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侧链和信任管理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昊 李贝 +2 位作者 贺小伟 王宾 李思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解决在不信任的区块链环境中由于数据转售而造成的用户不愿共享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侧链和信任管理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案。使用信任管理模型量化节点信任值,将节点信任值集成到数据共享智能合约中,为用户提供可信的共享环境和动态... 为解决在不信任的区块链环境中由于数据转售而造成的用户不愿共享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侧链和信任管理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案。使用信任管理模型量化节点信任值,将节点信任值集成到数据共享智能合约中,为用户提供可信的共享环境和动态的访问控制接口。对联盟链进行侧链扩容,使用信任管理模型优化共识算法。规定主链使用具有拜占庭容错能力的T-PBFT算法,侧链使用仅适用于高信任场景的T-Raft算法。用户根据预先设置的阈值动态决定在主链或侧链共享数据。实验就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分析,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共享 智能合约 信任管理模型 侧链 数据转售 共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满利 邓凯 +4 位作者 沈云霞 孙骞 毛维佳 赵凤燕 吴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文物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文物预防性保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文物预防性保护仍然存在风险监测与识别不足、...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文物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文物预防性保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文物预防性保护仍然存在风险监测与识别不足、风险分析与评估不全面、风险控制比较单一、文物价值阐释深度和广度不足、利用传承方式不丰富、创新速度缓慢等主要问题。数字化技术在各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已应用于文物预防性保护,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持续推进开辟了新的方向。数智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实时性与高效性、融合性与协同性、普适性与个性化、动态优化与自我迭代等特征,可以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分析认为,数智技术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数字化采集与建模、环境监测与预警、数据挖掘与分析、虚拟现实展示与应用、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已有良好基础,将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阶段需求进一步相结合,在数据采集、数据挖掘、风险识别、风险预报、风险管控、虚拟修复、数字建档、虚拟展示等应用中构建数字时代文物预防性保护科学体系,运用数智技术深化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践,是解决当前保护难题的关键途径,也是推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突破现有瓶颈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预防性保护 数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情感对话回复生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凯伟 马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0-136,共7页
近年来,随着神经网络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对话生成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人机对话系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提供便利,比如电商客服、语音助手等。然而,现有的模型倾向于产生一般的回答,普遍缺... 近年来,随着神经网络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对话生成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人机对话系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提供便利,比如电商客服、语音助手等。然而,现有的模型倾向于产生一般的回答,普遍缺乏情感因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情感对话内容生成模型——EC-GAN(emotional conversa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通过结合多指标奖励与情感编辑约束产生更有意义和可定制的情感回复。对于生成器,使用Seq2Seq模型生成回复,接受判别器的奖励,引导生成句子的回复,提高多样性和情感丰富度;对于判别器,使用双判别器、内容判别器可以确定回复是否属于通用回复,情感判别器判别生成语句的情感与指定的情感类别的一致性,并将判别结果反馈到生成器,指导回复生成。注意观察输入与回复之间的情感变化,验证交互情感的共鸣度存在的方向性。在NLPCC 2017 Shared Task 4——emotional conversation generation的实验表明,模型不仅可以提高回复的流畅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情感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对话生成 情感编辑 生成对抗网络 多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nformer的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浩阳 贺小伟 +2 位作者 王宾 吴昊 尤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负载预测是云计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预测云资源的使用情况可提高云平台性能及防止资源浪费,然而云计算资源使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负载预测较为困难,尽管Informer在时序预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未对时间的因果依赖... 负载预测是云计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预测云资源的使用情况可提高云平台性能及防止资源浪费,然而云计算资源使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负载预测较为困难,尽管Informer在时序预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未对时间的因果依赖关系加以限制造成未来信息泄露,也未考虑网络深度的增加导致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Informer的多步负载预测模型(Informer-DCR)。将编码器中各注意力块之间的正则卷积替换为扩张因果卷积,使深层网络中的高层能够接收更大范围的输入信息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并保证时序预测过程的因果性。在编码器中添加残差连接,使网络中低层的输入信息直接传到后续的高层,解决了深层网络退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Informer-DCR模型在不同预测步长下的平均绝对误差比Informer、时间卷积网络等主流预测模型降低了8.4%~40.0%,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比Informer更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负载预测 Informer模型 扩张因果卷积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强化学习和DenseNet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冯轩闻 袁新瑞 +1 位作者 孙霞 高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208,共8页
关系抽取是信息获取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数据集中的噪声问题和句子深层次语义表征,提出一种结合强化学习和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模型分为句子选择器和关系分类器。在句子选择器中,基于强化学习... 关系抽取是信息获取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数据集中的噪声问题和句子深层次语义表征,提出一种结合强化学习和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模型分为句子选择器和关系分类器。在句子选择器中,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能有效过滤噪声语句,提升输入数据质量;在关系分类器中,通过DenseNet深层网络中的特征复用,学习更丰富的语义特征。在NY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句子选择器能够有效过滤噪声,该模型的关系抽取性能相比基线模型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抽取 远程监督 强化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密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LSTM组合模型的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贺小伟 徐靖杰 +2 位作者 王宾 吴昊 张博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7,34,共8页
日益增多的应用部署在云端使得云数据中心的功耗波动剧烈,从而导致云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不平衡,高效的负载预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负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低、预测时间长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与长短期记忆(... 日益增多的应用部署在云端使得云数据中心的功耗波动剧烈,从而导致云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不平衡,高效的负载预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负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低、预测时间长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GRU-LSTM。该模型的网络结构包括3层,第一层采用GRU,利用GRU参数少、易收敛的特点减少模型训练时间,第二、第三层采用LSTM,结合LSTM参数多的优势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对数据集作缺失值处理和标准化处理,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原始序列进行特征选择后得到一组新的序列值,将该序列值作为GRU-LSTM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以对云计算资源进行高效预测。在集群公开数据集Cluster-trace-v2018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一预测模型ARIMA、LSTM、GRU以及现有的组合预测模型ARIMA-LSTM、Refined LSTM等相比,GRU-LSTM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减少6~9,预测时间平均缩短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负载预测 预测模型 门控循环单元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系统的存储可扩展性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贝 吴昊 +2 位作者 贺小伟 王宾 徐尔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8-333,共16页
区块链是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凭借其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点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应用场景时,随着节点数量和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出现了低吞吐率、难以扩展... 区块链是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凭借其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点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应用场景时,随着节点数量和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出现了低吞吐率、难以扩展等问题。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难以扩展问题抑制了区块链技术的真正落地。重点对区块链技术的存储可扩展性进行总结与展望。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数据结构,分析了现阶段区块链技术所面临的存储可扩展性问题;其次,从第0层扩容方案、链上扩容方案和链下扩容方案3个技术层面阐述了不同扩容方案的原理、实现方法、研究现状以及优缺点;最后,分析了目前区块链扩容方案所存在的挑战,并为下一步区块链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比特币 数据存储 扩容 存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内部参与式监测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运福 王斐 李贝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区块链+教育”是当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话题。分析高校自我评估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基础地位的条件下,将现阶段高校自我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重行政管理、轻共同治理,重结果评估、轻过程评估,重数据收集、轻分析... “区块链+教育”是当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话题。分析高校自我评估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基础地位的条件下,将现阶段高校自我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重行政管理、轻共同治理,重结果评估、轻过程评估,重数据收集、轻分析应用,重各自为政、轻协同共享等四个层面。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指导理念,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支撑,构建高校内部参与式监测评估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实施提出针对性建议,对高校自我评估模式改革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十四五”规划研制及推动高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参与式监测评估 自我评估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差分策略在扩散近似模型和简化球谐近似模型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艳秋 胡先功 +2 位作者 张衡 郭红波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67-2177,共11页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BLT)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在体分子成像工具,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无创监测。BLT的重建精度受光传输模型误差和逆问题病态性影响,针对此问题,受高阶光传输模型可提高模...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BLT)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在体分子成像工具,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无创监测。BLT的重建精度受光传输模型误差和逆问题病态性影响,针对此问题,受高阶光传输模型可提高模型精度、多光谱方法可降低逆问题病态性的启发,本文将光谱差分理论和多光谱方法结合构建的光谱差分策略分别应用到基于扩散近似方程(Diffusion approximation Equation,DE)和三阶简化球谐近似方程(3rd Simplified spherical harmonic approximation equation,SP3)建立的光传输模型。首先,对这两种辐射传输方程(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RTE)近似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对比了光谱差分策略对两种光传输模型误差的衰减作用。前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差分策略能有效地减少DE和SP3的模型误差,对DE模型采用光谱差分,能够获得接近SP3模型的传输精度,并且降低高阶近似对运算时间和存储空间的高要求。在此基础上,将光谱差分策略分别应用到DE和SP3光传输模型进行光源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差分策略在提高两种光传输模型精度的同时,缓解了BLT中逆问题的病态性,使光源重建的位置误差小于1 mm,在目标定位、形状恢复和图像对比度等方面取得了更准确的效果。相比于SP3模型平均耗时约1525 s,DE模型结合光谱差分策略平均耗时仅为34 s左右,较好地兼顾了重建精度和重建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 光谱差分 光传输模型 光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