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社会学视阈下体育社会组织解纷机制分析 |
刘建仓
盖文亮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 |
陈国庆
李巾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3
|
余天休社会学思想探析 |
刘莹
王莺莺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傅明
呼毅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0 |
|
5
|
以国家创新体系的名义告别轻视社会科学之风——再论哲学社会科学无可替代性 |
胡义成
付明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6
|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 |
马小勇
薛新娅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31
|
|
7
|
儒家伦理与社会和谐——以仁义礼智信为例 |
陈勇
陈国庆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9
|
|
8
|
社会分层下过渡地带流浪儿童救助途径探讨 |
刘屹
王娇
唐绍洪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9
|
社会整合时期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
钟小浜
李婷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0
|
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及其融合的哲学思考 |
傅明
宋保忠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4
|
|
11
|
对“90后”青年网络门事件的思考——基于社会解组理论视角 |
李树文
赵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3
|
|
12
|
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之维:从布伯、伽达默尔到哈贝马斯 |
胡军良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3
|
合乎自然而内心宁静:斯多葛学派的哲学治疗智慧 |
付粉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4
|
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拓深之作 |
刘欢
沈韬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器:“备物致用”与“备而不用”之间——一种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用具形上学”的分析 |
张再林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6
|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
胡军良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7
|
对道德命题实证叙述的反思--兼论实证社会科学视域“道德滑坡”言说的得与失 |
李建森
刘顿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论党在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
梁星亮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
胡军良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
陈国庆
乔志强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