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技术
被引量:
15
1
作者
凌雪
吴萌蕾
+1 位作者
廖原
周羿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26-2031,共6页
文物信息的提取与研究对于揭示古代遗物内涵的人类社会、文化等历史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代的工艺技术特征,探寻文物制作技术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病害调查分析,为保护文物提供有效信息。由于文物不...
文物信息的提取与研究对于揭示古代遗物内涵的人类社会、文化等历史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代的工艺技术特征,探寻文物制作技术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病害调查分析,为保护文物提供有效信息。由于文物不可再生的珍贵性,探索和应用现代无损分析技术进行文物研究和保护尤为重要。该文细致梳理了目前主要在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用于文物内部和表面影像分析的X光照相技术、红外成像技术、CT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文物表面微观形貌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用于文物化学组成分析的X射线荧光光谱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用于文物物质结构分析的微区XRD、反射式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同时,对这些无损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期随着科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无损分析技术未来将向着小型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的方向发展,在文物研究和保护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分析技术
文物
影像
微观形貌
化学组成
结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工艺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羿辰
凌雪
+1 位作者
魏女
种建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4-1520,共7页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为了探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显微观察可见:原始瓷胎质粗糙,胎中未熔颗粒、孔隙较多;施釉不均,釉层较为浑浊,分布较多气泡。化学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胎中Al_2O_3含量集中在11.8%~17.21%,SiO_2含量分布在75%~80.5%,K_2O含量分布在3%~7.85%;釉中CaO含量分布在11.08%~23.94%,P_2O_5含量分布在1%~3.18%、MnO含量分布在0.24%~1%,而釉中P_2O_5,MnO,K_2O含量较胎相对提高。结果分析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较高钾的瓷石;釉应是添加了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原始瓷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工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技术
被引量:
15
1
作者
凌雪
吴萌蕾
廖原
周羿辰
机构
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
研究与
保护
技术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陕西省文物
保护
研究
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26-2031,共6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15JF0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95)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780002)
西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文物信息的提取与研究对于揭示古代遗物内涵的人类社会、文化等历史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代的工艺技术特征,探寻文物制作技术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病害调查分析,为保护文物提供有效信息。由于文物不可再生的珍贵性,探索和应用现代无损分析技术进行文物研究和保护尤为重要。该文细致梳理了目前主要在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用于文物内部和表面影像分析的X光照相技术、红外成像技术、CT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文物表面微观形貌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用于文物化学组成分析的X射线荧光光谱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用于文物物质结构分析的微区XRD、反射式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同时,对这些无损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期随着科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无损分析技术未来将向着小型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的方向发展,在文物研究和保护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损分析技术
文物
影像
微观形貌
化学组成
结构组成
Keywords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Cultural relics
Imag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nent
Structure composition
分类号
K85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工艺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羿辰
凌雪
魏女
种建荣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实验室
陕西省考古
研究
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4-152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9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780002)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2Jk0179)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3006)资助
文摘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为了探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显微观察可见:原始瓷胎质粗糙,胎中未熔颗粒、孔隙较多;施釉不均,釉层较为浑浊,分布较多气泡。化学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胎中Al_2O_3含量集中在11.8%~17.21%,SiO_2含量分布在75%~80.5%,K_2O含量分布在3%~7.85%;釉中CaO含量分布在11.08%~23.94%,P_2O_5含量分布在1%~3.18%、MnO含量分布在0.24%~1%,而釉中P_2O_5,MnO,K_2O含量较胎相对提高。结果分析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较高钾的瓷石;釉应是添加了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原始瓷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工艺特征
Keywords
Zhouyuan site
Proto-porcelain
EDXRF
Manufactur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物研究与保护中的无损分析技术
凌雪
吴萌蕾
廖原
周羿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工艺特征的初步研究
周羿辰
凌雪
魏女
种建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