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研究——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应对为例
1
作者 周文光 张雨婷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自然灾害的复杂演化对应急组织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网络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灾害感知—目标驱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分析框架,以甘... 自然灾害的复杂演化对应急组织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网络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灾害感知—目标驱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分析框架,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研究发现:①灾害感知后不同阶段的关键应对目标具有差异性,且随自然灾害演变进行调整;②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网络通过跨层级协调结构来提高网络适应性;③应急组织网络中存在中心组织,不同阶段中心组织具有差异性;④应急组织网络中存在结构洞,不同阶段占据结构洞的应急组织具有差异性。据此本研究提出以目标驱动为核心的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组织 协调机制 自然灾害应对 复杂适应系统 网络演化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慧应急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伍勇 曲政澍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19,共6页
该文主要梳理了我国智慧应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总结智慧应急现阶段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2—2023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的206篇有关智慧应急的研究文献为样本,以CiteSpace软件为分析工具,对... 该文主要梳理了我国智慧应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总结智慧应急现阶段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2—2023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的206篇有关智慧应急的研究文献为样本,以CiteSpace软件为分析工具,对文献关键词、作者、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根据时间线逻辑将我国智慧应急领域研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慧应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领域内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数量较少,合作程度不高;领域内研究热点集中在如何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全面赋能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应急 智能应急 CITESPACE 应急管理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应急物资动员潜力研究
3
作者 王晓光 许振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应急物资是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物质基础,应急物资动员潜力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该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实际情况,以应急物资最终产品供给量来度量应急物资动员潜力,分析构成应... 应急物资是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物质基础,应急物资动员潜力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该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实际情况,以应急物资最终产品供给量来度量应急物资动员潜力,分析构成应急物资动员潜力的五个子模块提供应急物资的内在机理,并以实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的动员力度越大,应急物资供给增速越快;企事业单位储备量、居民的应急物资储备量对应急物资动员潜力的影响非常大;外来支援物资量受到社会组织募捐物资储备、其他地区受灾情况及社会关注度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提高外来支援物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应急物资 城市突发事件 动员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休”到退休:农民退休的逻辑与制度设计 被引量:19
4
作者 聂建亮 董子越 吴玉锋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84,共12页
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和农民分化日益明显的现实国情下,因缺少制度性退休约束,高龄农民的生计性"无休"现象愈发明显,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并可能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基于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外经验的考察... 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和农民分化日益明显的现实国情下,因缺少制度性退休约束,高龄农民的生计性"无休"现象愈发明显,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并可能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基于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外经验的考察发现,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以保障农民老年生活具有可行性。以农民分化为基础,本文尝试探索建立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农民老龄年金为补充及土地流转或宅基地复垦后"地票"交易下的经营转移收入为提升的三支柱型农民退休制度,通过为农民年老后的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并形成农业劳动力"老年离开,年轻进入"的良性循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休” 农民分化 退休 土地流转 “地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靠配偶还是靠子女?——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消减的家庭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聂建亮 樊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5,共10页
基于对11个省份1126名农村老人的抽样调查,文章探讨了家庭保障对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人对养老风险的感知具有多维性和差异性,其中对身体失能风险的感知水平最高,然后是对陪伴缺失风险以及经济依赖风险的感知。... 基于对11个省份1126名农村老人的抽样调查,文章探讨了家庭保障对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人对养老风险的感知具有多维性和差异性,其中对身体失能风险的感知水平最高,然后是对陪伴缺失风险以及经济依赖风险的感知。回归结果显示,有无配偶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风险感知影响不显著,但在有配偶的农村老人中,配偶的健康状况越好越能消减农村老人的身体失能风险感知,与配偶的亲密关系则可以消减农村老人的经济依赖以及陪伴缺失风险感知。儿子、女儿的绝对数量对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的消减作用不明显,但外出务工经商的儿子占比越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风险感知水平越高。与子女数量不同,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可以明显消减农村老人各个维度的养老风险感知,与子女的关系则可以明显消减农村老人经济依赖、陪伴缺失方面的风险感知。另外,相对于单独居住,与子女等一起居住可以明显消减农村老人的经济依赖和陪伴缺失风险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人 家庭保障 养老风险感知 消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包容性治理的实践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宦佳 雷晓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85-87,共3页
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危机治理效能成为国家和政府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危机治理水平在全球走在前列,其中一项重要经验就是强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采用包容性治理的思路来提升危机治理效能。包... 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危机治理效能成为国家和政府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危机治理水平在全球走在前列,其中一项重要经验就是强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采用包容性治理的思路来提升危机治理效能。包容性治理的中国智慧将成为应对风险社会危机治理现代化挑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治理 危机治理 风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从理论到实践 被引量:16
7
作者 司林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5-89,共15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应对当前非传统安全领域重大风险,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以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国家...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应对当前非传统安全领域重大风险,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以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是由价值体系、功能体系、结构体系、法律制度体系、治理运行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六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完善我国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需坚持科学的生物安全治理指导思想和价值原则,加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的功能建设,明确各级治理主体及其权责关系,加速生物安全立法、通用标准和配套制度体系建设,优化治理路径和治理机制,以及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启示——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司林波 裴索亚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71,共11页
为探究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影响因素,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相关重要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外部环境是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驱动性因素;生物安全风险认知是... 为探究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影响因素,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相关重要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构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外部环境是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驱动性因素;生物安全风险认知是认知性因素,也是监测评估等后续工作开展的直接因素;协调合作是调节性因素,影响着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强度和方向;监测评估、风险控制、应急响应、善后处置是过程性因素;总结反思是反馈性因素,反作用于生物安全风险认知,是触发新一轮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重要影响要素。加强政治与技术双重驱动,强化政府责任风险意识,增强多元主体的协调合作,强化协同治理的过程控制及注重事后的总结与反思,提升我国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物安全 风险防控 安全治理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