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塞油田H区开发中后期储层地质建模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建华 朱玉双 +3 位作者 胡友洲 毕义君 李莉 刘艳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安塞油田H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采,己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明显。分析总结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特征后,指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详细分析了区内出现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 安塞油田H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采,己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明显。分析总结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特征后,指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详细分析了区内出现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六种沉积微相的岩性、电性特征。最后采用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参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相控条件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符合较好,为成功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中后期 储层地质特征 沉积微相特征 储层地质建模 相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古地形对北礁凹陷中中新统丘控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俞锋 蒲仁海 +3 位作者 屈红军 张功成 袁超 李斌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丘形反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成因却争议较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覆盖整个盆地高测网密度的二维地震、深浅水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中新世北礁凹陷在盆地中的沉积背景和古地形以及古地形对底... 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丘形反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成因却争议较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覆盖整个盆地高测网密度的二维地震、深浅水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中新世北礁凹陷在盆地中的沉积背景和古地形以及古地形对底流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新世北礁凹陷处于半深海的沉积环境,其古地形为近互相对称的漏斗状(中间窄,两端宽),这样的古地形对底流的流速有加速作用,使晚中新世早期(11.6 Ma)底流流速增大,从而底蚀北礁凹陷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形成底流水道和丘(残丘),且古地形(对称漏斗)越窄处底流水道和丘的规模越大。首次在北礁凹陷发现中中新世漏斗状古地形对丘和水道的分布有控制作用,且对具有漏斗状古地形的其他凹陷丘形(状)反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北礁凹陷 底流 古地形 漏斗状 底流水道和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