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西北民族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欣 周伟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10-17,共8页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影响和制约其顺利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有很多。在西北地区 ,民族问题是诸多社会因素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方面。能否处理好西北民族问题 ,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而且也是西部大开发战...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影响和制约其顺利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有很多。在西北地区 ,民族问题是诸多社会因素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方面。能否处理好西北民族问题 ,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而且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现状 ,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与西北民族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 ,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西北民族问题的新思路 ,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问题 西北地区 民族政策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伟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0-56,49,共8页
建国以来,怎样看待和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一直是我国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应以今天中国的疆域来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本文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存在着问题,有重新考虑的必要。其见解是:①“历史上的中... 建国以来,怎样看待和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一直是我国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应以今天中国的疆域来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本文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存在着问题,有重新考虑的必要。其见解是:①“历史上的中国”不是指地域、文化的概念,而是指今天的中国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历史上的祖国”的意思。②历史上的中国应指历史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其处于统一的时期,历史上的中国就是当时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当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处于分裂时期,则由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的民族和地区出现的政权,都应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③确定某一地方或民族是否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只能以行政管辖作为标准,即只有历史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到的地方和民族,才是历史上中国的地方和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域 多民族国家 民族关系史研究 天中 政权 民族问题 汉族 分裂时期 匈奴 行政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关中郑国渠与白渠存在问题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卓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57-460,共4页
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论述了秦汉时期郑国渠和白渠的历史地理情况;指出二渠并未同时共存和共同发挥过经济效益,六辅渠也并非郑国渠的支流,而是导引于清、冶二水的灌溉系统.
关键词 秦汉时期 郑国渠 白渠 水利工程
全文增补中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青 朱尽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28-32,共5页
在人类社会中 ,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是摆在... 在人类社会中 ,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承传与复兴等问题。而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成果 ,必应体现在西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民族文化 生态建设 文化生态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长安1:2.5万复原图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健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69-175,共7页
根据考古发掘证实遗留在地上和地下的唐长安城城门、城墙等遗迹,并结合历史文献编绘成1:2.5万复原图。太极宫和皇城由于尚未发掘,故其各宫殿位置与布局、皇城内百官僚署的位置及渠道流线,系依据历史文献绘制而成。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宫城 皇城 外廓城 复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长安中亚人考索 被引量:5
6
作者 韩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5-120,共6页
隋唐的京师长安 ,各族荟萃 ,且胡风盛行 ,这自然与胡人的大量入徙有关 ,其中中亚诸国人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在不同的时间 ,以不同的方式 ,汇聚在长安这个大都市中 ,构成了隋唐长安社会结构中一个广大的胡人集团 ,同时也给当时长安社会... 隋唐的京师长安 ,各族荟萃 ,且胡风盛行 ,这自然与胡人的大量入徙有关 ,其中中亚诸国人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在不同的时间 ,以不同的方式 ,汇聚在长安这个大都市中 ,构成了隋唐长安社会结构中一个广大的胡人集团 ,同时也给当时长安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不小的影响。这些人广泛活跃于长安各阶层之间 ,为官作将、吟唱弹弄、经商兴贩、讲经布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人 回纪人 来源 长安地区 中亚人 隋代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卓民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180-184,共5页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水利建设 富平县 灌溉效益 漆沮水 兴修水利 小型水利工程 中型水利工程 太祖实录 明英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卓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文从人口增加、土地垦殖、水利建设、粮、桑、棉、茶的种植等多方面论述了明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及其程度,用事实说明了明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成就。
关键词 明代 陕南 农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山西水利事业述论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辅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39-742,共4页
根据历史方献,论述了清代山西水利事业的发展概况,对各地区水利的特点及成因作了分析,并就清代山西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清代 山西 水利事业 灌渠 井渠
全文增补中
缺少民族服装的遗憾和反应
10
作者 山内智惠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7-104,共8页
本世纪以来,汉族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服装,但是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情况,于是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要弥补遗憾,所以出现了相关的反应,出现了异民族服装被汉族化的局面和制造民族服装的试验。前者成功了。
关键词 民族服装 汉族 服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