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造山带中元古代微陆块构造归属及其对中元古代地球系统演化的启示
1
作者 刘潜 赵国春 +3 位作者 韩以贵 姚金龙 张东海 何艳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500,共12页
与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时期重大的地球表生环境生命系统变革明显不同,中元古代时期(1.6~1.0 Ga)的表生环境相对稳定、生命演化也相对有限,但见证了从Nuna(Columbia)超大陆聚合形成后的外围俯冲增生、伸展裂解并再次拼合形成Rodinia超大... 与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时期重大的地球表生环境生命系统变革明显不同,中元古代时期(1.6~1.0 Ga)的表生环境相对稳定、生命演化也相对有限,但见证了从Nuna(Columbia)超大陆聚合形成后的外围俯冲增生、伸展裂解并再次拼合形成Rodinia超大陆等一系列深部地质过程变动。中亚造山带南缘广泛分布中元古代微陆块,发育1.56~1.36 Ga的结晶基底和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变质火山沉积岩,其构造归属仍存在很大争议。最新的研究通过基底组成、岩浆活动性质及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Hf同位素组成的综合对比,揭示中亚造山带南缘中元古代微陆块与亚马逊克拉通西部具有亲缘性,构成了Nuna超大陆边缘俯冲增生带的一部分。该文进一步综合中元古代时期地球表生环境生命与深部系统各指标,揭示中元古代时期并非地球演化进程中的停滞期,Nuna超大陆边缘持续的俯冲增生很可能是促使中元古代大气呈波动式短期增氧以及真核生命向多细胞演化的关键控制因素。中元古代时期地球深部过程与表生环境生命演化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主要机制仍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归属 中亚造山带 中元古代 Nuna超大陆 俯冲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