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技术研究河南淅川绿松石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欣桐 先怡衡 +4 位作者 樊静怡 张璐繁 郭靖雯 高占远 温睿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3-381,共9页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我国重要绿松石产区——秦岭东部绿松石矿区东延部分,与淅川毗邻的许多早期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绿松石制品,因此淅川绿松石的矿料流布受到许多考古学者的关注。研究淅川绿松石的矿物学特征有助于完善我国不同矿区绿...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我国重要绿松石产区——秦岭东部绿松石矿区东延部分,与淅川毗邻的许多早期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绿松石制品,因此淅川绿松石的矿料流布受到许多考古学者的关注。研究淅川绿松石的矿物学特征有助于完善我国不同矿区绿松石矿物学研究,为追溯我国早期绿松石文物的矿料来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粉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淅川绿松石进行结构研究,辅以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淅川绿松石的矿物组合。结果表明:淅川绿松石主要由细小的鳞片状、短柱状、板片状微晶集合体组成,可见环带状、结核状、碎斑碎粒状结构;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微晶结构,可知其微晶的大小、晶型和分布状态会影响淅川绿松石集合体的致密程度和颜色;淅川绿松石集合体中常见石英、玉髓和铁氧化物,部分样品含有硫磷铝锶矿。通过对比其他矿区绿松石矿物组合,发现淅川绿松石与湖北地区的绿松石矿物组成相近,主要杂质为石英、褐铁矿,明显区别于安徽地区以高岭石为主要杂质矿物的绿松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矿物结构 晶型 硫磷铝锶矿 高岭石 粉晶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汉代鎏金青铜器的扫描电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小刚 金普军 +2 位作者 黄伟 凌雪 赵丛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李家坝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重要的巴人遗址,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文物,其中一批西汉时期鎏金青铜器的发现,为人们了解巴蜀地区青铜鎏金技术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鎏金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中的一只奇葩,最早出现春秋时期,流行于战国和... 李家坝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重要的巴人遗址,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文物,其中一批西汉时期鎏金青铜器的发现,为人们了解巴蜀地区青铜鎏金技术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鎏金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中的一只奇葩,最早出现春秋时期,流行于战国和两汉时期。李家坝墓地出土的汉代鎏金青铜器,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脱落碎片,结果显示:鎏金层中存在大量条状突起物为没有完全溶于Hg的金丝,表明人们采用"细剪金箔"的方法制备原料;同时,均匀分布的Ag说明当时人们在制作金汞齐时添加了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鎏金 青铜器 李家坝 金汞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两处遗址出土绿松石文物的成分分析和产源判别 被引量:5
3
作者 先怡衡 李欣桐 +3 位作者 周雪琪 马健 李延祥 温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7-970,共4页
绿松石是一种产地有限,却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珍稀宝石资源,研究绿松石文物的矿料来源可为了解古代不同地区间珍稀资源的获取与交流模式、文化传播途径、早期贸易网络等学术问题提供帮助。新疆绿松石文物的矿料来源是近年来科技考... 绿松石是一种产地有限,却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珍稀宝石资源,研究绿松石文物的矿料来源可为了解古代不同地区间珍稀资源的获取与交流模式、文化传播途径、早期贸易网络等学术问题提供帮助。新疆绿松石文物的矿料来源是近年来科技考古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存在中原说、波斯说、新疆说和多元说等观点。研究新疆绿松石文物的产源,其难点在于既要保证文物的安全,又要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避免样品表面污染对数据结果带来的干扰。鉴于此,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LA-ICP-AES对新疆加依、西沟两处墓地出土的绿松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秦岭东部五处产地的绿松石成分数据,经主成分分析绘制散点图——建立产地区分模型。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加依墓地样品中有五枚是罕见的锌绿松石,其余同西沟墓地绿松石的成分相近,均含有相对较高比例的Fe和Sr。结合中原地区的绿松石成分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新疆两遗址绿松石的微量元素特征相近,以高B2O低BaO为特征区别于中原地区的绿松石样品。在产地区分模型中,代表加依墓地和西沟墓地出土绿松石的散点聚集成团,且明显区分于白河、郧县、洛南、竹山、淅川五地的散点分布区域。综上结果表明新疆东部两处遗址的绿松石制品与中原东秦岭五处绿松石矿区所产矿料的成分差异较大,鉴于近年来新疆哈密发现与两处遗址同时代的绿松石采矿遗址,推测加依墓地、西沟墓地的绿松石制品其矿料来自中原地区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东部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主成分分析 绿松石 产源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出土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帅 陈靓 郭智勇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11,112,共10页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是晋南地区一处典型的陶寺文化早期墓葬群。本研究通过对下靳A类墓地出土18例颅骨进行形态学研究,认为该墓地古代居民在种族特征上最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其次与南亚类型也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在与若干古...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是晋南地区一处典型的陶寺文化早期墓葬群。本研究通过对下靳A类墓地出土18例颅骨进行形态学研究,认为该墓地古代居民在种族特征上最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其次与南亚类型也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在与若干古代组对比之后,发现其与内蒙古中南部的庙子沟组、冀北地区的姜家梁组以及西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组种系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对于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人口交流与互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并且为陶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靳墓地 颅骨 亚洲蒙古人种 古华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