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3)O_(4)/rGO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邱娅萍 张镇宇 +2 位作者 周雪飞 鲍琳 郭彦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0-183,共4页
四氧化三钴(Co_(3)O_(4))的电容特性高,功率特性、能量特性以及循环性能优良,但单纯的Co_(3)O_(4)导电性较差,电化学利用率低,而石墨烯不仅电学、热学和力学的性质优异,而且比表面积大。以石墨烯为载体可以改善Co_(3)O_(4)的导电性,提高... 四氧化三钴(Co_(3)O_(4))的电容特性高,功率特性、能量特性以及循环性能优良,但单纯的Co_(3)O_(4)导电性较差,电化学利用率低,而石墨烯不仅电学、热学和力学的性质优异,而且比表面积大。以石墨烯为载体可以改善Co_(3)O_(4)的导电性,提高Co_(3)O_(4)的电化学利用率。以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采用热爆法合成Co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表征进行测试和分析,同时对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Co_(3)O_(4)/rGO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石墨烯 水热法 复合材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化学模拟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晨 杨征 +4 位作者 厍梦尧 尹文婷 李剑利 赵桂仿 史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6-2061,共1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超氧离子自由基(O-2.)歧化反应的特异性,具有抗氧化、抗癌症及抗炎症等重要生理学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模拟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系统综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在设计合成及应用上的新进展.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 生物活性 活性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田梦蕾 黄可欣 +3 位作者 高翔 宁晓辉 鲍琳 刘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6-252,256,共8页
以不同碳源和不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膨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碳源的不同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重点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 以不同碳源和不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膨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碳源的不同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重点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进行了无酶H_(2)O_(2)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讨论了其作为无酶H_(2)O_(2)电化学传感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通用型金属/多孔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多孔碳 膨胀法 过氧化氢传感器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增强超声/H2O2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魏红 杨虹 +2 位作者 赵琳 李克斌 于雪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895,共7页
研究粉煤灰对超声/H2O2体系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增强效果,考察了粉煤灰添加量、H2O2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超声,H2O2氧化,超声/H2O2,超声/粉煤灰,粉煤灰/H2O2氧化相比,粉煤灰有效增强... 研究粉煤灰对超声/H2O2体系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增强效果,考察了粉煤灰添加量、H2O2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超声,H2O2氧化,超声/H2O2,超声/粉煤灰,粉煤灰/H2O2氧化相比,粉煤灰有效增强了超声/H2O2体系对左氧氟沙星的降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粉煤灰添加量为1.5g/L,H2O2浓度为15.0mmol/L,pH=7.16,超声功率325W,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20mg/L,反应160min,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达到99.12%,TOC去除率为17.37%.利用荧光探针法对不同体系产生的·OH浓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粉煤灰作为非均相催化剂,主要在于发生类Fenton反应.采用HPLC/MS/MS方法对3种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主要是通过喹诺酮环失去-C2,哌嗪环去亚甲基化以及·OH进攻喹诺酮环发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超声 H2O2 左氧氟沙星 HPLC MS MS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志安 刘书林 +1 位作者 郭俊英 陈栓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1,共4页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 以高果糖浆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果糖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间苯二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综合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1.97℃、反应时间5.24h、催化剂质量分数6.21%。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285.523 mPa.s,测得所研制的胶粘剂的拉伸强度达到3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高果糖浆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价铜配位聚合物[Cu(2-mpac)]_n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4
6
作者 范广 陈三平 高胜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9-1132,共4页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由于在光学,电学,磁学,催化,分离,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功能性,已成为当前最具挑战力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因此,进一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配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甲基吡嗪-5-羧酸(2-mpacl...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由于在光学,电学,磁学,催化,分离,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功能性,已成为当前最具挑战力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因此,进一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配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甲基吡嗪-5-羧酸(2-mpacl是一类非常好的有机配体,由于结合了吡嗪和羧基二者的配位特点,从而呈现丰富的配位模式,所以常常用来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价铜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2-甲基吡嗪-5-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饱和聚磷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丹 白银娟 +3 位作者 何贵强 张宇澄 宫永宽 张世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55-1559,共5页
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磷酸酯(PolymerⅠ),经季铵化得到了侧基含季铵基的不饱和聚磷酸酯(Polymer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olymerⅡ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共混片基(Polymer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 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磷酸酯(PolymerⅠ),经季铵化得到了侧基含季铵基的不饱和聚磷酸酯(Polymer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olymerⅡ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共混片基(Polymer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在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溶胀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以纯三甲胺为季铵化试剂,在V(氯仿)∶V(异丙醇)∶V(DMF)=3∶5∶5的混合溶剂中,于60℃反应24 h可得到季铵化率高达48%的PolymerⅡ.在PBS中PolymerⅡ的含量越多,达到溶胀平衡时,共混片基的溶胀率越高,越容易降解.磷酸酯的引入使聚合物的熔点(Tm)和热稳定性(Td)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磷酸酯 富马酸丁二醇酯 生物降解 溶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kgd拓扑结构的二维铅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萍 曹超初 +1 位作者 梁燕萍 吴振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57-2062,共6页
醋酸铅(Pb(Ac)2·3H2O)和咪唑乙酸(Hima)通过溶胶凝胶扩散合成二维配位聚合物[Pb(ima)2]n(1)的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750(2)nm,b=5.1226(12)nm,c=13.292(3)nm,β=93.570(4)&#... 醋酸铅(Pb(Ac)2·3H2O)和咪唑乙酸(Hima)通过溶胶凝胶扩散合成二维配位聚合物[Pb(ima)2]n(1)的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750(2)nm,b=5.1226(12)nm,c=13.292(3)nm,β=93.570(4)°,V=594.6(2)nm3,Z=2。配合物[Pb(ima)2]n是一个具有二维kgd拓扑结构的配位聚合物,二维层间又通过C-H…O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对配合物的红外、元素、热重及荧光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配合物 柔性配体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效的氧还原反应MoF衍生的Co-N-C复合材料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玲 刘肖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8-1162,1171,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越的电性能,因为有望替代贵金属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Co-N-C复合材料,即在MOFs生长中引入CO2+,然后将其前驱体进行煅烧。Co-N-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点,在0.1KO...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越的电性能,因为有望替代贵金属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Co-N-C复合材料,即在MOFs生长中引入CO2+,然后将其前驱体进行煅烧。Co-N-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点,在0.1KOH条件下,电化学分析Co-N-C复合材料半波电位0.71V。另外,Co-N-C材料在碱性环境表现出优良的稳定性和抗甲醇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 氧还原反应 金属有机框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类环蕃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高学祥 刘栋 +3 位作者 花成文 苟小锋 刘艳凤 赵军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9-101,共3页
以三聚氯氰、乙胺、二甲胺、甲胺、苯酚、二(4-氨基苯基)甲烷等为原料,经取代、傅克反应和成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三嗪类杂环蕃(4a,4b,4c),并通过1H NMR、IR和MALDI-TOF-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三聚氯氰 杂环蕃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羧酸基侧臂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11
作者 郭惠 李珺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06-2012,共7页
合成了侧壁带有羧酸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N,N′N″-三羧酸(L)及它的4种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H2O)6]·[ClO4]·nH2O(M=Co2+,Cu2+,Ni2+,Zn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 合成了侧壁带有羧酸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N,N′N″-三羧酸(L)及它的4种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H2O)6]·[ClO4]·nH2O(M=Co2+,Cu2+,Ni2+,Zn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NiL]·1/2[Ni(H2O)6]·[ClO4]·3H2O(1)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这4种配合物具有类似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三胺衍生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二甲川菁的合成、晶体结构、光谱性质及生物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江华 吕英 +4 位作者 贾红亮 宋银银 孙晓霞 柴敦宵 王兰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4-1932,共9页
以含有活性甲基的杂环季铵盐和N-甲基-3-吲哚甲醛为原料,在哌啶催化下合成了6种新型的双N-烷基化吲哚二甲川菁染料C1-C6;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氢核磁共振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率质谱(HRMS)对6种染料进行了... 以含有活性甲基的杂环季铵盐和N-甲基-3-吲哚甲醛为原料,在哌啶催化下合成了6种新型的双N-烷基化吲哚二甲川菁染料C1-C6;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氢核磁共振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率质谱(HRMS)对6种染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染料C1和C5的晶体结构.研究了6种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染料C1-C6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在370.0-521.0 nm之间,发射波长处在466.4-600.8 nm之间,摩尔消光系数在0.80×10^4-3.92×10^4L·mol^-1·cm^-1范围内;研究了6种染料在近生理条件下分别与DNA、牛血清蛋白(BSA)、溶菌酶、淀粉酶、牛血红蛋白和糜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C3-C5的荧光量子产率随着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探究了染料C5和C6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染色性能,结果显示,在实验应用的剂量及时间下,染料C5和C6对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A172)几乎没有毒性,且主要对细胞核染色,可以作为潜在的观察细胞的荧光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二甲川菁 晶体结构 光谱性质 生物分子 细胞毒性和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苯并咪唑-2-羧酸的三个镧系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热分解动力学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林强 乔成芳 +5 位作者 魏青 夏正强 陈三平 张国春 周春生 高胜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83-2789,共7页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镧系超分子化合物[Ln(HBIC)3]n[Ln=Sm(1),Ho(2),Yb(3);H2BIC=1H-苯并咪唑-2-羧酸],其中化合物1、2呈单晶态,化合物3则为粉末样品;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XRD)、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IR)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化...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镧系超分子化合物[Ln(HBIC)3]n[Ln=Sm(1),Ho(2),Yb(3);H2BIC=1H-苯并咪唑-2-羧酸],其中化合物1、2呈单晶态,化合物3则为粉末样品;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XRD)、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IR)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3为同构化合物,都呈现二维的平面结构,其中每一个镧系金属中心与来自五个HBIC-配体的三个氮原子和五个氧原子以两种新的配位模式配位形成一个轻微扭曲的双帽三棱柱几何构型,相邻的二维(2D)平面进一步通过强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三维(3D)的超分子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3在360°C前均保持稳定,呈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基于Kissinger和Ozawa-Doyle两种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得到了化合物1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指前因子AK=1.286×108s-1;活化能EK=199.3kJ·mol-1,EO=205.2kJ·mol-1).另外,也研究了室温下化合物1和3的固态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3分别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呈现出相应镧系金属离子的特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配合物 1 H-苯并咪唑-2-羧酸 结构分析 发光 热分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不含活性质子的β-二亚胺氯代锗卡宾和氯代锡卡宾的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靳立杰 王新苗 +4 位作者 柯红山 孟银峰 卢晓华 陈三平 王文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9-845,共7页
通过碳碳偶联反应合成了一例骨架不含活性质子的新型β-二亚胺MeC(PhCNDip)2H(1)(Dip=2,6-iPr2C6H3)。化合物1的锂化产物分别与GeCl2·dioxane和SnCl2反应,得到β-二亚胺氯代锗卡宾和β-二亚胺氯代锡卡宾MeC(PhCNDip)2MCl(... 通过碳碳偶联反应合成了一例骨架不含活性质子的新型β-二亚胺MeC(PhCNDip)2H(1)(Dip=2,6-iPr2C6H3)。化合物1的锂化产物分别与GeCl2·dioxane和SnCl2反应,得到β-二亚胺氯代锗卡宾和β-二亚胺氯代锡卡宾MeC(PhCNDip)2MCl(M=Ge,2;Sn,3)。产物1~3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与核磁共振表征。2与3的结构中,二价Ge、Sn原子与相邻原子较长的化学键说明这些重主族元素的原子轨道在其低价化合物中不杂化成键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亚胺配体 主族元素 低价化合物 锗卡宾 锡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桂雪 张晓露 +1 位作者 高云霞 陈栓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3,58,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用乳糖代替甲醛和三聚氰胺反应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乳糖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首先对合成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选择,然后以树脂黏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乳糖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催化... 在酸性条件下,用乳糖代替甲醛和三聚氰胺反应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乳糖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首先对合成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选择,然后以树脂黏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乳糖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温度、时间和物料比对反应的综合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98%、反应温度199.8℃、反应时间45.9min、物料比n(乳糖)∶n(三聚氰胺)为6∶1。在上述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28.31×5mPa.s;测得所研制的胶粘剂的最大粘接强度为30.89mPa,达到了文献报道的脲醛树脂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乳糖 三聚氰胺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苯并咪唑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珊珊 姜珊 +2 位作者 邵欣欣 陈伟 杨秉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1-824,836,共5页
目的合成苯并咪唑酯及其衍生物,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方法以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苯并咪唑-2-甲酸乙酯(1)和苯并咪唑-2-乙酸乙酯(2),再以丙酮为溶剂,分别与乙酰氯,苯甲酰氯和二茂铁甲酰氯常温反应3 h。结果合成了N-取代苯... 目的合成苯并咪唑酯及其衍生物,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方法以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苯并咪唑-2-甲酸乙酯(1)和苯并咪唑-2-乙酸乙酯(2),再以丙酮为溶剂,分别与乙酰氯,苯甲酰氯和二茂铁甲酰氯常温反应3 h。结果合成了N-取代苯并咪唑-2-甲酸乙酯酰胺衍生物(1a-1c),N-取代苯并咪唑-2-乙酸乙酯酰胺衍生物(2a-2c),并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结论合成方法简便、易行、产率高,为进一步形成配合物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酯 衍生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夹心型含锰铋钨酸盐的合成、结构及磁学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立州 李义卫 +5 位作者 常奕丹 杨娜 葛欣宇 惠俊峰 刘斌 薛岗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56-2064,共9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一例新的夹心型含锰铋钨酸盐Na_(9)H[(Mn(H_(2)O)_(3))_(2)(Mn(H_(2)O)_(2))(WO_(2))(BiW_(9)O_(33))_(2)]·30H_(2)O(1)。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 在水相中合成了一例新的夹心型含锰铋钨酸盐Na_(9)H[(Mn(H_(2)O)_(3))_(2)(Mn(H_(2)O)_(2))(WO_(2))(BiW_(9)O_(33))_(2)]·30H_(2)O(1)。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中的阴离子是由2个三缺位Keggin型β⁃B⁃[BiW_(9)O_(33)]^(9-)阴离子内、外连接2个[(Mn(H_(2)O)_(2))0.5(WO_(2))0.5]^(2+)配阳离子和2个[Mn(H_(2)O)_(3)]^(2+)亚单元组成。磁学性质研究表明在化合物1中锰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夹心型 晶体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作用力构筑的具有柔性结构的醋氯芬酸多聚物:晶体结构,热稳定性,溶解度和DFT计算(英文)
18
作者 孙盼盼 刘翔宇 +5 位作者 孙琳 张盛 魏青 尹琰 杨奇 陈三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醋氯芬酸(ACF)的水溶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本文制备了三种多聚物,分别是醋氯芬酸与4,4'-联吡啶(BIPY)共晶(1),与3-氨基苯甲酸(3-ABA)盐(2)和与二甲基亚砜(DMSO)的溶剂化物(3),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醋氯芬酸(ACF)的水溶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本文制备了三种多聚物,分别是醋氯芬酸与4,4'-联吡啶(BIPY)共晶(1),与3-氨基苯甲酸(3-ABA)盐(2)和与二甲基亚砜(DMSO)的溶剂化物(3),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3的超分子结构是通过氢键、C―H…π和π…π堆积作用构筑而成,三个多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说明ACF在化合物3中的构象比其在化合物1和2中更稳定.此外,ACF形成共晶、盐和溶剂化物后有效提高了其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氯芬酸 多聚物 热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19
作者 李丽丽 孟文斐 +1 位作者 苏文崎 杨秉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6-770,共5页
目的研究一类新型罗丹明类细胞钙离子荧光探针并合成一系列荧光中间体。方法以间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制备对甲苯磺酸(3-氨基)苯酚酯2,对甲苯磺酸(3-N,N-二烯丙基)苯酚酯3,对甲苯磺酸(3-N,N-二苄基)苯酚酯3’,在脱去对甲苯磺酸保护基后... 目的研究一类新型罗丹明类细胞钙离子荧光探针并合成一系列荧光中间体。方法以间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制备对甲苯磺酸(3-氨基)苯酚酯2,对甲苯磺酸(3-N,N-二烯丙基)苯酚酯3,对甲苯磺酸(3-N,N-二苄基)苯酚酯3’,在脱去对甲苯磺酸保护基后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结果合成荧光中间体N,N,N,N-四烯丙基取代罗丹明5和N,N,N,N-四苄基取代罗丹明6。得到对甲苯磺酸(3-N,N-二苄基)苯酚酯3’单晶结构。荧光中间体5和6的结构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质谱证实。结论合成的新型荧光中间体,为性能优良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衍生物 荧光中间体 合成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m-N,N-二甲氨基苯丙-2-醇的合成及表征
20
作者 刘飞龙 杨秉勤 谷利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研究Carbopyronine类荧光染料的重要中间体2-间-N,N-二甲氨基苯基丙-2-醇c的合成。方法以3-N,N-二甲基苯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酯化、格氏试剂加成合成标题化合物。结果以73%的良好收率得标题化合物,用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目的研究Carbopyronine类荧光染料的重要中间体2-间-N,N-二甲氨基苯基丙-2-醇c的合成。方法以3-N,N-二甲基苯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酯化、格氏试剂加成合成标题化合物。结果以73%的良好收率得标题化合物,用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结论用IR,1H 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分析数据表明其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为标题化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间-N N-二甲氨基苯丙-2-醇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