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颅内弥漫性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
1
作者 蔡莹莹 张思敏 +4 位作者 张海雁 闫锐 曹菲 周党侠 高新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0-1181,共2页
孕妇27岁,孕2产0,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本次孕34^(+3)周产检发现胎儿左侧颅中窝上方颞叶内23mm×23mm×17 mm均质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A),CDFI示肿块周边血流信号稀疏、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慢速微血流成像... 孕妇27岁,孕2产0,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本次孕34^(+3)周产检发现胎儿左侧颅中窝上方颞叶内23mm×23mm×17 mm均质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A),CDFI示肿块周边血流信号稀疏、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慢速微血流成像显示肿块周边半环状血流信号,内部散在短条状血流信号(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脑肿瘤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6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术中冷冻诊断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红雁 雷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6-810,共5页
目的统计26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术中冷冻诊断和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分析诊断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2020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存档的2600例术中冷冻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标本,将术中冷冻诊断与术后常规病理诊断... 目的统计26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术中冷冻诊断和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分析诊断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2020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存档的2600例术中冷冻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标本,将术中冷冻诊断与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60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中,1964例术中冷冻诊断为良性,391例为非良性(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245例难以在术中明确病变性质。316例出现了术中冷冻诊断不足,57例出现了诊断过度。统计学分析发现,术中冷冻诊断不足与患者年龄(<45岁)、多发性导管内肿物、导管上皮平坦型不典型增生和ER弥漫强阳性有关(P<0.001);而诊断过度与冷冻细胞异型性、ER弥漫强阳性和p63肌上皮着色相关(P<0.001)。结论多数情况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经术中冷冻诊断可明确良恶性,部分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变复杂,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者较多,必要时需结合术后常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结果才能最终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术中冷冻诊断 常规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类嗜酸性肾细胞癌的重新分类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娜 郭雷 +2 位作者 刘一雄 王映梅 张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利用一组免疫组化标志物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未分类嗜酸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进行重新分类。方法根据WHO(2016)肾脏肿瘤分类及近期文献,对既往诊断的15例未分类嗜酸性RCC进行CD117、CK7、CA9、vimentin、p504S... 目的利用一组免疫组化标志物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未分类嗜酸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进行重新分类。方法根据WHO(2016)肾脏肿瘤分类及近期文献,对既往诊断的15例未分类嗜酸性RCC进行CD117、CK7、CA9、vimentin、p504S、CK20、CD10、TFE-3、TFE-B、cathepsin K、ALK(5A4)、FH、SDHB、PAX8、CK、2SC免疫组化染色及形态学回顾性分析,将肿瘤进行重新分类。结果15例患者平均年龄45岁(24~75岁),男女比为6∶9,免疫组化结果示15例中有9例(60%)被重新分类:5例因CD117和CK7阳性,至少局灶区域肿瘤细胞具有显著胞膜、核周空晕和(或)皱缩的细胞核等典型特征,被重新归类为嗜酸型嫌色细胞RCC;1例33岁女性患者因胞质内具有嗜碱性颗粒及紫红色小球且CK20阳性,被诊断为嗜酸性实性囊性RCC;1例24岁女性患者因肿瘤组织SDHB表达缺失,胞质内具有空泡和絮状物以及间质较多肥大细胞浸润,被诊断为SDH缺陷型RCC;1例30岁男性患者因肿瘤组织TFE-3细胞核弥漫阳性,加做FISH检测证实存在TFE-3基因重排,被归类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RCC;1例37岁男性因肿瘤组织呈现CA9完整胞膜和胞质着色、vimentin弥漫阳性,结合腺泡样生长方式,被重新诊断为高级别透明细胞RCC。6例肿瘤无法分类,包括1例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WHO/ISUP核分级1级)、5例高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WHO/ISUP核分级3/4级)。结论病理医师需提高对RCC少见组织学形态以及新类型的认识,利用免疫组化标志物套餐,有助于对嗜酸性肾肿瘤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性肾细胞癌 未分类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hsacircRNA0001282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雷莹 欧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6,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sa_circRNA_0001282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21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存档的乳腺癌组织556例与癌周正常组织18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病例行ER、PR、HER-2、Ki-67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sa_circRNA_0001282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21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存档的乳腺癌组织556例与癌周正常组织18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病例行ER、PR、HER-2、Ki-67检测,对HER-22+病例行FISH检测。采用ViewRNA技术检测乳腺癌及癌周正常乳腺组织中hsa_circRNA_000128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hsa_circ_0001282点计数的平均值为4.03,在癌周正常乳腺组织中其平均值为7.79,hsa_circ_000128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01)。hsa_circ_000128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点计数的平均值为3.87,在non-TNBC中点计数的平均值为4.09,hsa_circ_0001282在TNBC组织中表达降低(P<0.05)。乳腺癌中hsa_circ_0001282低表达与ER、PR、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分子分型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HER-2、Ki-67、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ER、PR、Ki-67、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hsa_circ_0001282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ER、PR、Ki-67、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sa_circ_000128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且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non-TNBC,hsa_circ_0001282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可作为乳腺癌一种新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环状RNA hsa_circ_0001282 View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