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及其实证检验——基于中国西部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师荣蓉 徐璋勇 赵彦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1,共10页
本文在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人均收... 本文在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累积效应;当人均收入跳越"贫困陷阱"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性加速效应;当人均收入处于高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减速效应。对外贸易、城市化、公共服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对贫困减缓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和非金融发展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亚斌 赵景峰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通过建立"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框架,构建一套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测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并基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 通过建立"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框架,构建一套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测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并基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研究表明:除协调发展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中稳步上升态势;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差异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在不同程度上对实现全面小康战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经济增长率、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同样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人口增长率呈现显著负向效应。因此,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系统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根本路径和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逻辑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新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西部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波 徐璋勇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3-56,共4页
从整体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两个层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金融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1)陕西整体金融发展规模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整... 从整体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两个层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金融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1)陕西整体金融发展规模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整体金融发展效率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正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2)陕西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正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负相关,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 二元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进步分解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董梅 徐璋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LMDI分解法,量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进而构建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实证测算1995—2012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能源回弹效应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LMDI分解法,量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进而构建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实证测算1995—2012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能源回弹效应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广义技术进步计算的回弹效应为37%,狭义技术进步计算的回弹效应为52%,技术效率改进和产业结构调整计算的回弹效应缺乏规律。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省份能源回弹效应呈现增加趋势。西部地区制定能源政策的重心应向提高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回弹效应 DEA-MALMQUIST指数 LMDI分解法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林业县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案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聂强 张颖慧 姚顺波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3,共7页
文章以西部林业县——开县为案例,探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组织保障与政策激励,为理解普惠金融体系提供新的认知视角。现有研究缺乏对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动态系统分析,文章研究表明,需要重视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建立... 文章以西部林业县——开县为案例,探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组织保障与政策激励,为理解普惠金融体系提供新的认知视角。现有研究缺乏对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动态系统分析,文章研究表明,需要重视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建立组织保障,从金融环境以及信用文化等制度建设入手,增加金融基础设施投放,通过政策激励金融机构更多地为农村的低收入人口、小微企业与小型企业、偏远农村地区服务。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创新政策设计,循序渐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等建议,以期提高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体系 微型金融 组织保障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邢天添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认为有效的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点。目前资源开发补偿无法改变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只有通过优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通过明确西部地区矿产的集体产权,建立矿租的"矿区优先分享&qu... 本文认为有效的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点。目前资源开发补偿无法改变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的现状,只有通过优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通过明确西部地区矿产的集体产权,建立矿租的"矿区优先分享"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的多元补偿,让矿区居民直接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才能实现西部地区"富饶的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资源开发 价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斌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Gini系数、对数离差均值(GE0)和Theil指标(GE1)的分析方法及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金融与经济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区域间金融发...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Gini系数、对数离差均值(GE0)和Theil指标(GE1)的分析方法及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金融与经济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区域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应当将区域金融业发展区别对待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实现的十个转变
8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冯斌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思维惯性,在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在实践中难以有效推进,为此应对与行政区划经济相应十种观念和策略进行反思和变革,建设真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观念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竞争助推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了吗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春鹏 徐璋勇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83,共14页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市场竞争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竞争主要发挥"掠夺"效应,助推了中国企业的"脱实向虚"。机制检验表明,市场竞争通过增强企业跨市场套利...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市场竞争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竞争主要发挥"掠夺"效应,助推了中国企业的"脱实向虚"。机制检验表明,市场竞争通过增强企业跨市场套利动机,提高了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随着融资成本的提升而加剧。最后,考虑企业类型的异质性,发现融资成本的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中更明显;考虑外部环境的差异性,发现融资成本的调节效应在直接融资水平较低、经济增长较慢地区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脱实向虚 套利动机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
10
作者 田晓婷 安树伟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水能资源是可持续的清洁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满足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水能开发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益,分析西部水能开发中政府、企业、居民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水能资源是可持续的清洁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满足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水能开发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益,分析西部水能开发中政府、企业、居民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创新协调方法;明确产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的协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水能资源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信贷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11省(区)1664户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65
11
作者 徐璋勇 杨贺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6,共12页
本文运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1664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需求可识别的双变量probit模型,比较研究了农户特征及农户社会资本对其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供需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都倾向... 本文运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1664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需求可识别的双变量probit模型,比较研究了农户特征及农户社会资本对其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供需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都倾向于向具有良好社会资本的农户提供信贷;但社会资本的不同层次对农户信贷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倾向于向拥有良好政治关系资本和金融关系资本的农户提供信贷,非正规金融组织则更看重农户的人际关系资本;收入高且人际关系资本优越的农户在融资时倾向于正规信贷;而年龄高、具有一定政治关系资本的农户更倾向于非正规信贷。据此,本文提出在现有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下,通过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才是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并提出了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积累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倾向 社会资本 信贷行为 双变量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边界分析的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师荣蓉 徐璋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83,共8页
本文在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陕西省81个区县的农村信用社为例,运用超越对数随机边界模型对2000-2008年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之间的差距逐... 本文在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陕西省81个区县的农村信用社为例,运用超越对数随机边界模型对2000-2008年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总体呈不断改进趋势;对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核心资本充足率、财政支出比重、产权制度、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率,除不良贷款率外其余因素的提高均对利润效率的改善起着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信用社三个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随机边界分析 利润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产中的节水灌溉:区域差异与方式选择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秀路 武宵旭 +1 位作者 葛鹏飞 王小腾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148,共6页
本文考虑到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使用2003—2013年农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三大农业区域的最优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指出,北方农业区应发展以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南方农业区应实施喷灌;... 本文考虑到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使用2003—2013年农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三大农业区域的最优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指出,北方农业区应发展以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南方农业区应实施喷灌;随着北方和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土渠进行改良的渠道防渗已不再促进农业生产;西部农业区应优先发展渠道防渗和微灌,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业区,利用渠道防渗改良传统土渠,可以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节水灌溉 农业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制度背反与哲思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瑜 李瑞娥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7,共10页
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稳定增长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结合中国目前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发展现状,从制度深层次视角进行必要的反思,探索区域经济开发的有效模式,对于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稳定增长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结合中国目前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发展现状,从制度深层次视角进行必要的反思,探索区域经济开发的有效模式,对于新一轮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此,着力分析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与制度创新上的内在逻辑一致性,从正反两方面揭示经济开发与实践的逻辑演进规律,提出西部开发实践中存在的四个制度性逻辑背反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制度掣肘和需要突破的思维禁锢,提出西部开发的制度性启示与政策创新的内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制度背反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晓康 孙嘉临 《北方经济》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新市民成为了一个新的群体。新市民是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中间状态人群,他们已经在城市居住和生存下来,但不具备合法的城镇居民户籍,以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固定...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新市民成为了一个新的群体。新市民是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中间状态人群,他们已经在城市居住和生存下来,但不具备合法的城镇居民户籍,以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固定劳动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社会融合 新市民 城市转移 城镇化发展 中间状态 城镇居民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顺波 聂强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5,共7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林业生态工程成本有效性、可持续评价、建设机制、管理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归纳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成本偏高、可持续性存在隐患、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需要开展管理创新。提出了应该探索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以提高林...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林业生态工程成本有效性、可持续评价、建设机制、管理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归纳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成本偏高、可持续性存在隐患、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需要开展管理创新。提出了应该探索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绩效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工程 绩效评价 管理创新 公私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规模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2,共5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事实上一直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本文对国内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两种概念进行了必要区分,并指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进程是由原先的社会属性向经济属性、关系型信用向准契约型信用转变的过程。中国农... 农村非正规金融事实上一直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本文对国内非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两种概念进行了必要区分,并指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进程是由原先的社会属性向经济属性、关系型信用向准契约型信用转变的过程。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最终演变方向与政府政策选择有着密切联系,政府应该有效地整合农村非正规金融资源,将其纳入到正式制度的调节范围,使其最终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地下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冬民 张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6-99,共4页
由于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城乡关系的统筹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城乡协调。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城乡协调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融合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韩锦绵 李嘉莉 白雄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11期70-80,共11页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论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提升,且数字基础设施在其...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论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提升,且数字基础设施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越强。在异质性分析中,仅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功能定位弱的地区呈现了显著的后发优势。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发挥落后地区后发优势、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产业融合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基于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萧南 徐璋勇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8-82,共5页
正确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对于人民银行采取适当的汇率政策实现物价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了协整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进... 正确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对于人民银行采取适当的汇率政策实现物价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了协整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控制目前高居不下的物价水平可以采用适当灵活的人民币升值政策,但要注意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消费者价格指数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