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发展与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丰庆 刘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4,共9页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在数十载的发展过程中,卓有成效地管理和保护了全国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变革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不断整合、优化,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的内外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现有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在数十载的发展过程中,卓有成效地管理和保护了全国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变革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不断整合、优化,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的内外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现有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文化遗产管理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将柔性战略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模式建构的实践中,以多维举措构建文化遗产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文化遗产管理阐释教育的目标,着力推动文化遗产管理事业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革 文化遗产管理 管理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因素影响及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分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晨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0,共8页
文明交流互鉴是开展经济交往的基础。通过梳理文化因素对于一带一路国际分工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思维惯性、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合、文化因素对于“一带一路”国际分工的影响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以市场经济产权结构... 文明交流互鉴是开展经济交往的基础。通过梳理文化因素对于一带一路国际分工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思维惯性、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合、文化因素对于“一带一路”国际分工的影响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以市场经济产权结构为引导,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之处,降低制度成本,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包容开放的文明观看待可能产生的文化差异和矛盾,美美与共,美人之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分工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文化价值维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山水审美中物我关系的重构——以谢灵运《山居赋》为中心
3
作者 袁济喜 刘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0,共7页
谢灵运《山居赋》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理论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拓展了中国古代山水审美中的物我关系,即改变了先秦两汉以来的单一静观方式,形成了居游享受与审美赏会相结合的物我关系,体现出对山水审美中身... 谢灵运《山居赋》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理论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拓展了中国古代山水审美中的物我关系,即改变了先秦两汉以来的单一静观方式,形成了居游享受与审美赏会相结合的物我关系,体现出对山水审美中身心关系、性理关系的思考。《山居赋》中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不同于辞赋传统与以往的山水栖居传统,而是表达了以“意得”“赏心”为旨趣的观点,开拓出超世与现世的自得之场,影响着后世山水审美中对主体精神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山居赋 物我关系 审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诗”范畴的史实与学理新说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3,共7页
通过梳理山水诗、田园诗和园林诗等概念的由来,叙述了山水诗、田园诗的缘起与演变,勾勒唐代园林的兴盛历程来彰显园林诗的突出特点。文章引入景观学“四种自然说”等理论,以求从学理上界定荒野、田园和园林等自然景观环境,也为园林诗范... 通过梳理山水诗、田园诗和园林诗等概念的由来,叙述了山水诗、田园诗的缘起与演变,勾勒唐代园林的兴盛历程来彰显园林诗的突出特点。文章引入景观学“四种自然说”等理论,以求从学理上界定荒野、田园和园林等自然景观环境,也为园林诗范畴的成立寻找学理的依据,为当前的文学史和唐诗史书写提供一更新的话语系统和理论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园林诗 景观学 四种自然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巅欲穷千里目,云端再上一层楼
5
作者 李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8,共2页
向《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表示祝贺。作为一名作者,我也是在《人文杂志》上开始发表文章并逐步成长起来、走向学术界的,这样一种饮水思源的感受比其他的客套话都重要。
关键词 学术界 杂志 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