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洛伦茨曲线的陕北黄土高原降雨分布不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史婉丽 杨勤科 +2 位作者 李小芳 陈昂 何先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77,共6页
利用建立的基尼系数降水分布不均匀性模型,对延安市和榆林市1961—2010年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系列进行研究,并用Mann—Kendall方法趋势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 利用建立的基尼系数降水分布不均匀性模型,对延安市和榆林市1961—2010年的降水量、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系列进行研究,并用Mann—Kendall方法趋势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基尼系数分别为0.61和0.56;大于1的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年份占总年份的比例分别约为33%和16.7%。榆林市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呈下降趋势;延安市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洛伦茨不对称系数呈上升趋势。榆林市的降水分布不均性增强,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小的月份所占的比例较大;延安市降水分布趋于均匀,降水量大的月份所占比例增加。榆林市在1972、1986年和1997年的洛伦茨不对称系数有较大波动,这些年中降水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大的月份引起的,同期也是土壤干旱异常的年份。因此,洛伦茨曲线从一种新的角度来量化评价降水分布时间不均匀性及其成因,为研究土壤干旱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成因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洛伦茨不对称系数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 被引量:20
2
作者 邓晨晖 白红英 +2 位作者 马新萍 黄晓月 赵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8-1080,共13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区域差异研究对于揭示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7年MODIS EVI2数据,反演了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参数并建立了遥感物候数据集,分析了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 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区域差异研究对于揭示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7年MODIS EVI2数据,反演了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参数并建立了遥感物候数据集,分析了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结果表明:(1)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和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尤以高海拔区的变化最为显著,全区GSS(物候始期)主要发生于70-130DOY(Day of Year),83.2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提前主要集中在0-5d/10a(44.46%)与5-10d/10a(28.60%);GSE(物候末期)主要发生于270-310DOY,50.17%的区域呈推迟趋势,变化趋势不明显;GSL(生长期)集中在150-210d,65.34%的区域呈延长趋势,延长在0-5d/10a(19.28%)、5-10d/10a(20.71%)及10-15d/10a(14.12%)均有分布。(2)秦岭山地GSS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GSE,南北坡植被物候变化不仅存在区域差异且存在季节差异,GSS北坡较南坡平均约早6.2d且南坡提前趋势较北坡显著,GSE南坡较北坡平均约晚5.8d且北坡推迟趋势较南坡显著,GSL北坡较南坡约长18.7-23.2d。(3)GSS、GSS及GSS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海拔敏感性,随着海拔上升,GSS逐渐推迟,GSE逐渐提前,GSL逐渐缩短,三者在海拔≤600m及≥2700m地区随海拔变化的波动幅度较大,南北坡三者随海拔的变化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海拔每上升100m,北坡GSS推迟1.76d,GSE提前0.25d,GSL缩短2.01d;南坡GSS推迟1.50d,GSE提前0.44d,GSL缩短1.94d。(4)不同植被垂直带上GSS、GSE及GSL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尤以≤600m植被带上及高山灌丛草甸带上的差异最为明显,且三者在高山灌丛草甸带的发生时间及时长北坡与南坡发生转换,表现为GSS、GSE、GSL北坡较南坡分别平均早3.5d、晚2.9d、长6.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物候 海拔敏感性 南北差异 植被垂直带 秦岭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分辨率DEM提取坡长的统计分布 被引量:5
3
作者 郭伟玲 樊宇 杨勤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76,85,共6页
坡长是土壤侵蚀和流域水文等研究的重要地形指标,在流域或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中,坡长通常基于中低分辨率DEM提取,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其上提取的坡长发生扩张,进而影响土壤侵蚀评价的计算精度。DEM分辨率对坡长的影响虽已受到注意... 坡长是土壤侵蚀和流域水文等研究的重要地形指标,在流域或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中,坡长通常基于中低分辨率DEM提取,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其上提取的坡长发生扩张,进而影响土壤侵蚀评价的计算精度。DEM分辨率对坡长的影响虽已受到注意,但对于这种影响的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对坡长表面采用分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坡长随DEM分辨率的统计分布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的降低,整体上表现为短坡长向中等坡长区扩张,长坡长出现衰减,坡长整体集中分布在中等坡长区域,基于此提出了因分辨率降低引起坡长表面变化的定量表述公式及坡长误差经验公式,可以根据坡长提取精度需求来计算合适的分辨率参数,为选取合适的DEM分辨率提高坡长计算效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长 数字高程模型 空间分辨率 误差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