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诸子学说中的公诚勤朴——为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而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宝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0,共6页
西北大学沿袭西北联大的公、诚、勤、朴校训四个范畴都含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但在诸子不同派别学说中,四者各自的地位不同,含义有差别。法家突出公,儒家强调诚,墨家注重勤,道家归本于朴。在20世纪前期的历史条件下,将诸子学说... 西北大学沿袭西北联大的公、诚、勤、朴校训四个范畴都含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但在诸子不同派别学说中,四者各自的地位不同,含义有差别。法家突出公,儒家强调诚,墨家注重勤,道家归本于朴。在20世纪前期的历史条件下,将诸子学说中的优秀因素统合起来,又注入了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精神,提出"公诚勤朴"的教育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学说 公诚勤朴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文化自觉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光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化自觉思潮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种主要思潮。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将人们关于自然及社会的认识提高到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设计的高度来加以思考。文化自觉的视野将深化对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的理解。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研究文化思想将... 文化自觉思潮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种主要思潮。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将人们关于自然及社会的认识提高到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设计的高度来加以思考。文化自觉的视野将深化对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的理解。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研究文化思想将突出对思想的文化意义的研究。文化自觉的视野将促进对文化交流给思想发展带来的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潮 文化自觉 中国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15年的两点感受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岂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 感受 高等教育质量 大学文化 艺术修养 文化精华 教育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哲学史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光华 袁志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学说史 哲学史观 社会史视野 学术史视野 文化史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湛风 斯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192,F0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思想史研究 学科建设 研讨会综述 展望 中国思想文化 西北大学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联大与边政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梁严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1,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边政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应运而生。国立西北联大组建后,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应对民族危机,关注边政问题,进行了关于边疆问题的一系列学术考察活动;积极组建边政学系;成立边政问题学会及主办学术专栏;...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边政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应运而生。国立西北联大组建后,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应对民族危机,关注边政问题,进行了关于边疆问题的一系列学术考察活动;积极组建边政学系;成立边政问题学会及主办学术专栏;并撰写、出版了大量关于边政学的论著。西北联大的边政学研究为边政学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转型及现代学术的建立具有开拓与示范意义;并对构建民族国家与民族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联大 边政学 学术转型 民族国家 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际意识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玉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边际意识是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恰当且切中肯綮的视角。从哲学上看,它反映出中国古代哲人对于有限与无限关系问题的思考。边际意识的相关理解可从四个层面入手:首先,有边无际突出了儒学本体论思维的特质与困境,即有限不能分有无... 边际意识是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恰当且切中肯綮的视角。从哲学上看,它反映出中国古代哲人对于有限与无限关系问题的思考。边际意识的相关理解可从四个层面入手:首先,有边无际突出了儒学本体论思维的特质与困境,即有限不能分有无限;其次,边际游走重在突出道家思想对于人类自由的认识,即有限需依据无限而获取意义。第三,不着边际突出了运气介入的问题,强调有限与无限在某种程度上的悲剧性不相关,从而对前两个层面的完美理想提出了质疑;第四,边际相即提出有限与无限的互具遍应,以佛教的不但中思想对但中式的边际意识做出补充,从而对运气问题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借助边际意识的相关思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或许能获得某种融贯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意识 本体论 边际效用 道德运气 不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联大与西北历史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严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3,共6页
西北联大不仅秉持独特开放的办学理念,而且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西北历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对西北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发掘与保护;撰写了大量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论著;在... 西北联大不仅秉持独特开放的办学理念,而且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西北历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对西北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发掘与保护;撰写了大量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论著;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加强关于西北历史的相关内容。西北联大对西北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为西北历史研究特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转向"的重要标志;客观上为国家未来西部开发建设战略的规划、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北战略 西北联大 西北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高校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 部分研究成果述评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岂之 万元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82,共11页
在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里,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高校的成绩尤其令人瞩目,主要表现在学者们对历史学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自觉;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深化;在深化原有专史研究的基础上... 在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里,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高校的成绩尤其令人瞩目,主要表现在学者们对历史学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自觉;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深化;在深化原有专史研究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与海外学术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加强;此外对历史与文化研究成果的普及,高校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20年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21世纪里整个中国史学界应该更加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专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梁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4,共5页
在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中,侯外庐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结合历史资料,通过批判性研究,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民族性特点,并揭示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性主题。
关键词 侯外庐 民族性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与梁漱溟民生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欣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民生问题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孙中山和梁漱溟本着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出发点对民生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发和论述,形成了各自系统的民生思想。本文从思想产生由来和具体内容分析入手,对他们如何看待资本问题、土地分配... 民生问题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孙中山和梁漱溟本着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出发点对民生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发和论述,形成了各自系统的民生思想。本文从思想产生由来和具体内容分析入手,对他们如何看待资本问题、土地分配问题、阶级问题以及发展工农业问题等方面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比较。对民生问题不同的思考,导致孙中山毫不犹豫地把发展工商业作为“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认为真正的民生主义既要发展大工业,又要预防和避开资本主义,而梁漱溟则选择了从农村立足,优先发展农业,走合作经济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思想 孙中山 梁漱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外庐佛教思想研究略论
12
作者 宋玉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3,共5页
侯外庐对于中国佛教思想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其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从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揭示出佛教思想对于中国固有文化的激发与促进。通过对佛教哲学的分析与批判,侯外庐在肯定佛教思想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的同时,认... 侯外庐对于中国佛教思想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其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从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揭示出佛教思想对于中国固有文化的激发与促进。通过对佛教哲学的分析与批判,侯外庐在肯定佛教思想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的同时,认为佛教思想在逻辑上具有诡辩论的特征,在世界观上有虚无主义的取向,自我意识的思辨循环是其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追求 方法论 世界观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翟红霞 李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60-65,共6页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却是文化产业弱省,目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当务之急。针对陕西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特有的优势和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则和发展对策,并对几个具体产业如旅游、报业、网络的发展作了探讨。
关键词 陕西文化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刑法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学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0-15,共6页
邓小平刑法思想是邓小平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刑事立法工作和刑事司法实践。从刑事立法思想、刑法观、犯罪现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邓小平刑法思想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 邓小平 刑法思想 刑事立法思想 刑法观 犯罪观 刑法 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外庐对王夫之思想研究的杰出贡献——纪念侯外庐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王夫之思想研究中,侯外庐是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先行者。在分析了思想的背景、渊源、体系等问题后,他认为王夫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者之一,并且其思想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向,属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这是侯外庐思想史... 在王夫之思想研究中,侯外庐是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先行者。在分析了思想的背景、渊源、体系等问题后,他认为王夫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者之一,并且其思想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向,属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这是侯外庐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缩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外庐 王夫之思想研究 杰出贡献 早期启蒙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麟学术思想研究述评
16
作者 王俊杰 张彤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60-62,共3页
对于贺麟学术思想的研究,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40年代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现代三个各具特色的阶段,当前贺麟学术思想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心学 学术思想 新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研究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的一部力作——评方光华主编《中国百年文化思潮》
17
作者 刘怡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9-160,共2页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面对社会剧变,思想文化界亦呈现出相互争鸣、相互融合的局面。全面回顾、反思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化思潮》,...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面对社会剧变,思想文化界亦呈现出相互争鸣、相互融合的局面。全面回顾、反思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化思潮》,由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正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思潮 20世纪 系统研究 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力作 思想文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述评
18
作者 王宝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6-98,102,共4页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是葛兆光近年来探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的一次集中总结。除了继续关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资料等问题以外,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思想史研究中的“加减法”、从“创新性思想”走向“妥协性思想”、思想...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是葛兆光近年来探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的一次集中总结。除了继续关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资料等问题以外,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思想史研究中的“加减法”、从“创新性思想”走向“妥协性思想”、思想史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意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中国思想史研究适应时代要求,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具有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兆光 思想史研究方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中庸》退还《礼记》与明末清初理学的自我批判和转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芳 郑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6,共12页
《大学》《中庸》在明末清初出现从四书中脱离出来,重新退还于《礼记》中的倾向。明末清初学者在将《大学》《中庸》退还《礼记》时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以东林学派顾宪成等学者为代表,提出将两篇退还《礼记》后,加入理学新经典来重构“... 《大学》《中庸》在明末清初出现从四书中脱离出来,重新退还于《礼记》中的倾向。明末清初学者在将《大学》《中庸》退还《礼记》时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以东林学派顾宪成等学者为代表,提出将两篇退还《礼记》后,加入理学新经典来重构“新四书”,从内部对理学系统展开修正。其次是焦竑、郝敬及王夫之等人提出恢复《大学》《中庸》原本的礼学特质,将两篇退还《礼记》以保证儒家之道的完整性,但其实质在于去除两篇以本体心性为核心的理学解释。最后阶段以陈确、姚际恒为代表,他们通过作者、文本等文献的考证斥责《大学》《中庸》并非孔门圣学,由此动摇了理学的经典结构体系。明末清初的《大学》《中庸》退还《礼记》运动是晚明理学自我批判与反思的产物,这种退还行为动摇了宋元以来的“四书”经典结构,反映出明末清初儒学由虚转实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中庸》 理学转向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论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方光华 曹振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从20世纪末以来"文化自觉"思潮方兴未艾,本文针对何种原因促成"文化自觉"思潮的兴起,它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学人的共识是什么,这一思潮所面临的困境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哪里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共识 文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