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桃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赵鹏 周惠娟 +6 位作者 刘占林 Keith E. Woeste 呼东峰 党萌 李忠虎 王玛丽 赵桂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57,共11页
胡桃属植物约有21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均有分布,为间断分布类群。该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综述胡桃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对美国白核桃及我国特有种麻核桃、... 胡桃属植物约有21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均有分布,为间断分布类群。该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综述胡桃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对美国白核桃及我国特有种麻核桃、野核桃和胡桃楸的归属及系统地位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起源分布与进化历史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计二代测序技术将成为研究非模式植物胡桃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的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属 系统发育 分类 进化 基因组 生物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nase E酶解释放糖蛋白N-糖链的方法及荧光标记衍生物的LC-MS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莎 张萍 +1 位作者 黄琳娟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92-1998,共7页
建立了一种用非特异性酶链酶蛋白酶E(Pronase E)从糖蛋白上释放N-糖链的方法.以牛胰核糖核酸酶B(Ribo B)和鸡白蛋白(Chicken Albumin)为材料,用Pronase E代替N-糖苷酶F(PNGase F)释放N-糖链.当蛋白酶质量与糖蛋白质量比为1∶1时,得到只... 建立了一种用非特异性酶链酶蛋白酶E(Pronase E)从糖蛋白上释放N-糖链的方法.以牛胰核糖核酸酶B(Ribo B)和鸡白蛋白(Chicken Albumin)为材料,用Pronase E代替N-糖苷酶F(PNGase F)释放N-糖链.当蛋白酶质量与糖蛋白质量比为1∶1时,得到只带一个天冬氨酸(Asn)的闭环N-糖链,称其为糖氨酸(gly-can-Asn),这样既为糖链引入了天然的-NH2活性基团,同时还保持了糖链原有的还原端闭环结构.以9-氯甲酸芴甲酯(Fmoc-Cl)为衍生试剂对解离后的糖氨酸进行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Fmoc-Cl糖氨酸衍生物进行分析,建立了糖蛋白的Pronase E酶解、微量糖氨酸的Fmoc-Cl衍生以及糖氨酸衍生物的HPLC-ESI/MS分析方法,该方法保持了N-糖链的天然结构,便于以-NH2为功能基团进一步进行荧光标记、分离制备以及糖链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NASE E 糖蛋白 9-氯甲酸芴甲酯 电喷雾质谱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生物因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玲玲 贾凯 +1 位作者 蒲晓山 郭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111-6113,6122,共4页
除了作为人类的营养来源外,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该研究综述了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化学物质以及生物因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番茄的人工栽培、种质改造及... 除了作为人类的营养来源外,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该研究综述了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化学物质以及生物因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番茄的人工栽培、种质改造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环境因子 生物因子 人工栽培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健寒热药性的实验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征 刘建利 +1 位作者 唐志书 宋忠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通过前期建立的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评价方法评价中药千年健的寒热药性。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千年健对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千年健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千年健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千... 目的通过前期建立的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评价方法评价中药千年健的寒热药性。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千年健对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千年健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千年健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千年健在5μg/m L(含5μg/m L)以下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形态学观察表明千年健在5μg/m L(含5μg/m L)以下使细胞密度增加,细胞结构致密、生长旺盛。台盼蓝染色表明千年健对这2种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结论千年健药性应为温热,且对所用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健 寒热药性 MTT法 SGC-7901细胞 台盼蓝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寒热药性的实验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征 刘建利 +2 位作者 王翠玲 唐志书 宋中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通过前期建立的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评价方法评价中药丹参的寒热药性。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丹参对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丹参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丹参的细胞毒作用。结果丹参在所... 目的通过前期建立的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评价方法评价中药丹参的寒热药性。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丹参对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丹参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丹参的细胞毒作用。结果丹参在所选浓度5~800μg/m L内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形态学观察表明丹参能使细胞密度减小,细胞固缩变圆,颗粒感增加。台盼蓝染色表明丹参对这两种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结论丹参性寒,与《本经》《本草纲目》《中药学》所述一致,对所用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MTT法 SGC-7901细胞 台盼蓝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花卉资源概况研究
6
作者 张丽静 路锋 +4 位作者 侯恩太 巩江 倪士峰 陈千良 袁东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675-7676,共2页
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叙述了黑色花卉的概况,综述了其主要种类和利用价值,提供了深入研究开发此类植物资源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色花卉 资源 机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的Blog
7
作者 朱奕萱 王青彤 +2 位作者 李瑾 陈林 赵军龙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134-140,共7页
借用拟人化、第一人称的手法,以Blog的形式对肽类激素催产素从基本概况、研究历史、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与相关物质进行类比分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人们对催产素形成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 催产素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骨药材的鉴别及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娜 高昂 +6 位作者 巩江 董磊 贾旭 郑辉 曹梦晔 赵婷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22-8923,8925,共3页
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龙骨药材的鉴别、龙骨的药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龙骨的药学应用前景。结果表明,目前龙骨的临床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剂:柴胡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其他方... 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龙骨药材的鉴别、龙骨的药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龙骨的药学应用前景。结果表明,目前龙骨的临床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剂:柴胡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其他方剂则研究较少,对于龙骨单剂临床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该研究为龙骨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骨 鉴别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胖大海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娜 高昂 +6 位作者 巩江 曹梦晔 贾旭 张晓珍 王明 付中华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609-9610,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胖大海的种属、成分、药理、毒理、临床应用及禁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 胖大海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角茴香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0
作者 巩江 高昂 +6 位作者 贾旭 王聪聪 李娜 陈晔丹 王明 郑辉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74-8375,共2页
角茴香属主要有直立角茴香(H.erectum L.)、节裂角茴香(H.leptumHook.fet Thoms.)等,使传统的藏药植物。但其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笔者对中药角茴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进展作... 角茴香属主要有直立角茴香(H.erectum L.)、节裂角茴香(H.leptumHook.fet Thoms.)等,使传统的藏药植物。但其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笔者对中药角茴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进展作了综述,为角茴香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茴香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腹皮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腾飞 高昂 +6 位作者 巩江 李娜 贾旭 陈晔丹 陈千良 成程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2-8382,8384,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大腹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概述。大腹皮具有多种明显的药理作用及药用价值,今后应该加强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以研发出更多安全有效、质量易控的大腹皮新制剂。
关键词 大腹皮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黄酮抗HeLa宫颈癌:降低分裂期细胞比率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杰 王芍 +1 位作者 郭斌 尉亚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的:研究三棱的总黄酮(Rhizoma sparganii flavonoids,RSF)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毒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检测用含有质量浓度11.7~750μg/mL RSF的DMEM培养基培养时,组间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三棱的总黄酮(Rhizoma sparganii flavonoids,RSF)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毒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检测用含有质量浓度11.7~750μg/mL RSF的DMEM培养基培养时,组间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和核型分析方法分析RSF诱导HeLa细胞毒理的机制。结果:RSF含量高于188μg/mL的DMEM培养基可呈剂量性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增加细胞凋亡小体的比率(P<0.01);与1%甲醇对照组相比,RSF-375(RSF含量为375μg/mL)与RSF-750(RSF含量为750μg/mL)药物组HeLa细胞的分裂(M)期细胞比率显著下降(P<0.01),细胞间的接触生长状态消失,体积增大;在本次实验中,RSF-375与RSF-750药物组HeLa细胞微管(a-tublin)细胞骨架形态的特异性免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形态呈显著不规则状改变,微丝突触增多,表现为较高的迁移运动趋势。结论:RSF是三棱抗HeLa宫颈癌的有效成分,在本实验中,RSF可以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机制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黄酮 HELA细胞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喷雾电离质谱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与正常肝细胞L02的N-糖链的定性定量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丽英 王承健 +3 位作者 袁江北 张英 黄琳娟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以微晶纤维素柱结合石墨碳柱纯化分离N-糖链,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N-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以微晶纤维素柱结合石墨碳柱纯化分离N-糖链,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N-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糊精为内标对2种细胞系的N-糖链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正常细胞系L02中共检测到26种N-糖链,与L02相比,HepG2的大多数高甘露糖型糖链、唾液酸化糖链和岩藻糖基化糖链的数量都明显升高,其中有15种糖链在数量上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种糖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肝癌中各类N-糖链的表达特点及发现早期肝癌糖链标志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 正常肝细胞(L02) N-糖链 电喷雾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金沙的鉴别及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鹏辉 巩江 +6 位作者 高昂 郑辉 陈晔丹 张新刚 路锋 李娜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0-8381,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海金沙的鉴别及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由结果可知,可通过性状、理化、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别;海金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并已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海金沙属 鉴别 药用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叶铁线莲挥发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巩江 倪士峰 +4 位作者 赵婷 骆蓉芳 赵聪 王仲孚 李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525-9526,共2页
[目的]研究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49个化合物,占挥... [目的]研究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54%。其中,含量在3.00%以上的组分有苯甲醛(18.20%)、苯乙醇(3.63%)、4-乙烯基-2-甲氧基酚(4.77%)、石竹烯(11.63%)和大=牛儿烯D(7.55%)。[结论]为芹叶铁线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叶铁线莲 毛茛科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蒂类药材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娜 高昂 +6 位作者 巩江 董磊 贾旭 郑辉 曹梦晔 赵婷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69-8370,共2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瓜蒂类药材的植物种类、药用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瓜蒂药材具有多种临床治疗效果,但应控制服用剂量,这为深入开发利用瓜蒂药材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瓜蒂药材 药用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琛 高昂 +6 位作者 巩江 贾旭 陈烨丹 侯晓艺 崔延堂 吴帆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6-8386,8394,共2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野豌豆属植物的主要化学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发现野豌豆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临床报道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较少,今...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野豌豆属植物的主要化学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发现野豌豆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临床报道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较少,今后要加强该属植物的药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属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刘盏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皮果胶多糖的理化性质以及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英 段双艳 +3 位作者 刘洋 程洋 潘丽英 王仲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1,共6页
用水、质量分数0.5%草酸铵溶液、0.05 mol/L HCl溶液、1 mol/L KOH溶液从苹果皮中提取得到4种果胶多糖,分别是水溶性果胶多糖(WSP)、盐溶性果胶多糖(CSP)、酸溶性果胶多糖(ASP)和碱溶性果胶多糖(BSP)。测定了它们的总糖、糖醛酸和蛋白... 用水、质量分数0.5%草酸铵溶液、0.05 mol/L HCl溶液、1 mol/L KOH溶液从苹果皮中提取得到4种果胶多糖,分别是水溶性果胶多糖(WSP)、盐溶性果胶多糖(CSP)、酸溶性果胶多糖(ASP)和碱溶性果胶多糖(BSP)。测定了它们的总糖、糖醛酸和蛋白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和红外光谱;并初步研究了4种苹果皮果胶多糖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WSP、CSP、ASP和BSP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4.0×105Da;气相色谱测定WSP、CSP、ASP和BSP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4种果胶多糖均含有半乳糖,而CSP所含的半乳糖醛酸含量最多,BSP不含半乳糖醛酸。WSP、CSP、ASP和BSP都能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增值,CSP的抑制活性最高(35.65%),BSP的抑制活性最低(10.30%),初步分析可能与苹果皮果胶多糖中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残基的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皮果胶多糖 系列提取 理化性质 HT-29细胞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山虎属植物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倩 李娜 +6 位作者 巩江 贾旭 高昂 张新刚 郑辉 赵婷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5-8385,8390,共2页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爬山虎属植物的成分、药理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爬山虎属植物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较完善,但临床应用较少,且无相关成药,应加强相关研究。这为深入研究和利用爬山虎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爬山虎属 药用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挥发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巩江 倪士峰 +4 位作者 路锋 骆蓉芳 刘翠 王仲孚 李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998-8999,共2页
[目的]研究杜仲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杜仲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18%。其中,含量... [目的]研究杜仲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杜仲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18%。其中,含量在3%以上的组分有:叶醇(19.61%)、3四-氢呋喃甲醇(57.02%)、植醇(6.37%)。[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杜仲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