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动员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雷晓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2,共6页
有效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是打赢应急处置战的关键。通过分析社会动员的特点、方式及变迁,以及社会动员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在社会动员发起者和被动员者之间能够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规则,以促进和维... 有效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是打赢应急处置战的关键。通过分析社会动员的特点、方式及变迁,以及社会动员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在社会动员发起者和被动员者之间能够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规则,以促进和维持双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从而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社会动员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应从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响应处置、善后恢复四个方面着手,促进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社会动员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应急响应物资精准需求预测模型构建——以地震灾害响应初期的灾民生活物资需求为例
2
作者 李尧远 曲政澍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提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响应初期应急物资精准供给,保障灾民基本生活需求,该文以我国部分地震灾害为例,收集地震数据,以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为预测目标,选取相关地震指标为影响因素,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 为提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响应初期应急物资精准供给,保障灾民基本生活需求,该文以我国部分地震灾害为例,收集地震数据,以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为预测目标,选取相关地震指标为影响因素,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与灾民生活物资需求的关系,建立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在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较为准确估算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在生活物资需求预测方面,经算例验证,该模型具备一定实践价值,可为应急响应初期的物资配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响应 需求预测 地震 主成分分析法(PCA) 反向(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管理中的相关概念辨析与组合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娟 张帆 +1 位作者 张欣慧 叶飞扬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3,共6页
近年危机管理的研究,推动了学术界对韧性、脆弱性、社会资本和风险意识等概念、理论、方法和经验研究的重新思考。这些概念不仅用来刻画社会现象中的复杂问题,而且,也对其在危机管理研究领域中如何界定和使用提出了挑战。该文采用范围... 近年危机管理的研究,推动了学术界对韧性、脆弱性、社会资本和风险意识等概念、理论、方法和经验研究的重新思考。这些概念不仅用来刻画社会现象中的复杂问题,而且,也对其在危机管理研究领域中如何界定和使用提出了挑战。该文采用范围评价、半系统化评价和迭代德尔菲法,对以上概念厘清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韧性、脆弱性、社会资本和风险意识的组合概念模型,并以危机管理周期为背景,来探讨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在跨学科背景下对这一组概念的界定分析,有助于厘清各类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之易于识别、判断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脆弱性 社会资本 风险意识 危机管理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抗毁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振宇 张心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8,共7页
基础设施作为灾害演化过程的重要承灾体,受内部结构变化、外部风险扰动及组织管控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为揭示灾害演化过程基础设施保护机理,研究构建了包含组织、风险、基础设施的超网络模型。模型包括致灾因子风险演化网络、组织资源协... 基础设施作为灾害演化过程的重要承灾体,受内部结构变化、外部风险扰动及组织管控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为揭示灾害演化过程基础设施保护机理,研究构建了包含组织、风险、基础设施的超网络模型。模型包括致灾因子风险演化网络、组织资源协同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三层子网及其网间耦合关系。定义了基于风险演化过程及基础设施网络拓扑属性的风险防控及基础设施保护策略。在随机或蓄意攻击研究基础上,提出将灾害历史数据统计得出的先验概率融入网络抗毁性仿真分析。最后,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仿真对比不同的基础设施保护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和组织协同策略对基础设施网络的抗毁性影响,发现协同风险控制以及基础设施保护对于控制风险演化、提升应急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网络抗毁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网络 超网络 抗毁性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年以来我国国家防灾减灾政策变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封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50,共5页
1978年以来我国国家防灾减灾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如何厘清这一变迁过程,并对变迁的原因进行研究,是把握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重要基础。在借鉴HALL“政策范式”分析框架基础上,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 1978年以来我国国家防灾减灾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如何厘清这一变迁过程,并对变迁的原因进行研究,是把握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重要基础。在借鉴HALL“政策范式”分析框架基础上,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防灾减灾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收集筛选到的137份1978—2021年间我国防灾减灾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防灾减灾政策总体上经历了四次政策演进;②国家逻辑的稳定性与社会逻辑的发展性二者的冲突和协调是导致这四次政策演进的根本原因;③政策目标是“稳中有进”、政策工具类型是“趋于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政策变迁 政策分析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舆情演化与预警策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方淇 封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193,187,共7页
[研究目的]面对多发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网络舆情的演化,进而高效监测和预警,有针对性地提出预警策略,是具有意义且重要的工作。[研究方法]该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 [研究目的]面对多发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网络舆情的演化,进而高效监测和预警,有针对性地提出预警策略,是具有意义且重要的工作。[研究方法]该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运用质性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出的23个突发事件引发的真实网络舆情案例进行解构,探讨了行动者聚集转译的发展过程,找出了行动者转译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新旧行动者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分析了目前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研究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目前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存在“平台多级传播”、从用户到社群传播利益维度不断增强、情感优于事实的后真相等问题凸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语义耦合、地理耦合、人机耦合和监测与预警反馈机制等相关预警策略,以供实践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行动者网络理论 预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物安全 被引量:1
7
作者 司林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9-23,共5页
微生物不仅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更广泛存在于食品、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通常情况下,人类与微生物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微生物并不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 微生物不仅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更广泛存在于食品、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通常情况下,人类与微生物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微生物并不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平衡状态可能会被打破,出现微生态失调的现象。微生物的多样性在给人类带来有益作用的同时,也会滋生相应风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既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又要对微生物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最终实现微生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