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罗帕酮的电还原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宏芳 张亚 +1 位作者 杨瑞丽 郑建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了抗心率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在汞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建立了测定实际样品中普罗帕酮的新方法。在pH<11.6底液中,普罗帕酮产生1个还原波;在底液pH≥11.6条件下,普罗帕酮产生P1和P22个还原波。研究表明,P1波为普... 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了抗心率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在汞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建立了测定实际样品中普罗帕酮的新方法。在pH<11.6底液中,普罗帕酮产生1个还原波;在底液pH≥11.6条件下,普罗帕酮产生P1和P22个还原波。研究表明,P1波为普罗帕酮产生的催化氢波,P2波为普罗帕酮分子中羰基的电化学还原波。在pH=12.3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二阶导数极谱图上P2波的峰电流与普罗帕酮的浓度在9.6×10-8~4.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0-8mol/L。对1.0×10-6mol/L普罗帕酮测定6次的RSD=1.2%。用二阶导数极谱法测定片剂中普罗帕酮的含量结果与药典方法测得结果一致,血清中不同浓度普罗帕酮测定的回收率在98.6%~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法 电还原行为 催化氢波 普罗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磺酸钠制备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索志荣 张尊听 郑建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染料木素(G)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活性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脂溶性和水溶性均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通过对其磺化,合成了它的3′-磺酸钠(G1)和3,′6-二磺酸钠(G2)2种水溶性衍生物,用IR、1H NMR等测试技术对其结... 染料木素(G)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活性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脂溶性和水溶性均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通过对其磺化,合成了它的3′-磺酸钠(G1)和3,′6-二磺酸钠(G2)2种水溶性衍生物,用IR、1H NMR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G、G1和G2的抑制脂质体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G1和G2的抗氧化活性强于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染料木素磺酸钠 水溶性 抗脂质体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的示波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建斌 陶福芳 张宏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30,740,共5页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的示波行为并将其用于客体分子的示波测定。方法将一定量β-CD加入到不同组成、不同浓度或不同pH的底液中,利用加入客体分子后,β-CD在示波图上切口深度或峰高的变化考察客体分子的示波行为并进行示波测定。结...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的示波行为并将其用于客体分子的示波测定。方法将一定量β-CD加入到不同组成、不同浓度或不同pH的底液中,利用加入客体分子后,β-CD在示波图上切口深度或峰高的变化考察客体分子的示波行为并进行示波测定。结果在0.2mol/LNaOH底液中,β-CD能在二次微分示波图上-0.38V(vs.SCE)处产生一对可逆、灵敏的峰,当加入Cu2+、芦丁、苯巴比妥、L-苯丙氨酸、盐酸金刚烷胺等金属离子或有机物时,β-CD的二次微分示波图上的峰高降低。结论建立了β-CD的直接示波测定法和Cu2+、芦丁等的间接示波测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分析 示波测定 Β-环糊精 包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的示波极谱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元臻 郑建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以0.1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作底液,肾上腺素在示波计时电位图阴极支-0.45V(vs.SCE)处产生1个灵敏的切口,该切口深度随肾上腺素浓度增大而加深,基于此建立了测定针剂中肾上腺素的示波计时电位方法。试验... 以0.1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作底液,肾上腺素在示波计时电位图阴极支-0.45V(vs.SCE)处产生1个灵敏的切口,该切口深度随肾上腺素浓度增大而加深,基于此建立了测定针剂中肾上腺素的示波计时电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测定肾上腺素线性范围为2.0×10^-5~2.0×10^-4mol·L^-1,线性回归方程为h=0.641+2.84×10^3c(式中h为切口深度,单位V,c为肾上腺素浓度,单位mol·L^-1),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为6×10^-6mol·L^-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针剂试样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所得结果与标示值相符,其相对标准偏差(n=8)为2.5%,加入标准溶液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结果在98.0%~101.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极谱法 示波计时电位法 盐酸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用于L-苯丙氨酸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测定
5
作者 张宏芳 陶福芳 郑建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396,共3页
在0.2mol·L^-1NaOH底液中,β-环糊精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图上-0.38V处产生一可逆峰,阴极支的峰高随L-苯丙氨酸与β-环糊精形成的包结物量的增加而降低。根据β-环糊精的示波特性,建立了L-苯丙氨酸含量测定的二次微分简易... 在0.2mol·L^-1NaOH底液中,β-环糊精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图上-0.38V处产生一可逆峰,阴极支的峰高随L-苯丙氨酸与β-环糊精形成的包结物量的增加而降低。根据β-环糊精的示波特性,建立了L-苯丙氨酸含量测定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试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图上的峰高与L-苯丙氨酸浓度在2.5×10^-6~4.5×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1.0×10^-6mol·L^-1。对于8.0×10mol·L^-1L-苯丙氨酸5次测定的RSD为3.1%,平均回收率为100.0%。测得β-环糊精与L-苯丙氨酸形成 包结物的包结比为1:1,包结常数为1.9×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伏安法 药物分析 Β-环糊精 L-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