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00A16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药物治疗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金硕 程一晗 +2 位作者 艾丽萍 郑怡(综述) 张红梅(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1-406,共6页
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S100钙结合蛋白A16(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6,S100A16)在多种恶性肿瘤存在差异表达,参与肿瘤演进,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黏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不良预后因素。S100A16... 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S100钙结合蛋白A16(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6,S100A16)在多种恶性肿瘤存在差异表达,参与肿瘤演进,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黏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不良预后因素。S100A16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存在关联,促使肿瘤微环境趋向免疫抑制状态,肿瘤相关内皮细胞S100A16表达水平亦与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相关。此外,S100A16在肿瘤化疗抵抗中亦发挥作用。本文综述S100A16在不同肿瘤的作用机制、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药物治疗抵抗等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阐明不同肿瘤的防治机制,为克服肿瘤治疗抵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16 恶性肿瘤 肿瘤微环境 内皮细胞 肿瘤治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姜黄素通过激活SIRT3信号通路抵抗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形成
2
作者 彭祥燕 张彬 +6 位作者 乔喜楠 孙赫 江丽青 朱翰朝 金振晓 刘金成 段维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23,共13页
目的 探究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 THC)对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 TAAD)的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 BAPN)1 g/(kg·d)饮... 目的 探究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 THC)对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 TAAD)的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 BAPN)1 g/(kg·d)饮水法在3周龄的C57BL/6J小鼠构建小鼠TAAD模型,实验分为Con组、BAPN组、BAPN+THC组、BAPN+THC+3-TYP组,每组20只,4周后,统计各组小鼠生存情况;检测小鼠主动脉最大直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弹力纤维(EVG)染色评估主动脉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α-SMA、OPN表达;DHE染色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IL-6、TNF-α、NRF2、NOX2、α-SMA、OPN、SIRT3、Ac-SOD2和SOD2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BAPN组相比,BAPN+THC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升高、TAAD发生率显著降低,主动脉扩张程度、形态结构明显得到改善(P<0.05);炎症反应指标CD68阳性巨噬细胞、MMP2、MMP9、IL-6、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ROS生成量、MDA含量、NOX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SOD的活性和NRF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α-SMA含量明显升高,而OPN明显降低(P<0.05);SIRT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Ac-SOD2/SOD2蛋白比值明显降低(P<0.01);而使用SIRT3特异性抑制剂3-TYP和沉默SIRT3后,THC通过SIRT3信号通路抵抗TAAD的作用被抵消(均P<0.05)。结论 THC通过激活SIRT3信号通路降低主动脉组织的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表型转化,抵抗了小鼠TAAD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胸主动脉瘤和夹层 炎症 氧化应激 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F11: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3
作者 冯智博 唐希阳 +5 位作者 吕垚 王兆祥 张志翔 聂龙彦 茹韶辉 赵晋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1-378,共8页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着如免疫应答率低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挑战。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1(identification of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11,IGSF1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着如免疫应答率低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挑战。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1(identification of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11,IGSF1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作为T细胞活化的V型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抑制因子(V-domain immunoglobulin suppressor of T cell activation,VISTA)的特异性配体,其通过IGSF11/VISTA轴抑制T细胞功能,有潜力成为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靶标。IGSF11广泛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中,其调控机制因肿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别。已有研究证明阻断IGSF11与VISTA结合或对IGSF11进行特异性抑制,可产生抗肿瘤作用。IGSF11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其在不同肿瘤中的预后价值不同。本文将对IGSF11的结构特征、表达调控机制、与VISTA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进行系统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F11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与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朱清玉 刘家云 龙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7-1084,共8页
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利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诊断结核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EV是纳米级膜状结构,在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通讯中至关重要,其携带的微生物特异性抗原物质对于疾病... 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利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诊断结核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EV是纳米级膜状结构,在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通讯中至关重要,其携带的微生物特异性抗原物质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巨大潜力。寻找EV新型生物标志物、利用高敏感核酸技术或使用纳米材料富集结核病患者体液中EV是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研究方向。笔者介绍了EV及其中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方面的诊断潜力和研究进展,阐述了EV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为跨学科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结核 生物学标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感染细胞实验中庆大霉素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的杀伤作用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婷 王家兴 +2 位作者 陈婉冰 韩锦 李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6,共7页
目的在尿路感染体外细胞实验中,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0、10、20、50、100、200μg/mL)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的杀伤作用,对尿路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不同量UPEC J96菌株(10^(8)、10^... 目的在尿路感染体外细胞实验中,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0、10、20、50、100、200μg/mL)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的杀伤作用,对尿路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不同量UPEC J96菌株(10^(8)、10^(7)、10^(6))的杀伤情况;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在不同时间内(2 h或24 h)对原代培养的C57BL/6雄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腹腔巨噬细胞、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的毒性作用;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的庆大霉素浓度和作用时间,检测J96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入侵以及小鼠巨噬细胞对J96的吞噬、清除作用。结果庆大霉素(≥10μg/mL)对J96的杀伤作用均强于1%的青霉素/链霉素双抗(P<0.0001),高浓度庆大霉素(≥100μg/mL)可在30 min内完全杀伤高达10^(8)的J96。50μg/mL庆大霉素作用2 h可对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产生毒性作用(P<0.05)。结论本文明确了不同细胞体外实验时适宜的庆大霉素处理浓度及时间,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对庆大霉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庆大霉素 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酮饮食在减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莹 贺艺璇 +4 位作者 王颖 张静 陈辉 师梅梅 孙丽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世界范围内肥胖发病率逐渐增高,饮食控制已被证实是最有效的减重措施之一。其中,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适当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往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关注到生酮饮食可以有效控制食欲,提高脂肪氧化等... 世界范围内肥胖发病率逐渐增高,饮食控制已被证实是最有效的减重措施之一。其中,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适当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往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关注到生酮饮食可以有效控制食欲,提高脂肪氧化等,具有良好的减重效果。本文就生酮饮食在减重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肥胖 脂肪代谢 控制食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BBP加重过敏性哮喘的免疫毒性效应研究
7
作者 李崇尧 曹青 +5 位作者 薛飞 龚樊欣 曹楠 李慧 靳艳艳 闫抗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64,共11页
为了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加重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采用雄性BALB/c小鼠,并随机分组,造模周期为37 d。具体分5组:生理盐水组、卵清蛋白(OVA)组、10 mg·kg^(-1)BBP+OVA组、100 mg·kg^(-1)BBP+OVA组和250 mg·... 为了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加重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采用雄性BALB/c小鼠,并随机分组,造模周期为37 d。具体分5组:生理盐水组、卵清蛋白(OVA)组、10 mg·kg^(-1)BBP+OVA组、100 mg·kg^(-1)BBP+OVA组和250 mg·kg^(-1)BBP+OVA组。主要检测总免疫球蛋白E(T-IgE)、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IgE)、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22);分析肺组织免疫组化切片内质网应激标志物激活转录因子6(ATF6)和C/BEP同源蛋白(CHOP)、Treg通路分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叉头框蛋白P3(FoxP3);观察肺组织切片改变程度,并同时用无创呼吸机评估肺功能指标。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OVA组的T-IgE、OVA-IgE功能、肺功能和病理学损伤均有所加重,辅助T型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被破坏。与OVA组比较,不同浓度BBP+OVA组随着BBP浓度的升高,其肺功能、T-IgE、OVA-IgE功能和病理学损伤均逐渐加重,平衡向Th17进行,在100 mg·kg^(-1)组出现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BBP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调节Th17/Treg通路,从而加重过敏性哮喘,BBP剂量为100 mg·kg^(-1)时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 过敏性哮喘 内质网应激 Th17通路 Treg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1通过Cx43半通道调控衰老骨细胞力学响应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赵德志 付嘉悦 +1 位作者 乌佳伟 续惠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1-311,共1页
目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与骨细胞感知力学刺激能力的降低密切相关。Piezo1离子通道在骨细胞代谢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老龄骨细胞力学响应中尚未报道。已有研究显示,骨细胞Piezo1的激活介导用于调控骨合成代谢的重要通道Cx43半通道的开... 目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与骨细胞感知力学刺激能力的降低密切相关。Piezo1离子通道在骨细胞代谢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老龄骨细胞力学响应中尚未报道。已有研究显示,骨细胞Piezo1的激活介导用于调控骨合成代谢的重要通道Cx43半通道的开放。然而,其相互作用在衰老骨细胞力学响应中的调控机制仍有待研究。方法依托泊苷处理MLO-Y4骨样细胞建立衰老骨细胞模型;通过Yoda1激活骨细胞Piezo1和GAP19抑制骨细胞Cx43半通道功能相结合,研究在16dyn/cm^(2)流体剪切应力刺激下Piezo1与Cx43相互作用对衰老骨细胞力学响应的调控。染料摄取检测Cx43半通道开放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MC3T3-E1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q PCR检测骨代谢基因和成骨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表达。结果衰老降低了骨细胞的力学敏感性,Yoda1激活Piezo1没有改变衰老骨细胞半通道功能和骨代谢基因表达。然后,Piezo1的激活可以增强流体剪切力刺激下衰老骨细胞半通道的开放和骨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并通过条件培养基调节MC3T3-E1的成骨分化。而通过GAP19阻断Cx43半通道抑制了Yoda1引起的骨细胞力学响应。结论Piezo1在调控Cx43半通道功能改善衰老骨细胞力学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染色 依托泊苷 骨质疏松症 力学刺激 力学响应 骨细胞 条件培养基 流体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分型糖链的结构与功能
9
作者 关锋 丰晶晶 +2 位作者 卫玮 李想 谭增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0-846,共7页
平分型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Bisecting N-acetylglucosamine,bisecting GlcNAc)结构是指GlcNAc以β1,4-连接的方式连接到五糖核心的甘露糖(Man)上,是一种特殊的N糖基化修饰。平分型GlcNAc修饰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如细胞黏附、受精和胎... 平分型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Bisecting N-acetylglucosamine,bisecting GlcNAc)结构是指GlcNAc以β1,4-连接的方式连接到五糖核心的甘露糖(Man)上,是一种特殊的N糖基化修饰。平分型GlcNAc修饰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如细胞黏附、受精和胎儿发育、神经发生、免疫反应和肿瘤发展等。主要介绍平分型GlcNAc结构的形成过程,概述平分型GlcNAc修饰在神经系统、免疫反应、肿瘤发展和转移的生物学功能,并总结了解析平分型GlcNAc结构的技术进展,为相应生物学研究及药物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型N-乙酰氨基葡萄糖 MGAT3 N聚糖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侧被盖区(VTA):慢性痛与负性情绪共病的神秘纽带
10
作者 董超众 钟嘉诚 +2 位作者 曾雨藤 姬媛媛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4,共8页
慢性痛与负性情绪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发现其往往相伴发生,但其共病机制尚未明确。腹侧被盖区(VTA)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多个脑区都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在疼痛与负性情绪的调节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 慢性痛与负性情绪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发现其往往相伴发生,但其共病机制尚未明确。腹侧被盖区(VTA)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多个脑区都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在疼痛与负性情绪的调节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腹侧被盖区的分区与神经元的类型,之后汇总了其参与慢性痛与负性情绪共病调节的神经环路与非神经环路机制,旨在为慢性痛与负性情绪共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侧被盖区 慢性痛 负性情绪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军林 崔继红 +3 位作者 王翠玲 黄萱 李想 关锋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18,122,共5页
在近年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online plus offline blending teaching,OPOBT)中,部分师生存在抵触情绪、使用不当等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结合传统教学范式、前人成果和教学实践,以“细胞死亡”教学内容设计为例,总结提高线上线... 在近年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online plus offline blending teaching,OPOBT)中,部分师生存在抵触情绪、使用不当等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结合传统教学范式、前人成果和教学实践,以“细胞死亡”教学内容设计为例,总结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路径:理性认识和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传统教学范式指引下,开展对学生和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合理重构教学内容;深化和细化教学内容,设计和优化教学模式;持续发展过程性、多元化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业创新思维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细胞死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慕课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细胞内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菲 王丽萍 +4 位作者 张震 岳冬丽 段秀芳 张斌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冻存对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表型及细胞内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癌症患者的外周血,采用Ficoll两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得CIK。收集冻存3个月后复苏4、24、72 h的CIK,采... 目的:探讨冻存对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表型及细胞内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癌症患者的外周血,采用Ficoll两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得CIK。收集冻存3个月后复苏4、24、72 h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及胞内染色法检测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及干扰素-γ的表达水平,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活性。以未冻存的新鲜CIK作对照。结果:冻存前及复苏4 h后CIK颗粒酶B及干扰素-γ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9、0.237,P>0.05)。冻存前及复苏4、24、72 h后CIK穿孔素表达水平分别为(35.97±7.12)%、(10.00±6.04)%、(17.60±3.92)%和(35.20±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480,P<0.001),冻存后CIK穿孔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穿孔素表达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复苏4、24、72 h后CIK活细胞比例逐渐增多(P<0.05),复苏72 h后活细胞比例接近100%,细胞活性恢复正常。结论:冻存可能使CIK细胞亚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内因子 冻存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抑制细胞比例变化及CD73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封全灵 王红丽 +2 位作者 张毅 史惠蓉 张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G-MDSCs)和单核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MMDSCs)的比例及其CD73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7例宫颈癌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血,以CD11b+CD14-为G-MDSCs标志物,CD11b+CD14+为M-M...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G-MDSCs)和单核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MMDSCs)的比例及其CD73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7例宫颈癌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血,以CD11b+CD14-为G-MDSCs标志物,CD11b+CD14+为M-MDSCs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群MDSCs的比例及其CD73表达。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G-MDSCs、M-MDSCs的表达水平[(52.5±2.9)%、(27.7±15.2)%]均高于健康组[(20.1±9.2)%、(22.0±6.3)%](t=7.584、2.021,P<0.05);宫颈癌组外周血M-MDSCs上CD73的表达水平[(21.4±17.1)%]高于健康组[(5.9±5.0)%](t=5.128,P<0.001);宫颈癌组外周血G-MDSCs比例及其CD73的表达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M-MDSCs比例与临床分期有关(F=9.566,P=0.001),其CD7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t/F=7.664、2.419,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MDSCs的比例与肿瘤发生相关,其中M-MDSCs的水平可能与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髓源抑制细胞 CD73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和雌激素受体间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正洪 姜恩泽 +5 位作者 赵红 上官俊杰 王新星 吕镗锋 陈礼朋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配体的结合导致非核效应,雌二醇可以在所有层面上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系统。文中研究雌二醇和IGF-Ⅰ所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 目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配体的结合导致非核效应,雌二醇可以在所有层面上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系统。文中研究雌二醇和IGF-Ⅰ所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IR)和ER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和NWTB3细胞,在ER和IGF-IR阳性的MCF-7细胞中转染空载体(NEO)导致IGF-IR下降,而在ER阴性的IGF-IR形成的NWTB3细胞中转染ER。免疫沉淀试验研究ER和IGF-IR相互结合,免疫印迹试验研究IGF-IR下游的信号通路激活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GFR-ER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MCF-7乳腺癌细胞转染IGF-IR反义cDNA(SX13),造成细胞膜上的IGF-IR减少了50%。在NEO的细胞中,雌二醇和IGF-Ⅰ诱导了ER与IGF-IR的快速结合,而在SX13细胞中,该相互作用被遏制。在用ER转染NWTB3细胞过表达IGF-IR后,ER与IGF-IR的相互作用在15 min内被雌二醇和IGF-Ⅰ诱导。结论 ER与IGF-IR的相互作用可能对ER的非核效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物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静 王菲 +5 位作者 刘艳芬 王丽萍 许钰杰 王盟 张斌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抗CD3单抗联合不同浓度的抗CD28单抗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取6例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诱导培养,获取CIK细胞。CIK细胞成熟后用1.0 mg/L抗CD3单抗分别联合0.5、1.0、2.5 mg/L抗CD28单抗进... 目的:探讨抗CD3单抗联合不同浓度的抗CD28单抗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取6例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诱导培养,获取CIK细胞。CIK细胞成熟后用1.0 mg/L抗CD3单抗分别联合0.5、1.0、2.5 mg/L抗CD28单抗进行活化,使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10、IL-2、TNF-α的分泌水平,并用胞内细胞染色法检测CD3+CD8+T细胞中IFN-γ、穿孔素的表达水平。以50μg/L佛波酯联合750μg/L离子霉素共刺激的CIK细胞作对照。结果:抗CD3单抗联合不同浓度抗CD28单抗组CIK细胞IFN-γ、IL-10、IL-2、TNF-α分泌水平和胞内穿孔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D3单抗联合不同浓度抗CD28单抗共刺激对CIK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无影响,临床上可选择1.0 mg/L抗CD3单抗联合0.5 mg/L抗CD28单抗活化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固真方对促甲状腺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国光 顾文聪 +2 位作者 顾文霞 杨非易 李平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299-302,共4页
促甲状腺素(TSH)通过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TSHR),产生第二信使cAMP,从而激活cAMP反应性起动子,而使相应的基因获得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在构建有TSHR和糖蛋白激素cAMP反应性起动子以及萤光素基因... 促甲状腺素(TSH)通过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TSHR),产生第二信使cAMP,从而激活cAMP反应性起动子,而使相应的基因获得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在构建有TSHR和糖蛋白激素cAMP反应性起动子以及萤光素基因(Luc)的转染细胞中,经补肾益精中药固真方提取液(1×10^(-4)稀释)处理3~5d后,可下调TSHR基因的表达,并使TSHR数目减少.提示固真方可调整甲状腺细胞的功能,或许有利于调整甲状腺机能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真方 促甲状腺素 中药 方剂 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17
作者 李永忠 李坤成 +1 位作者 杜祥颖 李德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 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3D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 ,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3Dtrue 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 目的 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3D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 ,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3Dtrue 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像 ,获得左、右冠状动脉图像 ,分析畸形冠状动脉近段与冠状动脉窦 (Valsalva窦 )、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关系。结果  6例MRCA均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畸形血管近段均走行于主动脉根部与右心室流出道之间。结论 屏气法 3DMRCA可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显示畸形冠状动脉近段的走行路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畸形 磁共振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英文)
18
作者 李亭 陈国栋 张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5-1133,共9页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为避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预防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仍有引起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可...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为避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预防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仍有引起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此外,尽管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多数移植患者仍会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损伤引起移植器官功能障碍。虽然最初的排斥反应由宿主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引起,但最新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在移植物排斥反应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免疫识别由多个不同蛋白质家族的受体启动,其中包括Toll样受体(TLRs)家族。TLRs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一系列病原微生物和内源性介质,激活天然免疫系统。TLRs的发现使人们对器官移植术后引起及调节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TLRs活化可以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导致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反应,同时可通过TLRs诱导免疫耐受。TLRs作为干预治疗的潜在目标开始受到人们青睐。本文总结TLRs和及其配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探讨目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器官移植中TLR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排斥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克隆的小鼠胚胎在附植前后发育的研究
19
作者 彭礼繁 罗光彬 +1 位作者 Philip Iannaccone 陈自洪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8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成年小鼠的卵丘细胞核、胎儿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细胞来进行核移植,研究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程序和影响重构胚附植前发育的激活条件;随后将重构胚与供体细胞系共培养后获得囊胚阶段的小鼠重构胚,并将其移植到受体鼠体内后获得了24%克... 采用成年小鼠的卵丘细胞核、胎儿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细胞来进行核移植,研究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程序和影响重构胚附植前发育的激活条件;随后将重构胚与供体细胞系共培养后获得囊胚阶段的小鼠重构胚,并将其移植到受体鼠体内后获得了24%克隆胚胎。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质能够进行重编程来支持早期的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胚胎培养 核移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梦雨 李冰瑶 +2 位作者 樊涛 陈凯 严兴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25,130,共5页
针对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系统化培训方法,包括:制定平台管理制度、强化仪器培训意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技能、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学生分级和个性化培训、建设管理团队等。实践表明,完善的培训体... 针对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系统化培训方法,包括:制定平台管理制度、强化仪器培训意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技能、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学生分级和个性化培训、建设管理团队等。实践表明,完善的培训体系可以提高仪器使用者的技能和素质,有利于加大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力度,发挥其使用效益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培训体系 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