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大开发20年的政策净效应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检验 被引量:23
1
作者 茹少峰 周子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75,共13页
基于199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我国各省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检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净效应,可以发现:总体上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 基于199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我国各省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检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净效应,可以发现:总体上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向单一,外商投资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思路应为:继续加大财政投资,逐步调整投资方向;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加强优惠政策力度,改善西部营商软环境;加大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防范污染企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净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效率变革为核心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62
2
作者 茹少峰 魏博阳 刘家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25,共12页
效率变革就是实现经济系统的整体产出主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宏观层面看效率变革就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产业生产率;从微观层面看效率变革就是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物质资本生产率增... 效率变革就是实现经济系统的整体产出主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宏观层面看效率变革就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产业生产率;从微观层面看效率变革就是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物质资本生产率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3个指标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特征,发现3个指标下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是目前经济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R&D)、教育和人力资本五大要素。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是: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决定性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生产要素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全面对外开放,持续发挥后发优势;加大R&D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质量;建立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变革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师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则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通过培育现代化动力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化供给体系和完善现代化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多层次地助推... 高质量发展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则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通过培育现代化动力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化供给体系和完善现代化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多层次地助推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培育现代化动力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以完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落实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基础,实现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三次产业充分、协调发展;发展现代化供给体系的重点在宏观层面优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和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完善现代化制度体系需要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和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动力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供给体系 现代化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本源与中国智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4,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现在与未来新型开放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模式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本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世界市场理论,其核心思想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现在与未来新型开放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模式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本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世界市场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世界市场蕴含危机属性,必然被新型世界市场所替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在针对既有经济全球化模式的根本性质及由此必然导致的诸多困境,准确前瞻世界经济模式的大转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实质包涵世界经济的未来模式及其基础上世界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与目标。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当前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的现实路径,充分体现了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最新贡献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存在问题与未来路径 被引量:24
5
作者 林建华 李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8,共13页
1999年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要挑战。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 1999年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要挑战。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一直在提高,并且在某些方面提升的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西部地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粗放的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为此,西部地区需要总结西部大开发20年来的发展道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确定未来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经济 西部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沟通:利益冲突与应对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爱平 张志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沟通作为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各利益相关方在经济带的建设中存在利益冲突与矛盾,进而在政策沟通的过程中会基于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做出不同的沟通行为选择。与...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沟通作为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各利益相关方在经济带的建设中存在利益冲突与矛盾,进而在政策沟通的过程中会基于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做出不同的沟通行为选择。与此同时,规范利益相关方沟通行为的制度碎片化和激励利益相关方积极沟通的机制缺位,最终必然致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沟通陷入困境。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政策的顺利沟通,必须从协调各大国的利益关系出发,在此基础上转变沟通方式,完善制度体系,调整激励机制,构建政策沟通中的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政策沟通 政治经济学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 被引量:8
7
作者 何炼成 姚慧琴 蔡立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总结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伟大成就,探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 被引量:199
8
作者 何爱平 安梦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0,共10页
绿色发展效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政府主导的中国经济发展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在识别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对于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 绿色发展效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政府主导的中国经济发展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在识别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对于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包含能源消耗与非期望产出的2001—2015年省级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并使用动态面板GMM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地方政府间的经济赶超、官员的晋升激励,导致地方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更快地发展经济。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规制的共同作用对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更多地选择了更快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破坏了生态环境。地方政府在经济赶超与环境规制之间的选择摇摆不定,导致地方政府的政策不具有持续性,进一步导致绿色发展效率在一个低水平上持续波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由于地方政府竞争所引致的环境规制力度不足,环境规制政策存在着波动性,进而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引导建立起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加强环境规制的力度,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绿色技术,提高绿色发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环境规制 绿色发展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