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唐玉门关、阳关南北交通考
- 1
-
-
作者
王蕾
-
机构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5,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魏晋南北朝关陇民族互动与社会整合研究”(24CZS0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唯物史观总体性视野下的共同富裕研究”(22XJC710005)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唯物史观总体性视野下的全面共同富裕推进研究”(2022A006)。
-
文摘
西汉“列四郡,拒两关”,玉门关和阳关南北相对而置,在东西交通上连通西域,在南北交通上隔绝羌胡。在分析两关南北烽燧遗址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汉简进行考证,可知两关南北烽燧的设置与沟通是敦煌西界的重要防线。随着北周伊吾路的开辟,玉门关东迁至今瓜州地区。东迁玉门关北连伊吾、南通吐谷浑,且与阳关道互相配合、形成掎角之势,在祁连山南北的交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东迁玉门关和阳关的关防设置,不仅是河西抵御南山羌虏的一道重要防线,还在祁连山南北各民族交融的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汉唐时期
玉门关
阳关
南北交通
民族交融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