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幸福感——基于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郭小弦 芦强 王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2,共9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也不断影响着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其幸福感...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也不断影响着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其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存在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具体而言,互联网使用影响了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能够提高网络资源、改变网络结构;并通过网络中蕴含的网络资源和其中的高地位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从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互联网使用 社会网络 中介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性别理论变迁及其对性别定义的影响——当代性别理论的两极:两性平等与性别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明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24,共9页
现代性别理论以性别平等为基础,在一系列女权运动的基础上,获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随着女权运动目标的达成和性解放运动的深入,性别理论的内核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两性平等变迁为性别建构。这次理论变迁并不是一次理论转型,... 现代性别理论以性别平等为基础,在一系列女权运动的基础上,获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随着女权运动目标的达成和性解放运动的深入,性别理论的内核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两性平等变迁为性别建构。这次理论变迁并不是一次理论转型,而是一次理论分裂。两性平等论与性别建构论并非是新旧关系,而是竞争关系。它们分别服务着不同的群体,指向不同的目标。可是,学界对这一理论现象并不重视,且没有注意到其背后所特有的西方文化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引进西方理论并本土化的阶段,在历史和理论层面区分和剖析两性平等论与性别建构论的差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理论 两性平等 女权主义运动 “社会性别” 性别建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