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陶纪—泥盆纪镜眼虫目三叶虫头部形态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
作者 赵琪 陈延龙 +2 位作者 代韬 薛春玲 李花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镜眼虫目三叶虫是奥陶纪—泥盆纪的代表性三叶虫类群,其在显生宙早期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历经古生代多次重大地质历史事件。目前,对于其分类单元多样性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其形态多样性演化及与地质事件的协同关系尚不明确。该... 镜眼虫目三叶虫是奥陶纪—泥盆纪的代表性三叶虫类群,其在显生宙早期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历经古生代多次重大地质历史事件。目前,对于其分类单元多样性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其形态多样性演化及与地质事件的协同关系尚不明确。该研究聚焦于奥陶纪—纪泥盆纪镜眼虫目三叶虫的形态演化及其对地质事件的响应,通过几何形态测量学对351个属的头部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形态空间量化了奥陶纪至泥盆纪镜眼虫目的头部形态变化。研究发现,镜眼虫目三叶虫头部的形态分异度高峰出现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和中泥盆世艾菲尔期;主要的衰退出现了3次,分别是晚奥陶世凯迪期、志留纪末期和晚泥盆世法门期,均与各类缺氧海退等重大环境变化事件耦合,说明镜眼虫目的头部形态演化与海平面和水体氧含量变化密切相关,这些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形态分异度的变化。除此之外,中泥盆世艾菲尔期,镜眼虫目新增属种数量下降,但同时期头部形态分异度(SOV和SOR)却上升,即形态多样性峰值出现在物种多样性峰值之后,这是由于与镜眼虫目具有相同生态位的其他生物类群在此时期大发展,抑制了镜眼虫目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增加,却加剧了同生态位物种间的竞争,促使镜眼虫目新生属种发生头部形态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眼虫目 古生代 协同演化 形态多样性 灭绝 环境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生物地层对比及年代地层格架
2
作者 唐铁柱 付饶 +2 位作者 范立勇 张东东 陈延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6,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是近年来天然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层位,资源潜力巨大,但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复杂,对比分歧较大,亟待开展精细的生物地层对比。该研究综合前人的牙形石和笔石生物地层研究,建立盆地内奥陶系横向对比关系,基于生物地层认为...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是近年来天然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层位,资源潜力巨大,但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复杂,对比分歧较大,亟待开展精细的生物地层对比。该研究综合前人的牙形石和笔石生物地层研究,建立盆地内奥陶系横向对比关系,基于生物地层认为,三道坎组、桌子山组、克里摩里组以及马家沟组属于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而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以及平凉组属于上奥陶统;盆地下奥陶统生物地层研究都较为欠缺,西缘下奥陶统可识别出特马豆克期R.manitouensis和G.quadraplicatus牙形石带,在东缘发现P.obesus牙形石带可以与西南缘亮甲山组顶部对比;盆地中上奥陶统的生物地层研究相对较全面,三道坎组顶部产出Histiodella cf.holodentata牙形石带可与南缘麻川组以及东缘马家沟组的D.costodus牙形石带对比;克里摩里组至公乌素组识别出D.tablepointensis至B.compressa牙形石带,以及P.elegans至N.gracilis笔石带,可与西南缘水泉岭中上部到平凉组中部、中—东缘马家沟组中上部至峰峰组顶部对比,为达瑞威尔期至桑比期;西缘拉什仲至蛇山组产C.bicornis笔石带,可与西南缘平凉组中部、东南缘泾河组顶部至赵老峪组底部对比,属于桑比期中晚期;盆地西南缘的桃曲坡组产出凯迪期Y.neimengguensis和Y.yaoxianensis,可与东南缘背锅山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牙形石 笔石 生物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与宜居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3
作者 黄康俊 夏文鹏 +3 位作者 杨奕曜 常超 鞠鹏程 张兴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3-538,共16页
黑色页岩沉积记录了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关键阶段,涵盖超大陆聚散、大规模气候波动、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以及生物辐射与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黑色页岩的形成通常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不仅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与生命... 黑色页岩沉积记录了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关键阶段,涵盖超大陆聚散、大规模气候波动、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以及生物辐射与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黑色页岩的形成通常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不仅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与生命演化的相互作用,还记录了氮、磷、铁等关键生命元素在生物圈与非生物圈之间的循环与转化信息。该研究系统探究了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黑色页岩对关键生命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指示;同时,探讨了黑色页岩的风化作用对全球碳循环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梳理了当前黑色页岩在地球宜居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有机碳埋藏 元素循环 重金属污染 地球宜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