理论分析该方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方法可实现飞行器群于指定命中时刻同时命中目标,且主飞行器和无导引头的从飞行器可构成对目标的封锁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式多飞行器 协同制导 无导引头 多方位封锁 攻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增强型本征正交分解方法的航空燃油齿轮泵瞬态内流场重构分析
13
作者 任凯旗 符江锋 +1 位作者 刘显为 魏鹏飞 《推进技术》 2025年第9期224-237,共14页
航空发动机燃油齿轮泵瞬态流场细节信息是探究其流动机理和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给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更短时间尺度下燃油齿轮泵内部强非线性瞬态流场的重构策略,通过一种奇异值分解的本征正交分解(SVD-POD)的改进增强型方法,将齿轮... 航空发动机燃油齿轮泵瞬态流场细节信息是探究其流动机理和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给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更短时间尺度下燃油齿轮泵内部强非线性瞬态流场的重构策略,通过一种奇异值分解的本征正交分解(SVD-POD)的改进增强型方法,将齿轮泵内流场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以提高重构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机理模型及试验数据进行修正校验以进一步增强POD方法准确度。通过POD分解得到的相关时间函数与正交基,实现燃油齿轮泵进出口区域速度、齿顶间隙的压力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任意时刻下的速度场分布预测,与CFD数值模拟相比,同等计算精度下重构三种典型工况下的仿真时间分别缩短了71.7%,69.4%和63.2%。采用3阶模态所重构的齿轮泵进出口流场96%的节点误差小于7.6%,77%的节点误差小于1%,具有较高的重构精度。在重构齿顶间隙上100个时刻的压力场线性热图与频谱表明,9,12,15 kr/min工况下,齿顶间隙的压力随着齿轮的旋转呈周期变化,频率分别为1 500,2 000,2 500 Hz,与燃油齿轮泵脉动频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燃油齿轮泵 计算流体力学 瞬态流场分析 本征正交分解 内流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