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服务分析——以辽宁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艺 荆涛 +4 位作者 张欣然 李雨佳 孔祥雪 王万宁 雷晓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3,210,共6页
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种类纷繁复杂,面向对象也形形色色,该文针对前人研究中需求服务对象不够全面、划分不够精细的问题,对地震应急信息需求对象进行了精细化分类。从政府、行业、市县应急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专业技术人员六类... 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种类纷繁复杂,面向对象也形形色色,该文针对前人研究中需求服务对象不够全面、划分不够精细的问题,对地震应急信息需求对象进行了精细化分类。从政府、行业、市县应急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专业技术人员六类中选取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从时间节点、内容分类、展示形态、推送渠道等多个维度设计地震应急信息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内容分为基础问题、信息需求调查、呈现方式和发布渠道几个部分。针对其中的信息需求调查结果使用标准分数比较法进行量表化处理,并对量表结果进行信度检验,以评价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最后根据结果对辽宁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的地震应急需求服务提出服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信息服务 需求分析 市县应急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评《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
2
作者 王铮 《现代情报》 CSSCI 2023年第7期35-37,95,共4页
[目的/意义]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是多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通过对《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一书的剖析与评论,探索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方法/过程]对《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一书的内容与体例进行了说明,... [目的/意义]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是多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通过对《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一书的剖析与评论,探索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方法/过程]对《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一书的内容与体例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其特色,并进一步揭示了该书背后所蕴含的学术思想。[结果/结论]《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一书集中体现了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其中融合是核心环节,具体表现为学科视角的融合,学术概念的融合,应用场景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个人、组织、社会维度的融合,观念、技术、制度要素的融合,知识处理、知识管理与知识治理的融合,以及学术思想、学术理论与学术情怀的融合8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 应急管理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范式中时间结构线索对预测运动的影响
3
作者 秦奎元 刘煜 +4 位作者 刘赛芳 王朔 刘鹏 游旭群 李苑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0-1552,共13页
判断被遮挡的运动客体何时到达某一目标位置的任务称为预测运动任务。目前,时间结构在阻断范式中对预测运动任务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实验1采用连续实验探究时间结构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时间结构不同条件,时间结构相同能够... 判断被遮挡的运动客体何时到达某一目标位置的任务称为预测运动任务。目前,时间结构在阻断范式中对预测运动任务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实验1采用连续实验探究时间结构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时间结构不同条件,时间结构相同能够显著提高被试的任务绩效;实验2使用闪烁实验分离了视觉速度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时间结构相同也能够提高被试的任务绩效;实验3通过随机实验探究干扰条件下时间结构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时间结构相同也增加了被试判断的准确性。本研究表明在预测运动任务中,时间结构相同是提高个体任务绩效的关键因素,且在视觉通道内其作用具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运动 节律 时间结构 阻断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耦合协调性研究
4
作者 李尧远 王国桥 殷启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是构成洪涝灾害防治体系的两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子系统,基于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国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中国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 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是构成洪涝灾害防治体系的两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子系统,基于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国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中国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建设水平以及两者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洪涝灾害防治体系的防灾减灾效能。结果表明:①2008—2018年国内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的综合建设指数与耦合协调度成波动上升趋势,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的耦合协调水平有较大提升,实现了从失调衰退向初级协调发展的转变,整体呈现向好趋势;②国内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建设指数差值成波动扩大态势,非结构式减灾措施建设长期滞后于结构式减灾措施,两者建设脱节现象愈发严重;③国内洪涝灾害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减灾措施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结构式减灾 非结构式减灾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灾害公共预警效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桥 赵乐萌 李尧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28,142,共7页
选取2014—2021年间40个洪涝灾害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TOE分析框架与现有文献,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次总结、归纳出风险监测设施、预报发布接收设施、注意力强度、预案完善程度、组织资源禀赋、公众参与度六个影响... 选取2014—2021年间40个洪涝灾害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TOE分析框架与现有文献,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次总结、归纳出风险监测设施、预报发布接收设施、注意力强度、预案完善程度、组织资源禀赋、公众参与度六个影响灾害公共预警效率的条件变量,实证分析了影响灾害公共预警效率的因素组合。研究发现:①单一条件并不构成灾害公共预警效率的必要条件,但提升预案完善度在灾害公共预警高效率上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②高效率灾害公共预警生成模式可归纳为两种:注意力主导模式、预案主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公共预警 组态分析 TOE框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成因分析与风险化解——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
6
作者 陈露 殷启洋 封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5,35,共5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根源,修正思想观念,从以人类为中心走向人类主体,运用技术创新,驱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化解“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危机”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天气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危机 全球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