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9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滞与未知扰动下航天器时变编队最优协同跟踪
1
作者 岳晓奎 魏铂淞 +2 位作者 党朝辉 代洪华 吕茂隆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3-764,共12页
针对航天器编队实现快速低能耗构形恢复与保持的需求,研究编队在通讯时滞与未知扰动下的构形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抗扰时滞最优协同控制器。为进一步缩短构形恢复时间并降低编队总体燃料消耗,基于构形标称连边与实时连边之间的边误差,以编... 针对航天器编队实现快速低能耗构形恢复与保持的需求,研究编队在通讯时滞与未知扰动下的构形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抗扰时滞最优协同控制器。为进一步缩短构形恢复时间并降低编队总体燃料消耗,基于构形标称连边与实时连边之间的边误差,以编队构形的连边为对象引导编队协同;进而设计了融合“边误差”与“控制耦合”的时滞非线性性能指标,通过构造不变流形实现对该非线性指标最优解的渐进逼近,建立了动态最优反馈控制器;同时通过扰动观测设计前馈控制实现扰动抑制。稳定性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保证航天器编队构形跟踪误差的闭环一致最终有界;仿真校验表明,提出的时滞最优协同控制器能够在通信时滞与未知扰动下有效降低编队构形跟踪的时间花费与燃料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编队 最优协同 通讯时滞 扰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非脆弱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吕佰梁 刘闯 岳晓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8-1645,共8页
随着航天工程的逐步实施,航天器正朝着高速、大尺度、多功能的大型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强鲁棒非脆弱高精高稳控制技术是保证航天器在复杂太空环境下正常运行并成功实施空间任务的有效保障。本文梳理非脆弱控制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进而总... 随着航天工程的逐步实施,航天器正朝着高速、大尺度、多功能的大型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强鲁棒非脆弱高精高稳控制技术是保证航天器在复杂太空环境下正常运行并成功实施空间任务的有效保障。本文梳理非脆弱控制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进而总结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方法的鲁棒非脆弱控制器在航天器轨道及姿态控制中的应用,在考虑加法式摄动和乘法式摄动的条件下,进一步说明非脆弱状态反馈控制器、输出反馈控制器、干扰观测器及中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对未来航天器非脆弱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提出展望,为航天器鲁棒非脆弱控制方法的研究探索提供思考,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航天器高精高稳控制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脆弱理论 航天器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增益摄动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轨航天器集群在轨服务智能任务规划方法
3
作者 郑鑫宇 曹栋栋 +4 位作者 唐佩佳 张轶 彭升人 周杰 党朝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
针对高轨航天器多对多在轨服务任务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燃料消耗和任务时长两个优化目标的高轨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Q学习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Q-learning-base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QMGA)。首先,... 针对高轨航天器多对多在轨服务任务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燃料消耗和任务时长两个优化目标的高轨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Q学习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Q-learning-base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QMGA)。首先,建立了基于四脉冲Lambert转移的多对多目标分配模型,并同时以速度脉冲和任务用时为目标函数,通过将问题解耦为轨道转移优化问题和目标分配优化问题实现了优化变量的降维,简化了计算过程。然后,结合Q学习提出了QMGA算法,采用Q学习在线更新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最后采用QMGA算法求解模型,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多目标遗传算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QMGA算法可以得到更优的任务规划结果,计算得到的总速度增量消耗和总任务时间分别平均比MGA计算得到的结果减少了6.2%和19.7%。这一结果证明强化学习方法可进一步赋能传统智能优化方法,从而提升航天器集群任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 多目标遗传算法 多目标分配任务规划 多脉冲Lambert转移 集群任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航天器模糊自适应增强耦合姿态控制
4
作者 孟中杰 卢俊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在快速轨道机动期间,针对固体推进作用下推力偏心、安装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姿态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航天器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输入的欠驱动特性。... 在快速轨道机动期间,针对固体推进作用下推力偏心、安装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姿态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航天器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输入的欠驱动特性。然后,考虑强干扰不确定性和滚转通道耦合弱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增强耦合策略与自适应模糊观测器的欠驱动智能控制律,结合模糊逻辑函数逼近强干扰不确定项并引入控制律中,实现航天器的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与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方法能够使得三轴姿态稳定时间缩短14%,滚转通道耦合弱产生的静差被有效消除,为快速轨道机动期间的强干扰抑制技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机动 欠驱动控制 智能控制 增强耦合 自适应模糊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非零和条件下航天器追逃博弈策略
5
作者 张珂菲 张科 +2 位作者 谭明虎 王靖宇 张烨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6-1896,共11页
面向非零和条件下航天器追逃博弈场景,针对双方性能指标不对称问题,提出一种不对称非零和条件下的航天器追逃博弈策略。首先,通过分析追逃航天器不对称性能指标,构建非零和约束条件下的在轨追逃博弈模型。其次,基于微分对策问题必要条件... 面向非零和条件下航天器追逃博弈场景,针对双方性能指标不对称问题,提出一种不对称非零和条件下的航天器追逃博弈策略。首先,通过分析追逃航天器不对称性能指标,构建非零和约束条件下的在轨追逃博弈模型。其次,基于微分对策问题必要条件,利用极小值原理解决追逃博弈不对称双边最优控制问题,进而给出航天器非零和追逃博弈纳什均衡策略的求解条件。最后,提出“双打靶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框架求解航天器非零和追逃博弈的高维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进一步利用同伦法有效解决非零和追逃博弈燃料最优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博弈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固定时间内不对称非零和条件下航天器追逃博弈问题,相较于零和博弈能够节省能量或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追逃 非零和博弈 微分对策 两点边值问题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增强随机搜索的航天器追逃博弈策略研究
6
作者 焦杰 苟永杰 +1 位作者 吴文博 泮斌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针对航天器与非合作目标追逃博弈的生存型微分对策拦截问题,基于强化学习研究了追逃博弈策略,提出了自适应增强随机搜索(adaptive-augmented random search,A-ARS)算法。针对序贯决策的稀疏奖励难题,设计了基于策略参数空间扰动的探索方... 针对航天器与非合作目标追逃博弈的生存型微分对策拦截问题,基于强化学习研究了追逃博弈策略,提出了自适应增强随机搜索(adaptive-augmented random search,A-ARS)算法。针对序贯决策的稀疏奖励难题,设计了基于策略参数空间扰动的探索方法,加快策略收敛速度;针对可能过早陷入局部最优问题设计了新颖度函数并引导策略更新,可提升数据利用效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并与增强随机搜索(augmented random search,ARS)、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以及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下降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目标 追逃博弈 微分对策 强化学习 稀疏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多无人机察打一体任务规划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栋 李林 +3 位作者 王孟阳 李超越 郑元世 李智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针对动态不确定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对多区域、多目标的协同察打任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确定、任务多约束及航迹强耦合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问题,结合Dubins航迹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改进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 针对动态不确定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对多区域、多目标的协同察打任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确定、任务多约束及航迹强耦合的多目标优化与决策问题,结合Dubins航迹规划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改进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multip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IMISGWO).首先,针对动态环境带来的无人机巡航速度及察打任务消失时间的不确定性,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了以最大化任务收益为指标的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其次,为实现该问题的快速求解,设计了初始解均匀分布、个体通信机制调整、动态权重更新和跳出局部最优等策略,提升算法解搜索能力;最后,构建了多无人机察打一体典型任务仿真场景,通过数字仿真以及虚实结合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求解不确定环境下耦合航迹的多无人机察打一体任务规划问题时,能够生成多机高效的任务执行序列和满足无人机飞行性能约束的飞行轨迹,且能够适用于无人机数量增加导致问题复杂度增加情形下此类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不确定环境 察打一体任务 任务规划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综述
8
作者 李朋 许瑞栋 +2 位作者 张家腾 高智刚 周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针对目前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及地面验证等多角度全面梳理国内外的技术进展。首先分析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而针对其负载特性分别总结刚性和柔性太阳翼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 针对目前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及地面验证等多角度全面梳理国内外的技术进展。首先分析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而针对其负载特性分别总结刚性和柔性太阳翼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针对非线性所带来的转速和角度控制难点探讨单一控制和复合控制策略,对各类算法作对比分析;然后介绍为提高地面试验验证的准确性所采用的微重力模拟和负载特性模拟方法。对未来航天器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研究动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驱动系统 刚性负载 柔性负载 非线性建模 复合控制 地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库存管理理论的导航星座可用性研究
9
作者 赵灵峰 黄朝伟 +3 位作者 林若禹 黄莎莎 薛小锋 冯蕴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目前星座可用性的备份策略研究方法单一且忽略了卫星短期故障,采用马尔可夫理论但对备份策略研究不够深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库存管理理论并考虑星座状态的星座可用性研究方法。以备份卫星的保障率为指标建立星座备份策... 目前星座可用性的备份策略研究方法单一且忽略了卫星短期故障,采用马尔可夫理论但对备份策略研究不够深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库存管理理论并考虑星座状态的星座可用性研究方法。以备份卫星的保障率为指标建立星座备份策略的数学模型;根据马尔可夫理论,结合单星可用性和星座状态概率进一步建立星座服务可用性数学模型;以某导航星座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对比。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探究了星座故障状态概率变化;给出了备份卫星部署位置、补充时机以及增加数量对提高星座服务可用性的影响;验证了短期故障对卫星星座可用性的影响程度与长期故障相当,在工程应用中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多级库存管理理论 备份策略 PETRI网 马尔可夫过程 星座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弹用动力技术发展综述
10
作者 马聪慧 沈欣 +1 位作者 秦飞 孙振华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动力系统是影响战术导弹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作为常规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日趋成熟,技术进展缓慢。契合导弹更快、更远目标的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 Engine)和爆震发动机(Detonation Engine)在动力... 动力系统是影响战术导弹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作为常规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日趋成熟,技术进展缓慢。契合导弹更快、更远目标的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 Engine)和爆震发动机(Detonation Engine)在动力技术领域具有颠覆性意义,近些年成为研究热点,并支撑了相关导弹研发。本文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爆震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导弹应用角度出发,分析了上述两种动力的技术优势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相关动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用动力 超燃冲压发动机 爆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系统分析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性能驱动控制方法
11
作者 郭宗易 韩永麟 +1 位作者 郭建国 胡冠杰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保证系统状态满足预设边界性能函数的新型性能驱动控制(Performancedriven control,PDC)方法.不同于传统预设性能控制(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PPC)方法中对误差与边界性能函数的比值进行非...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保证系统状态满足预设边界性能函数的新型性能驱动控制(Performancedriven control,PDC)方法.不同于传统预设性能控制(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PPC)方法中对误差与边界性能函数的比值进行非线性变换的思路,本文基于保证状态量与上下边界的两个误差量均始终非负这一思想,引入基于Metzler矩阵的正系统分析理论,并结合切换控制技术,以最终保证系统状态始终在预设性能函数之内.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边界性能函数的选取,而不改变控制器的形式.给出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稳定性分析和方法讨论,数值仿真例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预设性能 性能驱动控制 稳定性 Metzler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
12
作者 闫循良 王宽 +1 位作者 张子剑 王培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计算精度较差,对强扰动条件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在DDPG算法训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DDPG(long short term memory-DDPG,LSTM-DDPG)的再入制导方法。该方法采用纵、侧向制导解耦设计思想,在纵向制导方面,首先针对再入制导问题构建强化学习所需的状态、动作空间;其次,确定决策点和制导周期内的指令计算策略,并设计考虑综合性能的奖励函数;然后,引入LSTM网络构建强化学习训练网络,进而通过在线更新策略提升算法的多任务适用性;侧向制导则采用基于横程误差的动态倾侧反转方法,获得倾侧角符号。以美国超音速通用飞行器(common aero vehicle-hypersonic,CAV-H)再入滑翔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值预测-校正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终端精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优势;与现有基于DDPG算法的再入制导方法相比,所提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计算效率以及更高的终端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滑翔制导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混气中冷等离子体点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玉清 秦飞 +2 位作者 付蒙 蒋妮 李立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了实现冲压发动机在大攻角和侧滑角下安全、可靠工作,并有效解决导弹机动飞行过程中冲压发动机熄火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与冲压发动机共用气源和燃料的冷等离子体点火器,开展了不同来流条件下冲压发动机涡流混气中的等离子体点火实验研... 为了实现冲压发动机在大攻角和侧滑角下安全、可靠工作,并有效解决导弹机动飞行过程中冲压发动机熄火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与冲压发动机共用气源和燃料的冷等离子体点火器,开展了不同来流条件下冲压发动机涡流混气中的等离子体点火实验研究。研究了冲压发动机涡流混气中低温等离子体的点火特性,分析了该点火器燃烧室流场分布,并根据冲压发动机涡流混气低速涡区选定了点火器安装位置和工作状态。通过单项点火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器结构尺寸对燃烧火焰长度和强度的影响。通过点火器与发动机联合实验,获取了基于等离子体点火器的发动机点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冷等离子体电弧点火器,实现了冲压发动机多次点火和持续燃烧的要求,在不同的气流速度、温度和贫富油状态下,点火器燃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冷等离子体 点火器 涡流混气 点火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精确代理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茗扬 李春娜 +1 位作者 刘洋 龚春林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为了在保证固体火箭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运载能力,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过程中精确量化发动机推力曲线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考虑不确定性的MDO过程中推力曲线的不确定... 为了在保证固体火箭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运载能力,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过程中精确量化发动机推力曲线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考虑不确定性的MDO过程中推力曲线的不确定性难以精确量化以及不确定性分析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确代理建模方法。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实现发动机推力曲线不确定性的降维表达;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来预测降维后模态系数的前4阶统计矩;使用最大熵法建立模态系数的精确概率分布模型,进而得到推力曲线的精确分布。对星型装药发动机的推力不确定性建模结果表明,推力不确定性分布的预测置信度可达98%;单次不确定性分析时间相比蒙特卡洛方法缩短9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不确定性建模 最大熵法 本征正交分解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帧图像超分辨重建的自监督图像扩散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阿茜 孙瑾秋 +1 位作者 朱宇 张艳宁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9,共11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图像超分辨重建任务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依赖大量成对的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来训练超分辨模型。然而,众所周知,获取如此大量一一对应的真实高-低分辨率图像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且...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图像超分辨重建任务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依赖大量成对的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来训练超分辨模型。然而,众所周知,获取如此大量一一对应的真实高-低分辨率图像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且基于仿真图像对训练的模型在面对具有与训练集退化类型不同的图像时往往表现不佳。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用于单帧图像超分辨重建的自监督图像扩散模型(Self-supervised Diffusion Model for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SSDM-SR)来突破数据集的限制,从而避免这些问题。该方法基于扩散模型来学习单帧图像内的信息分布,并为待超分辨重建的图像训练一个小型的特定图像扩散模型。训练数据集仅从待超分辨图像本身中提取,因此SSDM-SR可以适应不同的输入图像。另外,该方法引入了坐标信息以帮助构建出图像的整体框架,从而使模型收敛更快。在多个公开基准数据集和具有未知退化核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SSDM-SR不仅在图像失真度方面优于近期先进的有监督和无监督图像超分辨重建方法,并且能生成具有更高感知质量的图像。在真实世界低分辨率图像上,它也生成了视觉上令人满意且无明显伪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帧图像超分辨 扩散模型 无监督图像超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振动环境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完整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沿朝 赵志鹏 +2 位作者 强洪夫 段磊光 王学仁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综述了路基、海基及空基等不同运输振动环境下,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受振动荷载导致其结构完整性受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SRM结构完整性研究方法相对粗糙且成本高、耗时长,采用数值模拟和试... 综述了路基、海基及空基等不同运输振动环境下,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受振动荷载导致其结构完整性受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SRM结构完整性研究方法相对粗糙且成本高、耗时长,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重点分析运输振动环境下SRM的响应特性及其结构完整性受到的潜在影响。路基、海基及空基运输环境下,SRM结构会受到不同类型的运输振动影响,尤其是随机振动和瞬态冲击;短时间的运输振动一般不会导致结构性破坏,长时间振动荷载作用下,SRM的结构完整性会因疲劳损伤而受到影响,在长距离运输后其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需着重关注。最后,对运输振动环境下SRM结构完整性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搭建实验室条件运输振动试验仿真流程、发展SRM精细化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实际运输环境中多载荷联合作用下SRM结构完整性研究、健全运输环境下SRM的健康监测技术手段、建立SRM的运输振动预警与振动预测系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运输振动载荷 结构完整性 疲劳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一致性理论的航天器编队飞行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35
17
作者 毕鹏 罗建军 张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提高航天器编队飞行控制的协同性,研究了基于一致性理论的航天器编队飞行协同控制方法。首先,讨论了航天器编队飞行中的一致性问题;其次,建立了航天器编队飞行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一致性理论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律,通过仿真验... 为提高航天器编队飞行控制的协同性,研究了基于一致性理论的航天器编队飞行协同控制方法。首先,讨论了航天器编队飞行中的一致性问题;其次,建立了航天器编队飞行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一致性理论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律,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有效,并且可以适用于动态的航天器编队飞行通信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编队飞行 一致性 姿态控制 轨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无拖曳控制系统微扰动机理建模研究(特邀)
18
作者 杨政霖 李青 +4 位作者 邓少龙 王晨 张照国 刘磊 马彩文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共17页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 以“天琴三号”概念卫星为研究对象,从力热控三个方面建立微扰动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卫星平台扰动传递函数模型,构建无拖曳系统微扰动集成仿真框架,仿真分析各微扰源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拖曳系统微扰动引起的精密指向系统开环角度响应在10^(-8)~10^(-7)rad量级,其中,微推力器扰动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设计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无拖曳系统扰动对激光精密指向系统的影响,并且对微推力器扰动进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 无拖曳系统 微振动 激光指向抖动噪声 集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自适应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容错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治国 张科 +2 位作者 吕梅柏 王佩 王靖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6-1053,共8页
针对存在外部干扰、转动惯量矩阵不确定以及执行器故障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有限时间收敛故障容错控制方案.通过引入能够避免奇异点,且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的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 针对存在外部干扰、转动惯量矩阵不确定以及执行器故障的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有限时间收敛故障容错控制方案.通过引入能够避免奇异点,且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的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了满足多约束条件有限时间收敛的姿态跟踪容错控制律,利用参数自适应方法使控制器不依赖转动惯量和外部干扰的上界信息.Lyapunov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存在外部干扰、转动惯量矩阵不确定以及执行器故障等约束条件下,本文设计的控制律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快速收敛性,而且对执行器故障具有良好的容错性能.数值仿真校验了该控制律在姿态跟踪控制中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 有限时间 姿态跟踪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航天器轨道规避体系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宇 徐敏 +1 位作者 郭东 闫循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在轨航天器主动防护的问题,文章综合考虑了未来航天器规避原则和规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素,提出了在轨航天器轨道规避体系的构造思路。根据规避对象为空间碎片和航天器时的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规避基础框架;并利用事例对其中一个基础... 针对在轨航天器主动防护的问题,文章综合考虑了未来航天器规避原则和规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素,提出了在轨航天器轨道规避体系的构造思路。根据规避对象为空间碎片和航天器时的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规避基础框架;并利用事例对其中一个基础框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轨航天器规避框架的研究对于降低航天器潜在威胁、增强航天器在轨运行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规避框架 规避体系 规避机动 主动防护 在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