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汞-朱砂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竹兰 王翠玲 刘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硫化汞在朱砂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离解平衡、酸效应、络合效应的方法,探讨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HgS)在胃液中的离解度。结果仅酸效应就使硫化汞在胃液中的溶解度增大了2.8×106倍,再加上络合效应的影响,使硫化汞的溶解... 目的探讨硫化汞在朱砂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离解平衡、酸效应、络合效应的方法,探讨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HgS)在胃液中的离解度。结果仅酸效应就使硫化汞在胃液中的溶解度增大了2.8×106倍,再加上络合效应的影响,使硫化汞的溶解度大幅度提高。结论朱砂中硫化汞的作用,一方面是控制汞离子在人体中的浓度足够小,使其足以起作用但不致引起中毒;另一方面是在体内酸效应和络合效应影响下不断解离,源源不断地提供被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因络合作用而消耗掉的汞离子,使其维持药效必须的浓度。因此,硫化汞是朱砂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 硫化汞 药用机理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毒草变异黄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姚静雯 冯欢 +2 位作者 袁玉川 尉亚辉 黄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变异黄芪是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能引发家畜毒草病,且分布广,为世界性毒草。研究发现,变异黄芪的毒性与其内含的苦马豆素有关,且该苦马豆素并非是植物自身产生,而是变异黄芪内生真菌的产物。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变异黄芪的危害、分... 变异黄芪是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能引发家畜毒草病,且分布广,为世界性毒草。研究发现,变异黄芪的毒性与其内含的苦马豆素有关,且该苦马豆素并非是植物自身产生,而是变异黄芪内生真菌的产物。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变异黄芪的危害、分布概况、家畜中毒机理、中毒成分的相关研究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变异黄芪的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毒草 变异黄芪 苦马豆素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抗菌作用的P. polymyxa sp.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林 董兆麟 段康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对辣椒疫病具有防治作用的一株桔抗细菌。方法从辣椒植株根的韧皮部分离出对辣椒疫霉(Phytophora capsic Leonian)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辣椒植株内生细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与NCBI(National C... 目的研究对辣椒疫病具有防治作用的一株桔抗细菌。方法从辣椒植株根的韧皮部分离出对辣椒疫霉(Phytophora capsic Leonian)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辣椒植株内生细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数据库中进行对比,鉴定该菌株。采用平皿对峙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分离出的该菌株确定为Peanibacillus polymyxa sp(其后简称为J),其对辣椒疫霉(phytophora capsic Leonian)、西瓜枯萎(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小麦赤霉(Gibberella saubinetii(Mont.)Sacc.)、马铃薯干腐(Gibberella pulicris)、烟草赤星(A.alternata(Fr.)Keisslerf.sp.nicotianae)和番茄早疫(Alternariasolani)病害真菌具有抑菌活性。结论对Paenibacillus polymyxa sp.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它还可固定大气中的氮,且无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它同宿主属互惠共生关系。因此,该菌株可能是适用于生物防治的一株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nibacilIus polymyxa 对峙法 拮抗作用 内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鞘提取物2-(4-甲氧基苯基)-2-氧代乙酸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翠玲 刘建利 +2 位作者 沈小莉 赵红岩 周华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合成从太平洋海鞘Polycarpa aurata中提取的天然产物2-(4-甲氧基苯基)-2-氧代乙酸甲酯。方法采取实验的方法,即以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溴化制成Grignard试剂后,和草酸二甲酯在-40℃至室温反应2 h。结果得到2-(4-甲氧基苯基)-2-氧代... 目的合成从太平洋海鞘Polycarpa aurata中提取的天然产物2-(4-甲氧基苯基)-2-氧代乙酸甲酯。方法采取实验的方法,即以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溴化制成Grignard试剂后,和草酸二甲酯在-40℃至室温反应2 h。结果得到2-(4-甲氧基苯基)-2-氧代乙酸甲酯,产率71.1%,并用IR,MS,1H NMR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结论所用实验方法,原料易得,和其他合成方法相比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鞘 提取物 2-(4-甲氧基苯基)-2-氧代乙酸甲酯 α-酮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AO1降解菲、萘的特性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郜香黎 李兆格 +6 位作者 张丹 赵鑫 李博 阴灵芳 陈林 段康民 沈立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7-782,共6页
目的在前期发现实验室保存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具有较强的菲、萘降解能力基础上,对该菌株的菲、萘降解特性及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在MM基础培养基中通过改变各种因素来确定PAO1降解的最适条件,应用TLC和HPLC等方法确定了PAO1降... 目的在前期发现实验室保存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具有较强的菲、萘降解能力基础上,对该菌株的菲、萘降解特性及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在MM基础培养基中通过改变各种因素来确定PAO1降解的最适条件,应用TLC和HPLC等方法确定了PAO1降解菲、萘过程中存在的重要代谢产物。结果 PAO1对菲、萘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7℃,最适降解pH值为7.0,对菲、萘的降解属于好氧途径,添加表面活性剂或通过添加低抑制浓度抗生素而增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产生都可增加菲、萘的降解,后者效果更好。初步推测PAO1的菲降解存在水杨酸途径和邻苯二甲酸途径;萘降解过程存在水杨酸途径,不存在龙胆酸途径。结论对后续降解途径的进一步清晰以及在此基础上降解酶的确定和工程菌株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环芳烃 降解特性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降解菌株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时莹 张丹 +4 位作者 孙玮 李江波 董兆麟 段康民 沈立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以菲为模型,分离能够以菲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研究菲的降解特性,为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机制和工业应用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焦化污水池附近的土壤中,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具有菲降解能力的菌株... 目的以菲为模型,分离能够以菲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研究菲的降解特性,为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机制和工业应用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焦化污水池附近的土壤中,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具有菲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菌株的生长及对菲的降解性能。结果得到两株较好的菲降解菌,初步鉴定其分别属于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7℃,最适降解温度分别为34℃和37℃,最适生长pH分别为7.0和6.5~7.0,最适降解pH为7.0和6.5,两天内菲的最大降解率分别达到80.4%和86.6%。结论分离得到的两株菌对菲都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且假单胞菌略微优于不动杆菌,降解机制及降解策略、工程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化学组成的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孙璇 王仲孚 黄琳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米邦塔仙人掌中的胶多糖,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测定胶多糖的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分析其紫外及红外光谱。结果其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 目的研究米邦塔仙人掌胶多糖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米邦塔仙人掌中的胶多糖,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测定胶多糖的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分析其紫外及红外光谱。结果其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及半乳糖醛酸,其物质的量比为13.49∶1∶61.83∶26.37∶3.49∶6.70∶66.76∶6.68∶29.81。米邦塔仙人掌的总糖含量为91.10%,糖醛酸含量为18.78%。紫外光谱表明该多糖可能含有糖蛋白,红外光谱表明其具有多糖特征吸收。结论米邦塔仙人掌多糖是一种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并含有少量的鼠李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以及微量的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的胶性多糖,其糖含量测定为91.10%,可能含有少量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胶多糖 糖含量 单糖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