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化废水降解的生物强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雷萍 郭爱莲 +2 位作者 张志杰 聂麦茜 陈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1-513,共3页
通过微生物呼吸耗氧量的测定和摇床模拟降解 ,试验了葡萄糖、尿素、葡萄糖复合物等营养物质、无机盐作为营养强化基质和不同废水浓度对焦化废水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葡萄糖、牛肉膏、Fe3+、Mg2 +等能提高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降解... 通过微生物呼吸耗氧量的测定和摇床模拟降解 ,试验了葡萄糖、尿素、葡萄糖复合物等营养物质、无机盐作为营养强化基质和不同废水浓度对焦化废水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葡萄糖、牛肉膏、Fe3+、Mg2 +等能提高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降解的能力 ;将废水进行适当稀释也能促进其降解 ;葡萄糖和 Fe3+配合 ,可使焦化废水降解率提高 1 0 % ,使用等体积蒸馏水稀释的焦化废水降解率提高 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营养强化基质 生物降解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营养器官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多伟 王义潮 晋坤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7-249,共3页
对中国沙棘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次生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沙棘根系角质层发达,外被粘质物,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大量栓质化。根瘤的形成与木质部和皮层有密切关系,弗兰克氏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茎... 对中国沙棘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次生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沙棘根系角质层发达,外被粘质物,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大量栓质化。根瘤的形成与木质部和皮层有密切关系,弗兰克氏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茎的皮层外部细胞较小,排列整齐,细胞壁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和一定量的蜡质。叶的结构更加体现了抗旱、耐寒植物的特点,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深陷,且具有角质层和密而叠置的星状毛及鳞片等。这些均为生活在旱、寒环境里表现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形态解剖 营养器官 生态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铁杆蒿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朱志诚 贾东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3-251,共9页
本文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和森林草原地带分布面积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明显地位的铁杆蒿群落生物量,测定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季节、空间和地带性变化。结果表明,铁杆蒿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明显,9月下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达峰值... 本文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和森林草原地带分布面积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明显地位的铁杆蒿群落生物量,测定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季节、空间和地带性变化。结果表明,铁杆蒿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明显,9月下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达峰值,分别为241.94g/m^2和1860.46g/m^2,地下生物量6月出现负值,这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物质运转有关。森林草原由于水条件的限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低于森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杆蒿 群落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中淀粉代谢与离体形态发生途径决定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范昌发 郭骁才 +1 位作者 贾敬芬 牛天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7,共6页
烟草愈伤组织在再生过程中淀粉粒的数量是继代过程中的 8 2 2倍 ,淀粉酶活性为 4 4 8倍 ;胡萝卜中则无显著变化 ,分别为 0 95和 1 13倍。再生过程中 ,烟草愈伤组织中淀粉粒的数量、淀粉酶的活性分别为胡萝卜的 6 37和 6 14倍 ;继代过... 烟草愈伤组织在再生过程中淀粉粒的数量是继代过程中的 8 2 2倍 ,淀粉酶活性为 4 4 8倍 ;胡萝卜中则无显著变化 ,分别为 0 95和 1 13倍。再生过程中 ,烟草愈伤组织中淀粉粒的数量、淀粉酶的活性分别为胡萝卜的 6 37和 6 14倍 ;继代过程中二者无显著差异 ,分别为 0 74和 1 55倍。烟草细胞中的淀粉粒被I2 KI染成蓝色 ,于质体中单个存在 ,在细胞内分布不均匀 ,常绕细胞核聚集 ;胡萝卜细胞中的淀粉粒被I2 KI染成紫色或红紫色 ,2~ 4个或更多个聚集于质体内 ,在细胞内基本均匀分布。对淀粉与植物细胞离体再生途径决定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胡萝卜 淀粉代谢 离体形态建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区系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保国 何鹏举 +5 位作者 王景堂 郭斌 魏武科 胡永乐 司开创 刘宜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通过调查发现保护区有74种兽类,东洋界种类多于古北界种类,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分布过渡区,中国特有种6种。垂直分布可划分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啮齿类+食虫类动物群、针阔叶混交林——金丝猴+有蹄类动物群、针叶林——羚牛... 通过调查发现保护区有74种兽类,东洋界种类多于古北界种类,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分布过渡区,中国特有种6种。垂直分布可划分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啮齿类+食虫类动物群、针阔叶混交林——金丝猴+有蹄类动物群、针叶林——羚牛+藏鼠兔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区系分析 动物群 自然保护区 秦岭 啮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刺高效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6
作者 步怀宇 贾敬芬 郝建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通过对骆驼刺 (Alhagi pseudalhagi Desv)不同外植体来源、不同培养基及激素配比的比较 ,建立骆驼刺组织培养高效再生植株实验体系。表明骆驼刺下胚轴切段在含 1 .5~ 2 .0 mg/L2 ,4- D和 0 .5~ 1 .0 mg/L 6- BA的 MS培养基中 1 0 0 %... 通过对骆驼刺 (Alhagi pseudalhagi Desv)不同外植体来源、不同培养基及激素配比的比较 ,建立骆驼刺组织培养高效再生植株实验体系。表明骆驼刺下胚轴切段在含 1 .5~ 2 .0 mg/L2 ,4- D和 0 .5~ 1 .0 mg/L 6- BA的 MS培养基中 1 0 0 %诱导愈伤组织 ,在含 1 .5mg/L 6- BA和 1 .0 mg/LNAA的 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转至含 2 .0 mg/L IBA和 0 .2 mg/L NAA的 MS培养基上成根得到完整再生植株。组织学观察表明植株再生主要为器官发生途径 ,染色体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器官发生 染色体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茸天牛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白文钊 张英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着重对家茸天牛Trichoferuscampestris(Faldermann)在我国的分布、为害范围进行论述,对其分布、习性进行了调查、实验和饲养研究。认为该幼虫期为能休眠和连续蜕皮缩小的虫体以减少其能量消耗适应环... 着重对家茸天牛Trichoferuscampestris(Faldermann)在我国的分布、为害范围进行论述,对其分布、习性进行了调查、实验和饲养研究。认为该幼虫期为能休眠和连续蜕皮缩小的虫体以减少其能量消耗适应环境,它不仅为害林木,也是一种由野生向食储演化的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茸天牛 生物学 储物 害虫 天牛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庙台槭生殖生物学研究1.花序和花的形态及发育 被引量:8
8
作者 曹小勇 陈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庙台械的花序为有限花序,由一顶花和6—9枝侧花枝组成,属圆锥状聚伞花序。一个花序共有14—29朵花,包括两性花、雄花和无性花三类花。根据花在花序上着生的位置,可分为三级。7月初,花序原基形成,在花序轴伸长的同时,侧面形成侧... 庙台械的花序为有限花序,由一顶花和6—9枝侧花枝组成,属圆锥状聚伞花序。一个花序共有14—29朵花,包括两性花、雄花和无性花三类花。根据花在花序上着生的位置,可分为三级。7月初,花序原基形成,在花序轴伸长的同时,侧面形成侧花枝轴原基。花序的顶花最早进行个体发育,随后是侧花枝顶花;侧花枝上同一级花的发育顺序则是从花序的下面向上进行。花器官发生时,花萼原基最先形成,然后是花瓣、雄蕊、心皮和胚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械 濒危植物 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牧草沙打旺抗乙硫氨酸变异系筛选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建平 贾敬芬 顾月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89-794,共6页
以 Na N3诱变处理的沙打旺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用甲硫氨酸类似物—乙硫氨酸为选择剂 ,筛选到 1株抗性稳定且能再生植株的抗 0 .6mmol L-1乙硫氨酸变异系。该变异系细胞对乙硫氨酸的抗性是野生型细胞的 8倍。当把变异系愈伤组织传入体... 以 Na N3诱变处理的沙打旺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用甲硫氨酸类似物—乙硫氨酸为选择剂 ,筛选到 1株抗性稳定且能再生植株的抗 0 .6mmol L-1乙硫氨酸变异系。该变异系细胞对乙硫氨酸的抗性是野生型细胞的 8倍。当把变异系愈伤组织传入体细胞胚胎诱导培养基上 ,平均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为13.9% ,平均每 g鲜重愈伤组织可产生 2 1个体细胞胚 ,分别为野生型细胞的 2 2 .9%和 11.1%。氨基酸分析表明 ,变异系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游离甲硫氨酸含量分别是野生型的 2 .5倍和 4倍。在含选择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 ,变异系再生植株茎切段愈伤组织诱导率达 72 .1% ,而野生型再生植株茎切段无愈伤组织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沙打旺 抗乙硫氨酸变异系 筛选 甲硫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坪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玛丽 任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59,共3页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的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分为4个带谱。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95种,隶属于20科43属。在区系结构上表现出3个特征:①种系密度大,成分多样;②属的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的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分为4个带谱。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95种,隶属于20科43属。在区系结构上表现出3个特征:①种系密度大,成分多样;②属的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兼具热带、亚热带性质;③该区属于“耳蕨—鳞毛蕨植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南部侧柏生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岳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47-53,共7页
分别用灰色关联分析、数量化方法Ⅰ及多元逐步筛选回归方法分析了陕北南部气候、地形及土壤肥力与侧柏生长的关系,并对不同林分中侧柏的生长做了讨论。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的降水量,地形因子中的坡位对侧柏径生长的影响很大,而坡度... 分别用灰色关联分析、数量化方法Ⅰ及多元逐步筛选回归方法分析了陕北南部气候、地形及土壤肥力与侧柏生长的关系,并对不同林分中侧柏的生长做了讨论。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的降水量,地形因子中的坡位对侧柏径生长的影响很大,而坡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侧柏高度生长的影响上。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在侧柏林、松柏混交林阶段与侧柏径生长呈显著正相关,株类树对侧柏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松类树对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黄土高原 侧柏 径生长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世中期以来黄土高原中部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志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1-358,共8页
根据孢粉分析、古文献记载、生物地名考证以及对现今生物种群多样性筹方面的研究资料,结合气候变迁,论述了全新世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过程及其恢复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物 多样性 全新世 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产6种药用柴胡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广民 钱丽霞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0年第4期396-398,共3页
柴胡是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据报道,全世界有15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及亚热带地区,初步统计我国有30余种。据我们在西北五省调查,药用种类有21种之多,药用主流种类有柴胡Bupleurum chinesis DC.、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 柴胡是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据报道,全世界有15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及亚热带地区,初步统计我国有30余种。据我们在西北五省调查,药用种类有21种之多,药用主流种类有柴胡Bupleurum chinesis DC.、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银州柴胡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小叶黑柴胡B. smithii Wolff. var. par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柴胡 营养器官 比较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草莓、海带汁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爱莲 李小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27,共4页
研究了优良发酵菌株的配比,用盐酸和柠檬酸等对海带脱腥,草毒汁制备时的较适比例,它们发酵时的产气量,发酵条件的影响,以及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草莓汁 海带汁 微生物 发酵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消化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15
作者 赵佐庆 贾敬肖 +1 位作者 张莉 叶润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1-594,共4页
以解剖学方法,对高原鼠兔消化系统各脏器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与同等级动物相比,主要消化器官的基本形态相似,但鼠兔具有特长的盲肠、明显的阑尾、特殊结构之结肠粘膜皱襞及肝内硬化结节等特点,为有关的... 以解剖学方法,对高原鼠兔消化系统各脏器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与同等级动物相比,主要消化器官的基本形态相似,但鼠兔具有特长的盲肠、明显的阑尾、特殊结构之结肠粘膜皱襞及肝内硬化结节等特点,为有关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及该动物的开发利用打下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兔 解剖 消化系统 高原鼠兔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完全降解性生物塑料——聚羟基烷酸的开发研究
16
作者 董兆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2-52,共1页
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聚羟基烷酸(PHA),是目前世界科技界公认的最理想的一种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新型材料。它在消除“白色污染”,保护人类有限的生存环境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因此,自80年代起,这一材料的开发研究就受到世界... 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聚羟基烷酸(PHA),是目前世界科技界公认的最理想的一种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新型材料。它在消除“白色污染”,保护人类有限的生存环境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因此,自80年代起,这一材料的开发研究就受到世界科技界的重视。目前困扰这一研究产业化的关键,是生产成本过高,据最新报导,每公斤产品成本达16美元,难以与化学合成塑料相竞争。因此,该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微生物培养的生物量和PHA在生物细胞内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生物塑料 聚羟基烷酸 微生物发酵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毓美 徐云远 贾敬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46-351,共6页
报道了亚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几丁质酶基因对亚麻遗传转化的研究。亚麻下胚轴切段培养在不同激素浓度的 MS培养基上 ,诱导分化出不定芽。最佳的激素组合是 MS+BA1 mg/L+ IAA0 .5mg/L,分化频率可达 97%。亚麻的下胚轴经带有几丁质酶... 报道了亚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几丁质酶基因对亚麻遗传转化的研究。亚麻下胚轴切段培养在不同激素浓度的 MS培养基上 ,诱导分化出不定芽。最佳的激素组合是 MS+BA1 mg/L+ IAA0 .5mg/L,分化频率可达 97%。亚麻的下胚轴经带有几丁质酶基因的根癌农杆菌感染后 ,在含有 1 0 0 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分化培养基上 ,1 4~ 2 1 d就能产生抗生小芽 ,小芽进一步伸长后可在 1 0 0 mg/L卡那霉素的 MS选择生根培养基 ( MS+ IBA1 mg/L+NAA1 mg/L)上生根。经抗性小芽生根筛选及叶片抗性检测可初步推断几丁质酶基因已经进入亚麻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几丁质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损伤性取样在朱鹮种群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军林 舒青 +2 位作者 蒙世杰 秦鸿雁 冯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提取DNA ,利用 2 0条 10bp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观察站的 16只朱个体间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的DNA可进行RAPD研究分析 ,18条引物扩增结果稳定 ,遗传距离指数介于 30 .5 2 %~ 10 .18%之间 ;揭示 16只... 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提取DNA ,利用 2 0条 10bp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观察站的 16只朱个体间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的DNA可进行RAPD研究分析 ,18条引物扩增结果稳定 ,遗传距离指数介于 30 .5 2 %~ 10 .18%之间 ;揭示 16只朱间亲缘关系较近。尝试在朱种群遗传学研究中应用非损伤性方法抽提基因组DNA ,以方便对朱等小种群珍稀濒危生物进行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Huan 非损伤性取样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鸟类种群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及红光对大棚番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3
19
作者 王英利 王勋陵 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90-595,共6页
冬季蓝色无滴膜塑料大棚内有效光合辐射 ( PAR)和紫外 B( UV- B)都比棚外低。给大棚番茄补充照射 UV- B和红光。结果表明 ,红光可提高番茄果实糖、酸含量。高剂量 UV- B( 0 .95k J· m- 2· d- 1,0 .71 k J· m- 2· d-... 冬季蓝色无滴膜塑料大棚内有效光合辐射 ( PAR)和紫外 B( UV- B)都比棚外低。给大棚番茄补充照射 UV- B和红光。结果表明 ,红光可提高番茄果实糖、酸含量。高剂量 UV- B( 0 .95k J· m- 2· d- 1,0 .71 k J· m- 2· d- 1)降低番茄红素和维生素 C( Vc)的含量 ,低剂量UV- B( 0 .54k J· m- 2 · d- 1,0 .65k J· m- 2 · d- 1)可提高番茄红素和 Vc含量。低剂量 UV- B( 0 .54k J·m- 2 · d- 1)与红光复合处理可提高果实中糖、酸、番茄红素含量。还发现在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处理 ,植物对 UV- B的反应不同。由此认为 ,在 9~ 1 0叶期开始用 0 .54k J·m- 2·d- 1UV- B和红光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UV-B 红光 番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0
20
作者 王为民 王晨 +1 位作者 李春俭 林伟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76-683,共8页
大气 CO2 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对 C3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短期CO2 浓度升高时 ,植物光和速率增加 ;在长期 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 ,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并发生光合适应现象。这可能是植物在长期 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源库关... 大气 CO2 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对 C3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短期CO2 浓度升高时 ,植物光和速率增加 ;在长期 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 ,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并发生光合适应现象。这可能是植物在长期 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源库关系不平衡引起的反馈抑制作用以及营养吸收不能满足光合速率增加的要求所引起 Rubisco活性和含量下降。在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的呼吸也会发生变化 ;根的分枝和数量增多 ,根系的分泌量和吸收能力可能增加 ,植物的生物量增加。对臭氧伤害的抗性增强。温度、土壤氮素和磷素含量对植物在 CO2 浓度升高下的反应产生影响。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氮和磷供应能够协同 CO2 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 植物 生长 温度 营养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