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苦味酸盐C_3N_2H_5^+C_6N_3O_7H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丹 任莹辉 +3 位作者 赵凤起 仪建华 常春然 宋纪蓉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2,共5页
利用咪唑的醇溶液与苦味酸的醇溶液合成了咪唑的苦味酸盐C3N2H5+C6N3O7H-2,并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0.8950nm,b=1.3474(3)nm,c=2.0164nm,α=β=γ... 利用咪唑的醇溶液与苦味酸的醇溶液合成了咪唑的苦味酸盐C3N2H5+C6N3O7H-2,并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0.8950nm,b=1.3474(3)nm,c=2.0164nm,α=β=γ=90°,V=2.4317(3)nm3,Dc=1.624g/cm3,Z=8,F(000)=1216。运用Gaussian 03程序,在6-311+G(d)的基组上,用HF和B3LYP两种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原子净电荷及原子间布局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量子化学 苦味酸盐 晶体结构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唑-5-酮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海霞 肖鹤鸣 +2 位作者 宋纪蓉 胡荣祖 文振翼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6-168,i002,共4页
对两种1,2,4三唑5酮的酮式互变异构体1,2,4三氢1,2,4三唑5酮(Ⅰ)和2,3,4三氢1,2,4三唑5酮(Ⅱ)进行了HF/631G水平、B3LYP/631G水平的几何构型全优化以及MP2/631G//B3LYP/631G水平的总能量计算,提供了两种互变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参数、电子... 对两种1,2,4三唑5酮的酮式互变异构体1,2,4三氢1,2,4三唑5酮(Ⅰ)和2,3,4三氢1,2,4三唑5酮(Ⅱ)进行了HF/631G水平、B3LYP/631G水平的几何构型全优化以及MP2/631G//B3LYP/631G水平的总能量计算,提供了两种互变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参数、电子结构、原子所带净电荷和振动光谱,并对化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证明1,2,4三氢1,2,4三唑5酮为稳定构型,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 理论研究 互变异构体 B3LYP 性质 能量计算 几何构型 构型参数 电子结构 振动光谱 稳定构型 水平 MP2 净电荷 稳定性 化合物 酮式 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海霞 宋纪蓉 +2 位作者 肖鹤鸣 胡荣祖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3-46,61,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 3LYP/6-31+G(d)方法对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其稳定构型。通过对其优化构型及自然原子电荷分析,证明O 14原子对DNTF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最大。IR振动光谱和NM R化学位移的计算值和理论值...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 3LYP/6-31+G(d)方法对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其稳定构型。通过对其优化构型及自然原子电荷分析,证明O 14原子对DNTF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最大。IR振动光谱和NM R化学位移的计算值和理论值吻合得较好。化合物前线轨道组成分析表明,最高占据轨道(HOM O)主要由C(7)s,C(2)s,C(3)s,C(6)s,C(6)p,O(14)p和C(2)p构成,最低未占据轨道(LUM O)主要由C(7)s,C(16)s,C(7)p和N(11)p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 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绝热至爆时间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抗震 常春然 +5 位作者 宋纪蓉 高红旭 李梦 马海霞 赵凤起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应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测定了RDX的比热容,得到了二次方温度方程,298.15K时RDX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251.17J·mol^-1·K^-1。运用Gaussian 03W程序的DFT—RB3LYP/6—311++G^**方法对RDX在280~350K的温区内进行比热容... 应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测定了RDX的比热容,得到了二次方温度方程,298.15K时RDX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251.17J·mol^-1·K^-1。运用Gaussian 03W程序的DFT—RB3LYP/6—311++G^**方法对RDX在280~350K的温区内进行比热容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低于实测值,偏差在12.72%~15.94%。用测得的比热容方程计算了298.15K为基础的RDX的热力学函数,并得到了绝热至爆时间为3.10~3.19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RDX 比热容 热力学性质 绝热至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菌种选育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抗震 宋纪蓉 +2 位作者 赵宏安 黄洁 任莹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利用自制的半导体激光辐射器对果酒酵母(Ciderutilis)、康宁木霉(Trichodermareesi)两菌种进行诱变,选育出了适合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更优突变株,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菌种的协同关系,获得了最佳接种混合比:4∶1。通过对比实验的测... 利用自制的半导体激光辐射器对果酒酵母(Ciderutilis)、康宁木霉(Trichodermareesi)两菌种进行诱变,选育出了适合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更优突变株,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菌种的协同关系,获得了最佳接种混合比:4∶1。通过对比实验的测定分析,选育菌种的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真蛋白的含量比原菌种提高了12.60%和17.69%,证实了选育方法的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蛋白 苹果渣 发酵生产 菌种选育 果酒酵母 康宁木霉 粗蛋白 真蛋白 菌种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5-酮及其盐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7
6
作者 马海霞 宋纪蓉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15,共7页
详细介绍了新型含能材料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状况,包括合成方法、晶体结构、量子化学、热分解行为、毒性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包括NTO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等21种NTO金属盐的单晶结构和热行为,... 详细介绍了新型含能材料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状况,包括合成方法、晶体结构、量子化学、热分解行为、毒性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包括NTO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等21种NTO金属盐的单晶结构和热行为,重点总结了NTO碱金属盐的热分解产物,其中NTO的锂、钠、钾配合物的最终分解产物为碳酸盐,而铷和铯配合物的最终分解产物为碳酸盐、氧化物和高聚物,得出NTO碱金属盐的活化焓(ΔH≠)和放热分解峰温(Tpdo)之间的关系。附参考文献7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3-硝基-1 2 4三唑-5-酮(NTO) NTO盐 结构 热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氨基-1,2,4-三唑苦味酸盐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爆速爆压的估算 被引量:2
7
作者 任莹辉 张超 +5 位作者 张鲜波 赵凤起 马海霞 徐抗震 宋纪蓉 胡荣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三唑类含能离子化合物3,5-二氨基-1,2,4-三唑苦味酸盐(C8N8H8O7,简称DAT.PA)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爆速、爆压。方法比热容测定采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中的连续比热容测定模式;运用Gaussian 03W程序的DFT-RB3LYP/6-31g*方法对D... 目的研究三唑类含能离子化合物3,5-二氨基-1,2,4-三唑苦味酸盐(C8N8H8O7,简称DAT.PA)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爆速、爆压。方法比热容测定采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中的连续比热容测定模式;运用Gaussian 03W程序的DFT-RB3LYP/6-31g*方法对DAT·PA在283~353K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比热容理论计算;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计算以298.15 K为基础DAT.PA的热力学函数;采用氮平衡方程研究化合物的爆速和爆压。结果得到DAT.PA比热容方程为Cp(J/g·K)=-0.233 7+6.005 6×10-3T-5.396 9×10-6T2(283K<T<353K),298.15K下,标准摩尔比热容为353.285J/mol·K。计算得到化合物的爆速爆压值分别为982.48 m/s和36.07GPa。结论化合物基本物化参数及性能参数的测量及估算,为其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氨基-1 2 4-三唑苦味酸盐 比热容 热力学函数 爆速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酸铋的合成、分解反应动力学及热安全性(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任莹辉 仪建华 +3 位作者 赵凤起 陈智群 胡荣祖 宋纪蓉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4,47,共7页
合成了苦味酸铋配合物(Bi-P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TG-DTG及DSC技术研究了化合物的热行为和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TG曲线上出现一个最大的失重阶段,对应于DSC曲线上的最大放热峰。放热分解反应过程可以认为是化学反应,其机理... 合成了苦味酸铋配合物(Bi-P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TG-DTG及DSC技术研究了化合物的热行为和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TG曲线上出现一个最大的失重阶段,对应于DSC曲线上的最大放热峰。放热分解反应过程可以认为是化学反应,其机理方程的微分式为f(α)=3(1-α)[-ln(1-α)]2/3,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13.51(1-α)[-ln(1-α)]2/3e-1.96×104/T。反应阶段的活化熵(ΔS≠),活化焓(ΔH≠)及活化自由能(ΔG≠)分别为2.25J.mol-1.K-1,159.82kJ.mol-1及158.6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苦味酸铋 热行为 分解反应动力学 热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LAX-112与氟化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林 胡银 +2 位作者 胡荣祖 宋纪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4,共6页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获得3,6-二氨基-1,2,4,5-四嗪-1,4-二氧化物(LAX-112)与氟化氢(HF)超分子体系势能面上3种全优化几何构型。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LAX-112与HF分子间的最大相互作用能为-34.41kJ/...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获得3,6-二氨基-1,2,4,5-四嗪-1,4-二氧化物(LAX-112)与氟化氢(HF)超分子体系势能面上3种全优化几何构型。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LAX-112与HF分子间的最大相互作用能为-34.41kJ/mol。超分子体系中的电子均由LAX-112向HF转移。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对优化构型进行了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超分子体系中H-X(X=N和F)的伸缩振动频率均发生了大幅度红移。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发现二聚过程在较低温度或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3 6-二氨基-1 2 4 5-四嗪-1 4-二氧化物 氟化氢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1,2,4-三唑-5-酮银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莹辉 宋纪蓉 +3 位作者 黄洁 徐抗震 孙晓红 王花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研究4-氨基-1,2,4-三唑-5-酮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方法用4-氨基-1,2,4-三唑-5-酮(ATO)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合成制得。结果得到灰白色固体粉末状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和表征,推测其结构为〔Ag(C2H4N4O)(H2O)〕NO3。结论反... 目的研究4-氨基-1,2,4-三唑-5-酮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方法用4-氨基-1,2,4-三唑-5-酮(ATO)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合成制得。结果得到灰白色固体粉末状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和表征,推测其结构为〔Ag(C2H4N4O)(H2O)〕NO3。结论反应条件温和,生成了新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配合物 4-氨基-1 2 4-三唑-5-酮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ATz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银 邵颖慧 +2 位作者 胡荣祖 宋纪蓉 马海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二聚体势能面上6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8.82 kJ.mol-1。由自然键轨道(N...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二聚体势能面上6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8.82 kJ.mol-1。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 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发现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二聚过程在200.0~400.0 K均能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3 6-双(1-氢-1 2 3 4-四唑-5-氨基)-1 2 4 5-四嗪(BTATz)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然键轨道分析(NBO)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CL-20和DNTF自由基的光照检测
12
作者 马海霞 宋纪蓉 +1 位作者 胡荣祖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研究含能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瞬间性和安全性,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检测了HMX,CL-20和DNTF的自由基,得到了它们在相同的光照强度和时间间隔中,各体系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图。结果表明,DNTF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即会产生自由基,HMX和CL-2... 为研究含能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瞬间性和安全性,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检测了HMX,CL-20和DNTF的自由基,得到了它们在相同的光照强度和时间间隔中,各体系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图。结果表明,DNTF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即会产生自由基,HMX和CL-20光照一定时间后有自由基产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自由基逐渐增多,DNTF的自由基信号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含能材料 自由基 自旋共振 HMX CL-20 DN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1,2,4-三唑-5-酮的分子结构和晶体能带结构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严彪 马海霞 宋纪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应用阿姆斯特丹(ADF)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4-氨基-1,2,4-三唑-5-酮(ATO)进行了几何优化和频率计算,通过变换基组和相对论效应,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提供了计算所得的几何构型参数、原子间Mayer键级、原子净电荷和前沿轨道能量及... 应用阿姆斯特丹(ADF)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4-氨基-1,2,4-三唑-5-酮(ATO)进行了几何优化和频率计算,通过变换基组和相对论效应,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提供了计算所得的几何构型参数、原子间Mayer键级、原子净电荷和前沿轨道能量及组成。比较发现在ADF程序中基组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采用TZP基组与实验相符最好。运用晶体场理论计算了ATO的晶体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其性质接近绝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密度泛函 4-氨基-1 2 4-三唑-5-酮(ATO) 晶体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O的比热容、热力学性质及绝热至爆时间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兆娜 马海霞 +3 位作者 宋纪蓉 赵凤起 徐抗震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
运用Micro-DSC微热量仪测定NTO的比热容,在283~353K时,比热容随温度呈稳定的线性变化,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0.2806+2.7103×10^-3T,298.15K时NTO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141.53J·mol^-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 运用Micro-DSC微热量仪测定NTO的比热容,在283~353K时,比热容随温度呈稳定的线性变化,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0.2806+2.7103×10^-3T,298.15K时NTO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141.53J·mol^-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计算出NTO以298.15K为基础,283~353K温区的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由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及NTO的热分解参数得到了NTO绝热至爆时间为1.95~1.99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NTO 比热容 热力学性质 绝热至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洁 严彪 +2 位作者 马海霞 黄婷 宋纪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700,共4页
合成了新配合物[AgL2]NO3(L=(RS)-1-(4-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戊唑醇)。应用元素分析、IR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69... 合成了新配合物[AgL2]NO3(L=(RS)-1-(4-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戊唑醇)。应用元素分析、IR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698 9(7)nm,b=0.902 8(2)nm,c=1.122 8(2)nm,β=103.66(3)°,V=3.643 3(13)nm3,Dc=1.432 g.cm-3,Z=4,F(000)=1 624,μ=0.748mm-1。研究了配合物及戊唑醇对烟草赤星病菌和苹果树干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麦生长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不利于小麦的发芽和生长,但具有更优越的杀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银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