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孕期妇女4种生活因素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若 马慧 +7 位作者 闫慧 王亚琴 米阳 陈方尧 屈鹏飞 李姗姗 党少农 颜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围孕期被动吸烟、染烫发、噪音污染、装修污染4种生活因素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70名病例及1 633名对照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围孕期生活因素对先天性心... 目的探讨围孕期被动吸烟、染烫发、噪音污染、装修污染4种生活因素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70名病例及1 633名对照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围孕期生活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结果在建立的2个模型中均未发现妇女围孕期染烫发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而围孕期妇女被动吸烟、噪音污染、装修污染均能增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风险。校正完所有的混杂因素后发现,被动吸烟、噪音污染、装修污染的OR值分别为1.771(95%CI:1.079~2.909)、2.079(95%CI:1.310~3.298)、2.494(95%CI:1.511~4.116)。结论妇女围孕期被动吸烟、噪音污染、装修污染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应注意避免围孕期被动吸烟、噪音污染及装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孕期生活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 病例对照研究 广义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共刺激分子Tim-3和Galectin-9在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倩 杨婷 +6 位作者 裴美丽 赵敏伊 王丽 全诗敏 魏星 杨筱凤 赵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了解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不同病变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 目的:了解负性共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在不同病变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84例。其中正常子宫颈(NC)17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C)20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im-3、Galectin-9蛋白在子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Tim-3在NC和异常子宫颈脱落上皮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中均有表达,其在NC、LSIL、HSIL、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35%、59.09%、52.00%、30.00%,HSIL和CC与N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9表达于NC和异常子宫颈脱落上皮细胞的胞核中,NC、LSIL、HSIL、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3.53%、36.36%、60.00%、85.00%,HSIL和CC与N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Tim-3呈高表达(P=0.000),Galectin-9(P=0.015)呈低表达。结论:在NC、LSIL、HSIL、SCC的脱落细胞中Tim-3表达逐级降低、Galectin-9表达逐级增高,这一表达模式可能与子宫颈病变进展和HP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脱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in、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娟 冀静 邢兰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4-907,920,共5页
目的探讨Clusterin和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以及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Clusterin和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以及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CIN2、CIN3中Clusterin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lusterin在Ⅰ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低于Ⅲ级(P<0.01),并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癌灶浸润间质深度无关(P>0.05)。E-cadherin在宫颈鳞癌及CIN2、CIN3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E-cadherin在Ⅰ级、Ⅱ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Ⅲ级(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癌灶浸润间质深度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5)。结论 Clusterin的高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能对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E-CADHERIN CLUSTERIN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孕早期感染与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屈鹏飞 米阳 +6 位作者 王亚琴 闫慧 马慧 李佳媚 张若 党少农 颜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感染与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关系。方法在西安市6家三甲医院收集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胎儿/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共计1 618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亲孕期相关信息;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对孕早期未感染组和孕早期感染组进... 目的探讨孕早期感染与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关系。方法在西安市6家三甲医院收集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胎儿/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共计1 618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亲孕期相关信息;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对孕早期未感染组和孕早期感染组进行1∶1匹配后分析。结果对两组间进行倾向值匹配后,所有混杂因素均在两组间达到平衡。匹配后孕早期感染母亲子代发生循环系统先天畸性是孕早期未感染母亲子代的1.65倍(95%CI:1.21~2.24;P=0.001);匹配后孕早期感染母亲子代发生单一循环系统先天畸性是孕早期未感染母亲子代的1.50倍(95%CI:1.02~2.20;P=0.037);匹配后孕早期感染母亲子代发生复杂循环系统先天畸性是孕早期未感染母亲子代的1.90倍(95%CI:1.18~3.06;P=0.008)。结论母亲孕早期感染增加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在孕早期应尽量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减少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感染 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 倾向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多重耐药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及其表达
5
作者 刘泽世 呼瑞 +3 位作者 张毅 陈正立 耿燕 薛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5-820,共6页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N-MDRAB)的外排泵表型、基因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N-MDRAB)的外排泵表型、基因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K-B法将120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成MDRAB 96株和N-MDRAB 24株两组;参照Sylvia Valdezate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表型,即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观察加入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其MIC值的变化,筛选出加入泵抑制剂后MIC值比原值降低1/4倍或以上的菌株为AB外排泵表型阳性;PCR法扩增外排泵蛋白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96株MDRAB对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6.04%-92.71%、73.96%-97.92%、40.63%-42.71%、92.71%-98.96%、93.75%-98.96%、98.96%、79.17%、0。24株N-MDRAB对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6.52%-20.43%、11.22%-15.65%、0、17.83%-18.26%、20.43%-23.39%、14.78%、19.57%、0。外排泵抑制检测结果显示,96株MDRAB有34株外排泵阳性,外排泵基因检测有33株adeB、32株adeR、33株adeS、33株adeJ、0株adeE和33株abeM,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7.06%、94.12%、97.06%、97.06%、0、97.06%;24株N-MDRAB未检测到外排泵阳性菌株,但外排泵基因检测有12株adeB、20株adeR、16株adeS、18株adeJ、0株adeE和16株abeM,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0%、83.33%、66.67%、75%、0、66.67%。对adeB、adeR、adeS、adeJ、abeM基因进行测序,经比对,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 外排泵基因广泛存在于MDRAB中,但在N-MDRAB中亦可以发现主动外排泵基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 羰基氰氯苯腙 基因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传播病原体隐性感染与高危型HPV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汪蕾 蔡惠 +2 位作者 杨霞 黄慧芳 方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究引起下生殖道隐性感染的性传播病原体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共感染及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采样的妇女,细胞... 目的探究引起下生殖道隐性感染的性传播病原体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共感染及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采样的妇女,细胞标本检测hrHPV阳性的320例为阳性组,hrHPV阴性的160例为阴性组,使用凯普公司核酸检测PCR试剂盒检测性传播病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第一生物群(U.parvum,Uup1、3、6、14)与第二生物群(U.urealyticum,U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与hrHPV。根据宫颈病变的级别分为Normal(包括正常/宫颈炎)、L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ICC(宫颈浸润癌)亚组。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结果两组中隐性感染率分别达62.5%vs.59.4%,两组间总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原体属中,UU感染率最高,Uup14、MH感染与hrHPV有统计学相关性(P=0.003、P=0.005),但Uup14、MH与中国女性最常见的hrHPV基因型或混合型感染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中,Normal+LSIL组患者与HSIL+ICC组患者Uup14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579,95%CI:3.638~43.497,P<0.001)。阴性组中Normal+LSIL组中Uuu、Uup1感染率明显低于HSIL+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646,95%CI:1.493~90.850,P=0.019;OR:7.474,95%CI:1.140~49.015,P=0.036)。结论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隐性感染普遍流行。Uup14感染明显增加了hrHPV阳性者HSIL及ICC风险;Uuu及Uup1感染增加了hrHPV阴性的HSIL及ICC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生殖道 性传播感染 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妊娠期糖尿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庆霞 周志斐 +2 位作者 米阳 贺同强 刘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对牙周炎和妊娠期糖尿病(GDM)两种疾病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进行分析并探究影响GDM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该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样本540例,其中病例组(GDM)135例,对照组405例。对纳入受试者进行牙周检查。通过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 目的:对牙周炎和妊娠期糖尿病(GDM)两种疾病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进行分析并探究影响GDM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该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样本540例,其中病例组(GDM)135例,对照组405例。对纳入受试者进行牙周检查。通过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对影响GDM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并计算危险度和可信区间。结果:GDM人群牙周炎发病率为40.7%,对照组牙周炎发病率为43.7%。牙周炎和GDM发病间不存在关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GDM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孕妇年龄,慢性高血压和BMI。结论:在妊娠人群中牙周炎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同GDM无统计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牙周炎 妊娠 病例对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期管理 被引量:8
8
作者 郭娜 米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326,共3页
随着人们对生育认识的改变,高龄、高危孕妇占比增加,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GDM是指妊娠中晚期发生的血糖代谢异常。GDM与PGDM相比,程度较轻,病程较短,但仍与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胎膜早... 随着人们对生育认识的改变,高龄、高危孕妇占比增加,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GDM是指妊娠中晚期发生的血糖代谢异常。GDM与PGDM相比,程度较轻,病程较短,但仍与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肩难产、大于胎龄儿或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母儿不良结局明确相关,且GDM孕妇产后5年内发生T2DM的风险是正常产妇的10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羊水过多 胎膜早破 新生儿低血糖 肩难产 高危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西班对先兆早产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段利利 李志斌 +3 位作者 张婵 杨红 王林 张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38例先兆早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予以盐酸利托君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38例先兆早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予以盐酸利托君治疗,研究组69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西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母婴结局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65例(占94.2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56例(占81.16%),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妊娠延长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IMP-1、IL-8、IL-6、NO及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保胎成功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5.8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可有效延长妊娠时间,降低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母婴结局,且起效快、疗效安全显著,值得在先兆早产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西班 盐酸利托君 先兆早产 血清学指标 母婴结局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小丽 杨伟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顺产组(824例)和剖宫产组(419例)。治疗前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分别测定所有产妇的盆底收缩压、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顺产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顺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康复训练 分娩 产妇 盆底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