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D器件自动化标定与非线性修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忠科 秦永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0-372,41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数控平台对二维位敏探测器 (positionsensitivedetector ,PSD)器件进行在线测量并用人工神经网对其非线性进行修正的方法。对光斑在二维PSD光敏面上的横向位移 ,以光斑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期望输出 ,以PSD输出... 介绍了一种应用数控平台对二维位敏探测器 (positionsensitivedetector ,PSD)器件进行在线测量并用人工神经网对其非线性进行修正的方法。对光斑在二维PSD光敏面上的横向位移 ,以光斑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期望输出 ,以PSD输出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训练样本 ,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能力 ,在训练结束后即可建立PSD输入与输出的近似线性关系。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位敏探测器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修正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极限学习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2
作者 陈景文 杨淇 +2 位作者 兰天一 华志广 赵冬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滤波法在滤除噪声和尖峰的同时,保留原始数据的主要趋势;其次,通过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时间尺度分解,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PEMFC的老化信息;最后,将分解后的本征模函数分别通过PSO优化的ELM模型进行预测,能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情况下降低运算复杂度。通过与经典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预测PEMFC的老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华坤 章卫国 王新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LQG/LTR是一种现代多变量频域设计方法,它以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特性得到广泛应用。文中讨论了舰载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引导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并用LQG/LTR方法设计着舰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在考虑大气干扰、舰尾流和甲板... LQG/LTR是一种现代多变量频域设计方法,它以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特性得到广泛应用。文中讨论了舰载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引导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并用LQG/LTR方法设计着舰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在考虑大气干扰、舰尾流和甲板运动的条件下,以某飞机为例,对其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QG/LTR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G/LTR方法 自动着舰 鲁棒性 引导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ILS/RA组合导航的自动着陆系统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四海 辛格 付强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针对民航机精密进近着陆过程容易受地场环境、电磁干扰等空间噪声和接收机噪声的影响,对波束误差信号进行滤波相位滞后的问题,提出基于INS/ILS/RA组合导航的自动着陆系统(ALS)。该系统将仪表着陆系统(ILS)及无线电高度表(RA)和惯性导航... 针对民航机精密进近着陆过程容易受地场环境、电磁干扰等空间噪声和接收机噪声的影响,对波束误差信号进行滤波相位滞后的问题,提出基于INS/ILS/RA组合导航的自动着陆系统(ALS)。该系统将仪表着陆系统(ILS)及无线电高度表(RA)和惯性导航系统(INS)输出的位置之差作为量测,运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估计,将组合导航系统的输出航迹角及纵向轨迹角替代波束偏差,分别送入横纵向控制回路。仿真结果表明,INS/ILS/RA组合位置解算方位角偏差精度优于0.3°,下滑角偏差精度优于0.2°。该系统可显著改善波束误差控制信号的动态品质,降低噪声影响,提高ILS自动进场着陆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和闭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着陆系统 组合导航 自动着陆系统 无线电高度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疲劳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曲仕茹 贾光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1,共6页
为了研究驾驶疲劳对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特性,考虑驾驶疲劳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分别对疲劳车辆与正常车辆制定各自的演化规则,并以此对车... 为了研究驾驶疲劳对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特性,考虑驾驶疲劳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分别对疲劳车辆与正常车辆制定各自的演化规则,并以此对车辆进行状态更新,以建立改进的交通流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不同疲劳车辆比例下车流密度、速度与流量的关系数据,并分析了疲劳车辆对交通流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改进的模型,随着道路上疲劳车辆比例的增加,交通流的拥堵呈分散趋势,车辆的拥堵频率显著提高,整体车流的安全性有所下降.同传统的SDNaSch模型相比,能够更好地描述道路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驾驶疲劳 元胞自动机 交通安全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
6
作者 李灿 王增福 +1 位作者 张效宣 潘泉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7,共16页
地海杂波分类是提升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判别距离多普勒(RD)图中每个方位-距离单元背景源自陆地或海洋的过程。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需海量高质量且类别均衡的有标签样本,训练时间长,费效比高... 地海杂波分类是提升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判别距离多普勒(RD)图中每个方位-距离单元背景源自陆地或海洋的过程。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需海量高质量且类别均衡的有标签样本,训练时间长,费效比高;此外,其输入为单个方位-距离单元杂波,未考虑样本的类内和类间信息,导致模型性能不佳。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相邻方位-距离单元之间的相关性,将地海杂波数据由欧氏空间转换为非欧氏空间中的图数据,引入样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图卷积神经网络(MC-GCN)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MC-GCN将图数据由单通道分解为多通道,每个通道只包含一种类型的边和一个权重矩阵,通过约束节点信息聚合的过程,能够有效缓解由异质性造成的节点属性误判。该文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时刻、不同探测区域RD图,依据雷达参数、数据特性和样本比例,构建包含12种不同场景的地海杂波原始数据集和36种不同配置的地海杂波稀缺数据集,并对MC-GCN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与最先进的地海杂波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该文所提出的MC-GCN在上述数据集中均表现最优,其分类准确率不低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地海杂波分类 图数据 图卷积神经网络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固定时间姿态饱和控制
7
作者 肖超 郭永 +3 位作者 邸富强 王力浩 李爱军 王长青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针对面临未知外部扰动与执行器饱和约束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抗饱和固定时间控制策略,解决了航天器在外部扰动与执行器饱和约束下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基于齐次性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零的非... 针对面临未知外部扰动与执行器饱和约束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抗饱和固定时间控制策略,解决了航天器在外部扰动与执行器饱和约束下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基于齐次性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零的非奇异全阶终端滑模面。然后,结合所提出的滑模面与自适应控制,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抗饱和控制器,可确保航天器系统状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对期望指令的跟踪。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其可为外部扰动与执行器饱和约束下航天器的姿态跟踪提供高精度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姿态控制 执行器饱和 固定时间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向忠 安锦文 崔文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0-253,257,共5页
文中首先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在机载嵌入式系统中的两种业内认可的解决方案,然后剖析了RTW自动代码生成过程及代码结构,最后给出了实际机载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基于模型 自动代码生成 机载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罗经的捷联惯导系统自动零速修正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鹏翔 秦永元 +1 位作者 宋丽君 游金川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提高车载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的定位和姿态精度,分析了SINS静态罗经对准原理,并推广至行进过程中,借助里程仪测速辅助实现姿态动态、持续对准。同时,通过此动态罗经回路控制律对里程仪测速噪声进行平滑,并对平滑后速度加以检测,实... 为提高车载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的定位和姿态精度,分析了SINS静态罗经对准原理,并推广至行进过程中,借助里程仪测速辅助实现姿态动态、持续对准。同时,通过此动态罗经回路控制律对里程仪测速噪声进行平滑,并对平滑后速度加以检测,实现了零速修正(ZVU)的停车自动识别;停车瞬间利用动态罗经对准回路对系统姿态进行修正,速度误差归零,并依据相邻停车时刻记录的速度误差拟合曲线积分值修正系统位置误差。最后,采用此方案进行了长达4h(约160km)的三组跑车实验,每10min停车ZVU(1s),达到的定位精度为44.2m(CEP),姿态精度优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水平陀螺罗经 零速修正 里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鲁棒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阳 李富贵 王新民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1,37,共7页
建立了过载自动驾驶仪模型,分析了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的结构特点,研究了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的鲁棒性。研究表明:相对于两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引入攻角反馈构造了新飞行器,使构造飞行器回路处于较高频段,而驾驶... 建立了过载自动驾驶仪模型,分析了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的结构特点,研究了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的鲁棒性。研究表明:相对于两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引入攻角反馈构造了新飞行器,使构造飞行器回路处于较高频段,而驾驶仪的主导极点处于与设计参数相关的低频段,这使得过载自动驾驶仪的特性与原飞行器特性的相关度较小,而更多取决于设计参数,从而使三回路过载自动驾驶仪有更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驾驶仪 两回路 三回路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研究进展与评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洪增林 翟国涛 刘冰砚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61-865,共5页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厘清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本文围绕城市老工业的类型与特点、产业衰退原因、产业转型内容和方向、主导产业选择、产业转型路径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厘清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本文围绕城市老工业的类型与特点、产业衰退原因、产业转型内容和方向、主导产业选择、产业转型路径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进展情况进行评述,提出了下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老工业区 产业转型 产业衰退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控制系统自动调参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明涛 安锦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前飞行器的控制器设计还较多地应用传统控制方法,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繁琐的调参工作。为了改善控制器的调参工作,提出了控制器自动调参的思想。将控制器调参工作视为控制器参数和系统响应性能之间的寻优问题,基于控制性能... 目前飞行器的控制器设计还较多地应用传统控制方法,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繁琐的调参工作。为了改善控制器的调参工作,提出了控制器自动调参的思想。将控制器调参工作视为控制器参数和系统响应性能之间的寻优问题,基于控制性能指标设计微粒群算法目标函数,借助于微粒群算法快速的全局寻优性能,自动寻找满足控制指标的且在误差绝对值积分最小意义上的优化的控制器参数,实现控制器调参的自动化。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响应满足设计要求,所设计的自动调参软件实现了控制器调参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微粒群算法 仿生优化 自动调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ficientNet的轻量化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
13
作者 于锦龙 于俊伟 +2 位作者 张自豪 潘泉 母亚双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针对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复杂度高、难以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fficientNet-B0改进的轻量化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ML-EfficientNet。首先,对CBAM注意力模块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注意力模块LCSA并使用... 针对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复杂度高、难以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fficientNet-B0改进的轻量化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模型ML-EfficientNet。首先,对CBAM注意力模块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注意力模块LCSA并使用LCSA模块替换原网络中的SE模块,使模型能同时捕获通道信息与空间信息,提升模型的识别能力。然后,借鉴CSPnet思想对MBConv的结构进行调整,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提升模型识别正确率。最后,在模型的首个卷积层后加入LCSA模块,进一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ML-EfficientNet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5.71%,参数量为2.863 M、浮点计算量为0.376 G。较改进前识别精度提升了1.57%,参数量减少60%,浮点计算量减少9%,能够有效地进行小麦不完善粒的识别任务,为智慧农业提供有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不完善粒识别 EfficientNet-B0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公交站点网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惠锋 王媛媛 +1 位作者 闫莉 寇晓东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1-474,共4页
城市公交线路结构是影响公交系统客流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复杂网络为视角,针对西安公交系统建立了公交站点网络.经过统计分析其度分布、平均最短路径等拓扑量,对西安公交线路结构现状做出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公交站点网络具有无标... 城市公交线路结构是影响公交系统客流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复杂网络为视角,针对西安公交系统建立了公交站点网络.经过统计分析其度分布、平均最短路径等拓扑量,对西安公交线路结构现状做出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公交站点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和明显的聚类效应,节点间平均路径服从Weibull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无标度网络 拓扑性质 公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中地面目标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义敏 安锦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7期369-372,共4页
文中对 SAR 图像中的目标检测进行了研究。运用雷达目标恒虚警(CFAR)检测方法.在 SAR 图像杂波统计特性为 Weibull 分布的条件下,对 SAR 图像目标进行自适应检测。利用有效象素及其比率对不同虚警率下的 SAR 图像目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文中对 SAR 图像中的目标检测进行了研究。运用雷达目标恒虚警(CFAR)检测方法.在 SAR 图像杂波统计特性为 Weibull 分布的条件下,对 SAR 图像目标进行自适应检测。利用有效象素及其比率对不同虚警率下的 SAR 图像目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CFAR 方法在 SAR 图像目标检测中是有效的,并给出了相应参数的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和单目标 SAR 图像 恒虚警 weibull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国涛 洪增林 马天宇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厘清产业转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子系统间耦合关系,明确影响产业转型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西安土门地区为例,将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系统分为人力资源子系统、二产业子系统、三产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4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 为了厘清产业转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子系统间耦合关系,明确影响产业转型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西安土门地区为例,将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系统分为人力资源子系统、二产业子系统、三产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4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城市老工业区产业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预测.通过多个方案仿真,比较优选出适合该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方案,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老工业区 系统动力学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惠更斯电桥的HRG谐振子精密装配方法
17
作者 王建青 王小旭 +3 位作者 吴辽 东永红 何晓霞 薛藤元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106,共8页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HRG)装配间隙不对称导致检测回路增益不一致,从而引起全角模式下陀螺附加漂移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惠更斯电桥的间隙检测模型,给出了模型下最佳电路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谐振子装配间隙调整装置,并利用这一装置实...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HRG)装配间隙不对称导致检测回路增益不一致,从而引起全角模式下陀螺附加漂移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惠更斯电桥的间隙检测模型,给出了模型下最佳电路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谐振子装配间隙调整装置,并利用这一装置实现了间隙不对称性控制精度优于0.1μm,间隙均匀性优于0.9%,较传统的电容测量仪间隙调整方法均匀性提升了80.4%。装配方案改进前后陀螺样机全角标定实验表明,改进后陀螺输出角速率周向波动误差得到了抑制,陀螺输出零偏稳定性1 s平滑和100 s平滑分别提升71.7%和58.7%,所提谐振子精密装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装配精度和陀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增益不一致 惠更斯电桥 装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学习的建筑物自动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前进 郭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针对单幅航拍灰度图像的建筑物自动识别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类特征学习的算法结构。利用建筑物顶部的高亮度特性,采用基于灰度的OTSU方法实现图像的粗略分割;然后采用二阶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GMRF)模型描述已分割图像,得到目标/背景类的... 针对单幅航拍灰度图像的建筑物自动识别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类特征学习的算法结构。利用建筑物顶部的高亮度特性,采用基于灰度的OTSU方法实现图像的粗略分割;然后采用二阶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GMRF)模型描述已分割图像,得到目标/背景类的6维特征向量;以此特征向量及粗分割的类标记为训练集,训练支持向量机(SVMs)分类器学习两类特征,再用训练过的分类器重新分割图像;最后采用基于先验知识的规则对分割区域进行建筑物/非建筑物判定;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检测 SVM分类器 GMRF模型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大都市圈多中心空间结构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新峰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85-390,共6页
都市圈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空间结构战略,也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客观发展趋势.本文依据都市圈理论,结合相关规划材料,界定了西安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并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大都市圈多中心空间结构作了分析,创新性... 都市圈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空间结构战略,也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客观发展趋势.本文依据都市圈理论,结合相关规划材料,界定了西安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并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大都市圈多中心空间结构作了分析,创新性地提出"144"的西安大都市圈多中心空间结构战略,最后讨论了西安大都市圈多中心的协同发展机制.通过研究以期明确西安大都市圈的空间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大都市圈 空间结构 多中心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0
作者 贺丰收 何友 +1 位作者 刘准钆 徐从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自动目标识别(ATR)是雷达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无需进行特征工程,图像分类性能优越,因此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领域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合论述了CNN在雷达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雷... 自动目标识别(ATR)是雷达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无需进行特征工程,图像分类性能优越,因此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领域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合论述了CNN在雷达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相关知识,包括雷达图像的特性,并指出了传统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方法局限性。给出了CNN卷积神经网络原理、组成和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历程。然后着重介绍了CNN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的研究现状,其中详细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方法。接下来对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CNN新理论、新模型,以及雷达新成像技术和未来复杂环境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目标识别 目标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