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九二二年北京大学讲义费风潮述评 |
张华
公炎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2
|
鲁迅与中国神话及传说 |
任广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中日鲁迅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
姜彩燕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释“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从杜甫《赠韦七赞善》谈起 |
李浩
|
《杜甫研究学刊》
|
1998 |
1
|
|
5
|
论书评写作 |
曹小晶
|
《写作》
|
2002 |
1
|
|
6
|
鲁迅与魏晋文化 |
任广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为王士祯一辩 |
房日晰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8
|
杜甫绝句论略 |
房日晰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1 |
0 |
|
9
|
杜诗札记(二则) |
房日晰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2 |
0 |
|
10
|
苦难的祭品──读雪岩《青春梦》 |
李浩
|
《榆林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1
|
李白作品中的“梦”──从《梦游天姥吟留别》出发的考察 |
李浩
|
《榆林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2
|
诸葛亮与魏延的悲剧——《三国演义》谈片 |
房日晰
|
《阴山学刊》
|
1993 |
0 |
|
13
|
贾平凹小说散论 |
刘建军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5 |
4
|
|
14
|
孙犁与赵树理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 |
高虹
|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1
|
|
15
|
“绍介”、“记念”疑是日语词的混用 |
陈学超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6
|
略论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运动 |
郭兆武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7
|
略论杜诗承前启后的另一侧面 |
房日晰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0 |
0 |
|
18
|
眼睛与眼镜 |
冯有源
|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
1999 |
0 |
|
19
|
简论苏轼《中秋月》的母题及情境 |
刘凌
|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