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8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AlexNet的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喆 唐啸璇 +1 位作者 李沛轩 王海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了提升海洋电磁环境下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信号的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lexNet的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建立了干扰信号模型与海洋电磁波信道模型,提取经海洋电磁波信道传播后的干扰信号时频图作为数据集,通... 为了提升海洋电磁环境下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信号的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lexNet的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建立了干扰信号模型与海洋电磁波信道模型,提取经海洋电磁波信道传播后的干扰信号时频图作为数据集,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增加数据标签、数据增强等方法改进训练出的网络模型,给出了不同干噪比(jamming-to-noise ratio,JNR)条件下的模型识别率及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在低JNR条件下达到较高的干扰识别率,能够准确识别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同时具有较低的模型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兵器电磁引信 海洋电磁环境 改进的AlexNet 干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声隐身目标探测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2
作者 杨益新 谢磊 +3 位作者 杨龙 汪勇 王璐 刘煜琪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共11页
随着水下目标声隐身能力的提升与复杂海洋环境中声传播特性异常现象加剧,水声探测技术面临着严峻挑战。依赖于水下目标自身辐射噪声的被动声呐,虽具备隐蔽性优势,但对“安静型”目标的探测范围急剧下降。主动声呐通过主动发射声波实现... 随着水下目标声隐身能力的提升与复杂海洋环境中声传播特性异常现象加剧,水声探测技术面临着严峻挑战。依赖于水下目标自身辐射噪声的被动声呐,虽具备隐蔽性优势,但对“安静型”目标的探测范围急剧下降。主动声呐通过主动发射声波实现水下目标探测,探测范围较大,但受限于混响干扰、探测盲区,且面临自身暴露风险。结合水下航行体声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主/被动声呐探测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主动多基地探测与分布式被动接收网络,构建主被动联合探测系统。提出“日常警戒−关键探测”分阶段主被动联合探测策略,重点论述主被动联合探测的协同架构和实现方法。旨在为水下探测系统的多模态协同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推动水声探测技术向高效、智能、可持续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隐身 目标跟踪 水下目标探测 主被动联合探测 多基地探测 声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作者 杨益新 周建波 +8 位作者 李明杨 侯翔昊 杨龙 谢磊 王璐 沈贺 刘雄厚 雷波 杜朝辉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32,共24页
水声学在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促进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水声学的发展历程,接着对水声学的若干方向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水声装备、水下声传播、海洋环境噪声、水下目标探测、水下目标识别、水下目标... 水声学在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促进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水声学的发展历程,接着对水声学的若干方向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水声装备、水下声传播、海洋环境噪声、水下目标探测、水下目标识别、水下目标方位估计、水下目标被动跟踪、基于物理场特征的水下目标被动定位、分布式融合水下目标定位以及主动定位技术。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探讨了水声装备及部分关键水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水声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学 水声装备 水声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p)范数约束的水下高精度定位方法
4
作者 王奇 王英民 诸国磊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8-368,共11页
针对水下到达时间定位技术定位易于受到测距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_(p)范数的相似度匹配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了包含环境参数的距离矢量模型,构造了相似度匹配定位算法,通过求取距离矢量与拷贝矢量的L_(p)范数,完成相似度的... 针对水下到达时间定位技术定位易于受到测距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_(p)范数的相似度匹配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了包含环境参数的距离矢量模型,构造了相似度匹配定位算法,通过求取距离矢量与拷贝矢量的L_(p)范数,完成相似度的分析,实现目标在观测区域的三维定位。为验证算法的性能,将该算法与最小二乘定位算法相比,使用蒙特卡洛仿真分析了水平面的定位误差以及三维空间的定位误差分布规律;最后使用水池试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定位误差的均值由0.0555 m降低到0.0256 m,误差标准差由0.0345 m降低到0.0072 m。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与常规定位技术相似的误差分布规律,由于直接对距离矢量进行匹配,定位精度同样受到测距精度的影响,但测距误差间无耦合传递现象,可提高定位精度,且结果更稳健。此外,该算法考虑了环境参数对测距的影响,具有应对声速梯度随空间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定位 L_(p)范数 相似度匹配 误差传递 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障声呐接收端分段频域匹配滤波算法的实现
5
作者 刘鑫 郑恩让 +2 位作者 郭拓 刘建国 毕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38,共7页
避障声呐是一种主动声呐,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匹配滤波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测距。但是,在硬件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常规匹配滤波算法要求时域数据点数较多,计算耗时大,且匹配滤波结果数据传输量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接收端... 避障声呐是一种主动声呐,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匹配滤波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测距。但是,在硬件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常规匹配滤波算法要求时域数据点数较多,计算耗时大,且匹配滤波结果数据传输量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接收端硬件系统采用正交解调加滤波的方法,可将回波的频谱向低频段搬移,从而降低了采样频率;在接收端软件部分采用分段频域匹配滤波算法,该方法对传统算法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主要由回波时域信号的划分、频域匹配滤波与信号的抽取重组三个部分组成。在Matlab仿真实验中,对比了传统频域匹配滤波算法和提出的分段频域匹配滤波算法所消耗的时间与内存使用情况,所提算法在采样点数较多的情况下具有明显优势。实验室水槽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障声呐 分段频域匹配滤波 正交解调 信号抽取重组 回波信号划分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及周边海域灾害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
6
作者 陈珊珊 王中波 +4 位作者 陈晓辉 张勇 赵京涛 李攀峰 赵维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5,共12页
本研究基于北黄海及周边海域的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地球物理数据,构建了北黄海全海域灾害地质分类体系,系统揭示了灾害地质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首先,依据成因将北黄海灾害地质体划分为三类:内动力成因的活动构造类、... 本研究基于北黄海及周边海域的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地球物理数据,构建了北黄海全海域灾害地质分类体系,系统揭示了灾害地质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首先,依据成因将北黄海灾害地质体划分为三类:内动力成因的活动构造类、外动力塑造的海底表层类及浅层埋藏类;其次,阐明了灾害地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风险等级,如山东半岛北部海域属高风险区,主导因素为地震与活动断层;最后,揭示了灾害地质发育的主控因素: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MIS 5-MIS 1沉积旋回)是主导表层与埋藏灾害地质形成的关键,而构造活动则主要控制基底不稳定性,导致火山活动、岩浆底辟及浅埋基岩失稳等灾害地质。该成果为北黄海地区的灾害风险评估、涉海工程安全防护及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体 灾害地质类型 灾害地质空间分布 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孤立波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杜鹏 孙平宇 +4 位作者 张淼 张庆辉 孙孟舸 胡海豹 陈效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5,共15页
内孤立波广泛存在于密度层化的海洋中,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大振幅的波动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会诱导波面上下的海水流动呈现剪切状态,并引起海水强烈的幅聚幅散和突发性的强流。当运动潜体在水下作业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内孤立波,内孤立... 内孤立波广泛存在于密度层化的海洋中,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大振幅的波动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会诱导波面上下的海水流动呈现剪切状态,并引起海水强烈的幅聚幅散和突发性的强流。当运动潜体在水下作业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内孤立波,内孤立波峰高谷深、能量集中,严重影响到潜体的运动稳定性和水动力载荷特性,进而导致潜体运动失稳、操纵失控等。首先,基于海洋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这一工程背景,从理论研究、观测与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3个研究方向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内孤立波特性的研究;然后,分别对内孤立波与结构物相互作用、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予以总结;最后,基于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内孤立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出内孤立波研究的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海流 波浪载荷 海洋结构物 潜体 分层流体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无线电能系统的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
8
作者 张克涵 李鑫阳 +3 位作者 代凡 冯佳明 闫争超 毛昭勇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5,共8页
针对涡流损耗问题,提出海水中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的设计优化方法,能使系统电能传输效率最优。首先,在海水中通电线圈电磁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涡流损耗等效阻抗,得到海洋环境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等效互感模型。其次,在初、次级侧线圈位... 针对涡流损耗问题,提出海水中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的设计优化方法,能使系统电能传输效率最优。首先,在海水中通电线圈电磁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涡流损耗等效阻抗,得到海洋环境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等效互感模型。其次,在初、次级侧线圈位置固定时,建立涡流损耗等效阻抗与系统工作频率及线圈匝数的关系表达式,并利用传输系统两侧线圈验证了涡流损耗等效阻抗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以海水中LC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模型为基础,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最大传输效率寻优。利用优化参数,搭建实验测试系统,结果显示,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当传输功率为1 kW时实验系统整体效率可达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磁耦合谐振 涡流损耗 涡流损耗等效阻抗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比拟理论的具有外伸式回收装置水下航行器流噪声分析
9
作者 杜晓旭 李瀚宇 刘鑫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320,共10页
针对水下航行器声导引回收方式中艇外搭载回收装置易受流噪声干扰、影响航行器声隐蔽性的问题,研究基于Lighthill声比拟理论,结合大涡模拟对艇外搭载式回收装置流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回收导向罩形状坞舱的声压级频谱及指向特性,... 针对水下航行器声导引回收方式中艇外搭载回收装置易受流噪声干扰、影响航行器声隐蔽性的问题,研究基于Lighthill声比拟理论,结合大涡模拟对艇外搭载式回收装置流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回收导向罩形状坞舱的声压级频谱及指向特性,分析航行器流域内不同位置的声压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外伸式回收装置是航行器辐射噪声的主要声源,相比无附体水下航行器最大声压级高约50 dB,高声压级流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对于相同迎流截面积的回收坞舱,喇叭型导向罩相比于矩形型低约1.62 dB;计算结果可为降低水下航行器回收过程中的流噪声,提高水下航行器回收效率及声隐蔽性,及相关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器水下回收 流噪声 声比拟理论 大涡模拟 流声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互相关字典的水下目标位姿估计方法
10
作者 杨长生 高斐宇 +1 位作者 卫艳 娄紫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4,共8页
对于水下主动探测,目标与声呐系统的相对位姿关系对目标识别与跟踪非常重要。现有基于波形字典的水下目标位姿估计方法,难以在低信噪比下精确估计目标位姿。鉴于互相关处理在目标回波检测中的抗噪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字典的方法,通... 对于水下主动探测,目标与声呐系统的相对位姿关系对目标识别与跟踪非常重要。现有基于波形字典的水下目标位姿估计方法,难以在低信噪比下精确估计目标位姿。鉴于互相关处理在目标回波检测中的抗噪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字典的方法,通过构造互相关字典并结合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估计目标位姿。利用亮点模型生成不同水平位姿角的回波信号,进而构造互相关字典并分析不同系统参数对字典相关性能的影响。水池实验表明,基于互相关字典的目标位姿估计方法低信噪比(小于-12 dB)时,估计正确率优于波形字典;通过增加带宽,在少量阵元条件下仍可在低信噪比下实现准确估计。结合使用HFM信号,基于互相关字典的水下目标位姿估计方法可用于运动弱目标的位姿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位姿估计 互相关字典 回波亮点模型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anny算子在零件尺寸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阳 何军红 +1 位作者 牛云 张御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1,共7页
零件尺寸视觉测量目前多采用像素级的边缘检测算法,不能满足高精度的测量需求。为提高零件尺寸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亚像素级零件尺寸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中值-高斯滤波对零件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在保留较多边缘信... 零件尺寸视觉测量目前多采用像素级的边缘检测算法,不能满足高精度的测量需求。为提高零件尺寸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亚像素级零件尺寸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中值-高斯滤波对零件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在保留较多边缘信息的同时有效去除噪声;然后对图像进行梯度计算并通过二次插值寻找边缘点;其次通过编写的链接算法对边缘点进行链接并进行双阈值处理,提取到图像亚像素边缘轮廓;最后获取轮廓的最小外接矩形并得到零件尺寸。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零件轮廓的精确定位问题,测量误差在1个像素尺寸以内,在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CANNY 亚像素边缘检测 二次插值 最小外接矩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阻传感器和微信小程序的中医脉象深度学习分类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江宁 陈俊飞 +3 位作者 施京红 丁辉 雷成阳 陈文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3,共6页
人体手腕处的桡动脉脉象是心脏、血管、血液的质和量等因素共同作用并互相影响的表现,可以反映人体整个循环系统的状态。首先,基于压阻式传感器设计了人体桡动脉脉搏信号采集单元,并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脉象分类算法和基于自编码器... 人体手腕处的桡动脉脉象是心脏、血管、血液的质和量等因素共同作用并互相影响的表现,可以反映人体整个循环系统的状态。首先,基于压阻式传感器设计了人体桡动脉脉搏信号采集单元,并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脉象分类算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脉搏信号判别算法进行脉象识别,并将其成功应用到脉象识别系统中。经过大量的临床测试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次,在“微信开发者工具”环境下,设计了“WH采集脉象”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把采集到的脉搏数据送到微信云数据库上进行存储,使用人体桡动脉常见的平脉、细脉、滑脉、弦脉等10种注重脉形和脉势的标准脉图作为依据进行标注,构建了2127条样本的脉象数据集,搭建了脉象分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五折交叉验证训练和测试,临床测试结果说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脉象分类准确度高于95%以上。最后,为避免非脉搏信号或其他干扰信号对脉象分类准确性造成影响,使用自编码器模型判别脉搏信号并进行训练和测试。临床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自编码器构建的脉搏信号判别模型,可以有效判别常见脉搏信号和非脉搏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传感器 深度学习 中医脉象分类 微信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参数对圆盘空化器航行体入水空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洋 李代金 +1 位作者 李少星 黄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为探究通气参数对入水空泡特性的影响,采用VOF多相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Singhal空化模型,建立了高速入水流场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通过与文献公开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通气参数对通气超空泡形... 为探究通气参数对入水空泡特性的影响,采用VOF多相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Singhal空化模型,建立了高速入水流场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通过与文献公开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通气参数对通气超空泡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化器后通气有利于入水超空泡的生成和发展并会改变泡内气体流动特性。通入空气能够促使泡内气体回旋流动,使得入水空泡闭合时间得以延迟,入水空泡尺寸增加。在入水初期空泡还未闭合,是否通入空气对空泡形态的影响不大,空泡最大直径差值在0.015 D以内;在持续入水过程中,空泡尺寸随通气量的增加而增大,通入空气使得空泡尺寸显著增加,通气率为4.74时,空泡长度增加了0.32 D,空泡直径增加了25%。在空化器后方通入空气可使得入水空泡闭合延迟,通气量越大,空泡闭合所需时间越长。通气率为2.37,空泡3.2 ms闭合,通气率为4.74,空泡4 ms闭合,可见通气量增加1倍,空泡闭合时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可延迟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通气 空化 通气量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小波分析的风力机叶片声发射信号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官宇楠 王超 宋博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6,共8页
为有效对风力机叶片损伤进行在线监测,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风力机叶片运行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和时频分析。采用多通道高频采集设备搭配声发射传感器,搭建双通道声发射信号在线检测系统,实时采集某型全尺寸叶片带伤运行声发射信号... 为有效对风力机叶片损伤进行在线监测,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风力机叶片运行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和时频分析。采用多通道高频采集设备搭配声发射传感器,搭建双通道声发射信号在线检测系统,实时采集某型全尺寸叶片带伤运行声发射信号,改进了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并对该方法在真实叶片损伤定位和模态分析中的表现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维纳滤波降噪、谱减法降噪等方法相比,改进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应用于在线监测系统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势:对模拟损伤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时差定位,精度达到2.2%;同时,采用改进的小波分析也能够从风力机叶片的声发射信号中准确检出叶片的运行模态信息。改进的小波阈值降噪在风力机叶片损伤定位和模态信息检测方面表现良好,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时频分析 小波阈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可控干扰抑制约束的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姬鲁 罗雪琴 +1 位作者 黄公平 陈景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7-1477,共11页
差分麦克风阵列旨在借助阵元紧密排布的小型麦克风阵列响应声压场的梯度,具有空间增益高、空间响应不随频率改变、阵列孔径小等优势,已在空间音频、电话会议、智能家居、助听、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作为... 差分麦克风阵列旨在借助阵元紧密排布的小型麦克风阵列响应声压场的梯度,具有空间增益高、空间响应不随频率改变、阵列孔径小等优势,已在空间音频、电话会议、智能家居、助听、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作为一类常见的差分麦克风阵列,调向能力强且易于部署,应用前景尤为广阔。目前,大多数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的设计主要采用基于Jacobi-Anger级数展开的方法,以逼近期望的空间响应为设计目标。然而,基于此类方法设计的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仍然缺乏灵活抑制工作环境中干扰的能力,从而影响拾取的声信号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研究含可控干扰抑制约束的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此类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的设计问题归纳为一类约束优化问题,通过给定约束条件的参数调整对干扰的抑制能力。经过逐步简化,该问题可最终转化为二次特征值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解析的方式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满足可控干扰抑制的波束设计,可以在保证信干比指标的前提下逼近目标响应。同时,相比于直接借助零点约束实现干扰抑制,该方法设计的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稳健性更好,可降低环形差分麦克风阵列对阵列误差、自噪声等因素的敏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麦克风阵列 环形麦克风阵列 波束形成 干扰抑制 二次特征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Kronecker积的低秩稳健超指向性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瑜杰 赵坤龙 +3 位作者 罗雪琴 靳姬鲁 黄公平 陈景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8-1493,共16页
超指向性波束形成器凭借其高空间指向性,能够有效抑制空间各向同性噪声,在语音通信、远场拾音等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稳健性较差,对阵元不一致性和自噪声的敏感性限制了实际应用。为提高稳健性,通常需在高指向性与稳健性之间... 超指向性波束形成器凭借其高空间指向性,能够有效抑制空间各向同性噪声,在语音通信、远场拾音等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稳健性较差,对阵元不一致性和自噪声的敏感性限制了实际应用。为提高稳健性,通常需在高指向性与稳健性之间做出权衡,如使用对角加载因子约束白噪声增益。然而随着麦克风阵列规模的扩大,传统优化设计的波束形成器因参数冗余导致效率降低。基于Kronecker积的波束形成是一种计算高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在降低参数规模的同时,提高波束形成器的稳健性。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二维分解形式,对更高维度的分解结构的研究较少,尚未充分探讨比较不同的分解模式对波束形成器性能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现有的二维Kronecker积方法推广至多维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Kronecker积形式的低秩稳健超指向性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波束形成器分解为多组短滤波器的Kronecker积形式,提升设计灵活性。在不失真约束下,以最大化指向性因子为目标,交替迭代求解多组短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阵列结构,所提方法在不同分解模式下均能以更少的参数(滤波器系数个数)和更低的矩阵求逆维度实现与传统方法相当的性能,因此在实际系统中具有更高的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分析不同分解方式对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计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超指向性波束形成 低秩波束形成 白噪声增益 指向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
17
作者 康玉柱 申晓红 +2 位作者 王海燕 闫永胜 董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8,共13页
水声传感器网络深海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主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水声定位。水下声速不均匀会导致声线传播发生弯曲,用恒定声速来计算节点和UUV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同时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水下节点和... 水声传感器网络深海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主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水声定位。水下声速不均匀会导致声线传播发生弯曲,用恒定声速来计算节点和UUV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同时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水下节点和UUV之间很难做到精确的时钟同步,且维持时钟同步的成本很高。针对节点、UUV间时钟异步和声线弯曲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该方法在声速剖面和节点接收端掠射角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节点和UUV间水平距离,采用微分迭代方法提高UUV定位精度。通过Matlab仿真和Bellhop模拟实验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传统声线修正方法已经不适用节点、UUV时钟异步情况,文中所提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在掠射角估计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提高UUV的定位精度。此外,在掠射角估计误差存在情况下仿真了基于掠射角的声线修正效果,对节点深度的设置和通信范围内节点的选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 深海UUV水声定位 免时钟同步 声线修正 微分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ensen-Bregman LogDet散度在正定矩阵流形上的水声传感器阵列DOA估计
18
作者 王柱颖 闫永胜 +3 位作者 张红伟 锁健 何轲 王海燕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6,共9页
由于传统的欧式空间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詹森-布雷格曼洛格德特散度(Jensen-Bregman LogDet divergence)的阵列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将目标... 由于传统的欧式空间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詹森-布雷格曼洛格德特散度(Jensen-Bregman LogDet divergence)的阵列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将目标方位估计问题转化为矩阵流形上两点间的几何距离问题,揭示了方位估计与黎曼空间矩阵流形的映射规律,从而得到了几何距离最小值处对应的角度即为目标入射角度的结论,并通过构建两个强鲁棒性的矩阵流形,完成了矩阵信息几何DOA估计理论模型的建立。通过模拟仿真与实测数据对所新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和多信号分类算法相比,新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拥有更好的估计精度;新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可以为海洋防御及民用领域中的水下目标方位估计等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阵列波达方向估计 詹森-布雷格曼洛格德特散度 矩阵流形 矩阵信息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压匹配法的飞机舱内声场重构研究
19
作者 樊高宇 宋亚辉 +3 位作者 赵元明 李小路 张晓亮 侯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8-1384,共7页
在实验室环境中对飞机实际飞行过程中的舱内声场环境进行重构,可以为飞机舱内声环境分析、主观评价以及降噪设计等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声压匹配法,运用基于L-曲线法的正则化方法解决病态矩阵求逆问题,并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其在解决病态... 在实验室环境中对飞机实际飞行过程中的舱内声场环境进行重构,可以为飞机舱内声环境分析、主观评价以及降噪设计等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声压匹配法,运用基于L-曲线法的正则化方法解决病态矩阵求逆问题,并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其在解决病态问题和提高重构精度方面的有效性。自主设计和搭建了飞机舱内声场重构系统。开展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实测典型飞行状态下的驾驶员耳位处噪声,并将其作为目标声场。采用声压匹配法,通过飞机舱内声场重构系统实现了飞行全剖面声场重构。声场重构试验和主观评价试验表明,1/3倍频带各频带内重构误差均在3 dB(A)内,且主观听觉逼真度和还原度较高,为后续开展飞机舱内声环境分析与主观评价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压匹配法 舱内声场 声场重构 主观评价 运输类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归一化研究
20
作者 冯奕腾 胡海豹 +2 位作者 杜鹏 章荣平 赵鲲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14-124,共11页
波数-频率谱是描述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相关特性的重要统计学工具。为了进一步掌握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共性特征,从而支撑预测模型构建,需开展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归一化研究。首先基于由Lighthill方程推导建立的... 波数-频率谱是描述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相关特性的重要统计学工具。为了进一步掌握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共性特征,从而支撑预测模型构建,需开展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归一化研究。首先基于由Lighthill方程推导建立的可压缩基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波数-频率谱预测模型,通过源项优化推导建立了波数-频率谱归一化方法。然后,在低速风洞中开展平板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测量试验,通过运用热线风速仪获得了近壁面速度分布特征,支撑了归一化方法构建;利用表面阵列,获得了不同风速下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自谱、波数-频率谱特征。最后,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构建的波数-频率谱归一化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对预测模型中源项进行合理的优化,可形成波数-频率谱归一化方法构建;表面阵列可以实现对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自谱以及波数-频率谱的测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湍流边界层壁面脉动压力的相关特性;通过对波数-频率谱的归一化,验证了归一化方法的适用性,可以认为归一化波数-频率谱与马赫数、雷诺数等无关。该研究可为航空、航海、高铁等工程领域的流致噪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边界层(TBL) 壁面脉动压力 波数-频率谱 归一化 低速风洞 热线风速仪(HWA) 表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