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化磁性微粒的合成及表面巯基的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苏婧 惠文利 +2 位作者 王兰英 陈超 崔亚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67,共5页
目的研究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Fe3O4磁性粒子表面修饰剂,合成微米级磁响应性好且巯基含量较高的功能化磁性微粒,并对磁性微粒粒径以及表面巯基含量进行表征。方法激光粒度散射仪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进行粒径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目的研究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Fe3O4磁性粒子表面修饰剂,合成微米级磁响应性好且巯基含量较高的功能化磁性微粒,并对磁性微粒粒径以及表面巯基含量进行表征。方法激光粒度散射仪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进行粒径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巯基修饰前、后磁性微粒表面的功能基团进行表征,E llman方法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氮气保护,乙醇与水体积比1∶1作为溶剂,500μL浓氨水为催化剂,加入300μL硅烷化试剂与170 mg磁性Fe3O4粒子充分反应,合成了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巯基化磁性微粒,所建立E llman方法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含量的测定结果为357μmol/g。结论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的修饰及定量测定,为其在生物及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 磁性微粒 Ellman方法 巯基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率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亮 高婧 +2 位作者 杜燕华 但宁 陈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制品中病毒灭活去除效率的模型。方法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去除效率,并用病毒感染力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灭活效率。结果以PCR产物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正确反映出实际核酸含量和检...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制品中病毒灭活去除效率的模型。方法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去除效率,并用病毒感染力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灭活效率。结果以PCR产物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正确反映出实际核酸含量和检出拷贝数的线性关系,以重组质粒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证明巴氏灭毒法的病毒去除效率低于金磁颗粒法。病毒感染力实验证明巴氏灭毒法灭活效率略高于金磁颗粒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病毒感染力试验可以有效评价不同方法在病毒灭活和病毒去除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 灭活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汉族人群DXS8027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研究
3
作者 李楠 何刚 +1 位作者 陈超 张富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为了解秦巴山区汉族人群的DXS8027微卫星序列的遗传多态性,获得该基因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集秦巴山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静脉血样550份,EDTA抗凝,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1%硝酸银(... 为了解秦巴山区汉族人群的DXS8027微卫星序列的遗传多态性,获得该基因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集秦巴山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静脉血样550份,EDTA抗凝,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1%硝酸银(AgNO3)染色分型。结果,在秦巴山区人群中共检出9种不同的DXS8027等位基因,整体人群的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并具有较高的杂合度(Het=0.7968)。虽然男性和女性间等位基因分布不一致(χ2=30.242,P<0.01),但在不同地域同性别人群间、不同地域的全体研究人群间无差异(χ2=4.703,P>0.05;χ2=14.952,P>0.05;χ2=15.2,P>0.05);比较秦巴山区和欧洲人群的DXS8027等位基因,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χ2=37.572,P<0.01)。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位点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S8027 微卫星多态性 秦巴山区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测定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娜 侯晓芳 +1 位作者 崔亚丽 陈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770,共4页
目的利用便携式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和紫外降解装置,检测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方法过硫酸钾在紫外光的催化下能将有机磷降解为无机磷,无机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钒酸盐、钼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鲁米诺产... 目的利用便携式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和紫外降解装置,检测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方法过硫酸钾在紫外光的催化下能将有机磷降解为无机磷,无机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钒酸盐、钼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鲁米诺产生强而稳定的化学发光信号;根据发光强度与磷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实现有机磷农药的定量测定。结果测定磷的检出限为1.0×10^-10g/mL,线性范围为1.0×10^-9-3.0×10^-6g/mL,对浓度为2.0×10^-7g/mL的磷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1%;当青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添加浓度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方法回收率在89.5%-113.5%之间。结论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实现了检测仪器的自动化和微型化,为市售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现场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有机磷农药 磷钼钒杂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丽 范代娣 +1 位作者 王童文 但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阐明加弗氏佐剂条件下,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glutaradehyde polymerized porcine he-moglobin,pPolyHb)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免疫原性,初步探讨pPolyHb与人、牛血红蛋白的抗原决定簇的异同。方法在加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多次皮下... 目的阐明加弗氏佐剂条件下,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glutaradehyde polymerized porcine he-moglobin,pPolyHb)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免疫原性,初步探讨pPolyHb与人、牛血红蛋白的抗原决定簇的异同。方法在加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多次皮下免疫小鼠、大鼠和兔子,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IgG滴度;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大鼠和兔子抗pPolyHb抗体与猪、牛、人、小鼠、大鼠、兔子、pPolyHb和戊二醛聚合牛血红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在加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能够刺激动物产生较高滴度的IgG,不同种类的动物产生IgG滴度不同;小鼠、大鼠和兔子抗pPolyHb抗体与不同来源的血红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有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但是,对不同种类动物免疫刺激的强弱不同;对不同种类的动物,pPolyHb刺激抗体产生的抗原决定簇可能大部分相同,但也有部分不同,由此产生的抗体也不同;pPolyHb与人和牛血红蛋白均有一些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但也有一些相互独立的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 免疫原性 酶联免疫吸附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抗体芯片法对人肝脏代谢蛋白的发育分析(英文)
6
作者 颜桦 陈超 李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3-1229,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代谢相关蛋白在成人和胎儿肝脏中的分布及其丰度。方法使用含19个线粒体单抗的蛋白芯片分析4种肝组织总蛋白样本(成人肝组织匀浆蛋白,胎肝匀浆蛋白,成人肝线粒体蛋白和胎肝线粒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表达丰度进... 目的分析比较代谢相关蛋白在成人和胎儿肝脏中的分布及其丰度。方法使用含19个线粒体单抗的蛋白芯片分析4种肝组织总蛋白样本(成人肝组织匀浆蛋白,胎肝匀浆蛋白,成人肝线粒体蛋白和胎肝线粒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表达丰度进行比较,探讨蛋白质代谢相关的途径。结果醛氧化酶和羰基还原酶在成人肝线粒体中的表达较胎儿分别上调2.6和1.7倍。皮质类固醇11-β-脱氢酶同工酶1,环氧化物水解酶1和纤维蛋白原β链蛋白则分别下调1.7,1.9和2.2倍。环氧水解酶1和谷胱甘肽转移ω-1在成人和胎儿肝匀浆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肝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在成人肝脏和胚胎肝脏中存在显著的差别。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代谢蛋白的发生和发展,并确定肝脏代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线粒体蛋白组 代谢通路 发育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