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翠玲
刘竹兰
+3 位作者
侯宝龙
王瑾
张宁
刘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7-820,共4页
目的对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用苯胺及其衍生物和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在盐酸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中间体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及其衍生物,然后再在浓硫酸作用下关环合成出了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结果筛选出...
目的对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用苯胺及其衍生物和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在盐酸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中间体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及其衍生物,然后再在浓硫酸作用下关环合成出了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结果筛选出合成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最佳条件:第一步反应回流1 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1 h。结论反应步骤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是合成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醌
苯胺
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枝汤配伍生成新成分的表征及生成机理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宁
王翠玲
+2 位作者
刘竹兰
赵长琦
刘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研究桂枝汤在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新成分的结构、来源及生成机理。方法通过对新成分进行质谱分析、衍生化后再作质谱分析,拆方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最后确定了该成分的结构、来源和生成机理。结果该成分是由桂枝汤中白芍所含芍药苷水解...
目的研究桂枝汤在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新成分的结构、来源及生成机理。方法通过对新成分进行质谱分析、衍生化后再作质谱分析,拆方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最后确定了该成分的结构、来源和生成机理。结果该成分是由桂枝汤中白芍所含芍药苷水解去糖基去苯甲酰基后生成的去苯甲酰基芍药苷元。在去掉芍药的桂枝汤中或者单独的芍药煎液中检测不到该成分。结论首次从中药复方桂枝汤配伍过程中产生并鉴定出去苯甲酰基芍药苷元的结构、来源和生成机理的新成分,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新成分
去苯甲酰基芍药苷元
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系生理特性分析
3
作者
赵宇玮
郝建国
+1 位作者
步怀宇
贾敬芬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6-962,共7页
目的对二次离体筛选获得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检测该变异细胞系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的耐受生长能力,并测定变异系在甘露醇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
目的对二次离体筛选获得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检测该变异细胞系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的耐受生长能力,并测定变异系在甘露醇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a+/K+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和基因组DNA多态性等分子特征。结果通过愈伤组织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实验,发现变异系细胞系可以在对照细胞系不能生长的20%甘露醇,1.5%NaCl和20%PEG-6000胁迫条件下,分别表现出14.5%(见图1),12.8%(见图2),41.8%(见图3)的相对生长量;在20%甘露醇胁迫条件下变异系细胞系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为对照系的80%(见图4),可溶性糖积累量为对照系的1.2倍(见图5),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对照系的1.3倍(见表1)。在相同浓度的甘露醇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变异系再生植株比对照植株相能维持较高的K+/Na+比值(见表2)。与对照相比,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再生植株可溶性蛋白SDS-PAGE发生显著变化:6条新可溶性蛋白谱带出现在变异系再生植株中,同时对照系中的1条可溶性蛋白谱带在突变株中缺失(见图6)。变异系植株与对照株RAPD带型呈现一定的多态性(见图7),表明变异系基因组DNA与对照相比发生了突变。结论所研究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是一个具有较强渗透胁迫耐受能力,可用于进一步育种工作的良好突变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
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SDS-PAGE
NA^+
K^+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翠玲
刘竹兰
侯宝龙
王瑾
张宁
刘建利
机构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
化工
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7-820,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08JK477)
西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PR07030)
陕西省"13115"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2008ZDKG-67)
文摘
目的对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用苯胺及其衍生物和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在盐酸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中间体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及其衍生物,然后再在浓硫酸作用下关环合成出了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结果筛选出合成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最佳条件:第一步反应回流1 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1 h。结论反应步骤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是合成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吲哚醌
苯胺
衍生物
合成
Keywords
Isatin
Aniline
derivatives
synthesis
分类号
O621.3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枝汤配伍生成新成分的表征及生成机理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宁
王翠玲
刘竹兰
赵长琦
刘建利
机构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6-100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070965
30070905
+2 种基金
20872118)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10JS097)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08JK477)
文摘
目的研究桂枝汤在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新成分的结构、来源及生成机理。方法通过对新成分进行质谱分析、衍生化后再作质谱分析,拆方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最后确定了该成分的结构、来源和生成机理。结果该成分是由桂枝汤中白芍所含芍药苷水解去糖基去苯甲酰基后生成的去苯甲酰基芍药苷元。在去掉芍药的桂枝汤中或者单独的芍药煎液中检测不到该成分。结论首次从中药复方桂枝汤配伍过程中产生并鉴定出去苯甲酰基芍药苷元的结构、来源和生成机理的新成分,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桂枝汤
新成分
去苯甲酰基芍药苷元
高分辨质谱
Keywords
Guizhitang
new constituent
debenzoyl aglucone of paeoniflorin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um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系生理特性分析
3
作者
赵宇玮
郝建国
步怀宇
贾敬芬
机构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6-962,共7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JH06238)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JZ71)
文摘
目的对二次离体筛选获得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检测该变异细胞系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的耐受生长能力,并测定变异系在甘露醇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a+/K+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和基因组DNA多态性等分子特征。结果通过愈伤组织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实验,发现变异系细胞系可以在对照细胞系不能生长的20%甘露醇,1.5%NaCl和20%PEG-6000胁迫条件下,分别表现出14.5%(见图1),12.8%(见图2),41.8%(见图3)的相对生长量;在20%甘露醇胁迫条件下变异系细胞系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为对照系的80%(见图4),可溶性糖积累量为对照系的1.2倍(见图5),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对照系的1.3倍(见表1)。在相同浓度的甘露醇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变异系再生植株比对照植株相能维持较高的K+/Na+比值(见表2)。与对照相比,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再生植株可溶性蛋白SDS-PAGE发生显著变化:6条新可溶性蛋白谱带出现在变异系再生植株中,同时对照系中的1条可溶性蛋白谱带在突变株中缺失(见图6)。变异系植株与对照株RAPD带型呈现一定的多态性(见图7),表明变异系基因组DNA与对照相比发生了突变。结论所研究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是一个具有较强渗透胁迫耐受能力,可用于进一步育种工作的良好突变体材料。
关键词
小麦
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
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SDS-PAGE
NA^+
K^+
RAPD
Keyword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Mannitol-tolerant variants
free praline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
SDS-PAGE
Na^+, K^+, RAPD
分类号
Q944.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王翠玲
刘竹兰
侯宝龙
王瑾
张宁
刘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桂枝汤配伍生成新成分的表征及生成机理
张宁
王翠玲
刘竹兰
赵长琦
刘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系生理特性分析
赵宇玮
郝建国
步怀宇
贾敬芬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