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BiLSTM模型的平原型水库洪水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忠峰 王雪妮 +3 位作者 晋华 郑婕 刘晓东 郭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在平原型水库反推入库流量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噪声干扰,导致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精度下降。对此,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入库洪水预报模型,该模型采用CNN的卷积层挖掘入库洪水数据中的深层特征... 在平原型水库反推入库流量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噪声干扰,导致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精度下降。对此,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入库洪水预报模型,该模型采用CNN的卷积层挖掘入库洪水数据中的深层特征信息,并赋予不重要特征较低的权重,以便模型更加专注于对目标任务关键的特征信息。此外,利用BiLSTM处理流量序列中的长期依赖问题,通过其遗忘门有选择性地过滤掉权重较低的特征信息,实现对入库洪水过程的准确预测。最后,基于不同预见期评估所构建模型在安徽省合肥市大房郢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中的精准度。结果表明,4 h预见期下CNN-BiLSTM模型在入库洪水预报中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相比BiLSTM模型和新安江(XAJ)模型,其确定性系数(D_(DC))分别提升9.9%、39.0%,均方根误差(R_(RMSE))和相对偏差(B_(BIAS))分别降低34.6%、17.1%和148.6%、20.6%。研究成果可为反推入库流量过程的平原型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型水库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入库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内部短路主保护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俊宏 王祥珩 +3 位作者 王维俭 葛荣尚 张学深 李振华 《继电器》 CSCD 1994年第3期3-8,共6页
本文采用多回路法,计算出了宝珠寺发电机内部短路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宝珠寺发电机主保护方案。第一主保护是高灵敏度单元件横差。第二主保护是故障分量的负序方向保护或不完全纵差保护。为了探讨宝珠寺发电机内部短路主保护... 本文采用多回路法,计算出了宝珠寺发电机内部短路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宝珠寺发电机主保护方案。第一主保护是高灵敏度单元件横差。第二主保护是故障分量的负序方向保护或不完全纵差保护。为了探讨宝珠寺发电机内部短路主保护方案,首先计算该机内部故障时的各种电气量,然后根据这些电气量,评估各种保护方案的优劣,最后确定两种方案作为主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内部故障 电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拱坝初始体型的设计
3
作者 许庆春 孙兆铭 王德信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1年第3期90-94,共5页
本文对给定的坝址,河谷形状,在微机上做出常见7种体型(如多心圆型,抛物线型、对数线型、双曲线型,椭圆型等)拱坝的初始设计,可供拱坝进行体型优化设计,也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
关键词 双曲拱坝 体型 设计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连续枯水段分析与设计检验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维第 孙汉贤 施嘉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51-257,共7页
本文根据实测、调查、历史和模拟生成四种水文资料,对黄河上游年径流的干旱持续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干旱持续现象是明显的,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段是存在的。利用水文模拟技术生成的系列,对各种不同干旱持... 本文根据实测、调查、历史和模拟生成四种水文资料,对黄河上游年径流的干旱持续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干旱持续现象是明显的,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段是存在的。利用水文模拟技术生成的系列,对各种不同干旱持续长度的年径流,进行了频率分析,并对具有多年调节水库的龙羊峡水电站的水能规划设计进行了合理性检验。认为1922~1932年连续干旱的程度特别严重,其重现期远较过去的估值为高。运用本研究成果,分析龙羊峡水库和电站的运行设计,可以取得更大的水能和综合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干旱 径流 频率分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峡水电厂库区水面垃圾清理船的设计 被引量:14
5
作者 邱成果 《船海工程》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介绍黄河上游水电厂库区垃圾清理用工作船,简述该船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关键词 水面垃圾清理船 总体设计 清污装置 工作原理 水电厂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大中型水电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石瑞芳 王维第 《电网与清洁能源》 1990年第1期6-15,共10页
我国大西北的社会主义水电建设,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植下,经历了将近4O个年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水电已成为西北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强大的因素,在能源组成中,它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这一时期西北水电的发展历程,并展望... 我国大西北的社会主义水电建设,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植下,经历了将近4O个年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水电已成为西北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强大的因素,在能源组成中,它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这一时期西北水电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前景,将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重点对黄河上游、白龙江流域、汉江上游以及黄河北干流的大中型水电建设情况,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和总结.新疆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水电开发比重尚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建设 水电开发 水力资源 西北经济 黄河北干流 展望未来 大中型水电站 汉江上游 水电站建设 刘家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工程水文的发展与展望
7
作者 王维第 《电网与清洁能源》 1989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概括综合了西北地区工程水文在站网建设、设计暴雨和洪水、水情预报、河流和水库泥沙、水资源分析评价以及水文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群众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促进了水文手册、暴雨图集和径流查算图表的制定和不断提高... 本文概括综合了西北地区工程水文在站网建设、设计暴雨和洪水、水情预报、河流和水库泥沙、水资源分析评价以及水文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群众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促进了水文手册、暴雨图集和径流查算图表的制定和不断提高;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对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提出了新的内容;水保工程的推进,已显著改变了一些河流的来沙状况;水库防淤的分析计算,也取得了新的经验,等等.在这些方面,已经提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带有干旱半干旱水文特征,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注意.论文还对西北地区工程水文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文 设计洪水 水库泥沙 设计暴雨 西北地区 水文实验 水情预报 水保工程 排沙 水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水电工程预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8
作者 刘俊柏 《电网与清洁能源》 1989年第3期25-30,共6页
一、发展与应用概况预应力混凝土设想在世界范围的提出,早在19世纪后期.在工程上实际应用,则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我国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并首先应用于房屋建筑与铁道交通部门.50年代末期,水利水电工程开始推广应用,并局限于与工民建... 一、发展与应用概况预应力混凝土设想在世界范围的提出,早在19世纪后期.在工程上实际应用,则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我国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并首先应用于房屋建筑与铁道交通部门.50年代末期,水利水电工程开始推广应用,并局限于与工民建、铁道交通部门相类似的一些结构构件上.60年代开始,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应用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施工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效益 结构构件 房屋建筑 预应力设计 工民 锚固效果 龙羊峡水电站 西北地区 弧门 锚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正确吸取西北电荒的教训
9
作者 宋泽敏 《电网与清洁能源》 1989年第3期46-50,共5页
中国水利电力报1988年8月2日,发表了“西北电荒的警示”一文,读后感触颇深.该文认为西北的“水、火电比例相对失调了”,“其意是说:水电搞多了,火电搞少了,因而造成了目前的电荒.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愿与该文作者相商榷.
关键词 水利电力 煤炭生产 电力建设 水能资源 理论蕴藏量 乡镇煤矿 经济参考 李鹏同志 西北电力 原煤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水对陕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兴树 章数语 +3 位作者 郭园 霍云超 高学睿 赵西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7,398,共10页
为探究变化环境下极端降水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依据陕西省2010—2020年降水数据,结合地形、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等特征,将HEV(危险性指数、暴露度指数、脆弱性指数)风险评价体系应用于极端降水对陕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当中,形成风... 为探究变化环境下极端降水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依据陕西省2010—2020年降水数据,结合地形、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等特征,将HEV(危险性指数、暴露度指数、脆弱性指数)风险评价体系应用于极端降水对陕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当中,形成风险分布图。研究表明:咸阳市南部、西安市北部以及汉中市中部地区由于地势较低,河网众多,受极端降水的影响较大,风险指数高于0.8,属于高风险地区;陕北的榆林地区由于农业经济密度较低(小于400万元/km2),农业生产受极端降水影响较小,而汉中市北部则由于植被覆盖度高、地形坡度大,受极端降水影响较小,均属于低风险地区。分析极端降水对陕西省农业生产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原因,可为变化环境下陕西省农业生产防洪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陕西 极端降雨 农业生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功能区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思远 胡德秀 +4 位作者 马龙 刘子晨 马勃 杨霄 胡长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2-1302,共11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城市雨水径流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组分,可与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络合,对城市受纳水体造成危害。为探究雨水径流DOM的特性及污染来源,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采集3个功能区(文教区、交通区和商业区)不同下垫面的径...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城市雨水径流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组分,可与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络合,对城市受纳水体造成危害。为探究雨水径流DOM的特性及污染来源,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采集3个功能区(文教区、交通区和商业区)不同下垫面的径流样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分析DOM组分类型及变化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①除TP以外,3个功能区雨水径流的常规水质指标均未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路面径流DOM含量均高于屋面径流,其中,交通区DOM污染最为严重(42.17~58.80 mg/L),其次是商业区(27.37~54.72 mg/L)。②雨水径流共解析出3类6种荧光组分,路面径流DOM组分较屋面径流更为复杂,前者包括4种腐殖质、1种富里酸和1种类蛋白,后者包括3种腐殖质和1种富里酸,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DOM各组分含量呈现下降趋势。③各功能区路面径流DOM所含的主要官能团种类相同,包括−OH、−COOH和苯环等官能团,以及C=C、C=O等不饱和键,其不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而改变。④源解析发现,屋面径流DOM污染源包括大气沉降污染(贡献率为44.2%)、屋面材料析出物与交通污染(贡献率为55.8%);路面径流DOM污染源包括交通活动污染(贡献率为39.8%)、大气沉降与土壤侵蚀污染(贡献率为22.4%)、生活污染(贡献率为37.8%)。研究显示,西安市各功能区不同下垫面DOM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及来源差异,研究成果可为从源头控制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溶解性有机质(DOM) 荧光特征 源解析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大房郢水库洪水预报模型参数率定及适用性研究
12
作者 郭园 赵忠峰 +3 位作者 杨党锋 刘晓东 高学睿 王雪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16,共7页
大房郢水库长期承担合肥市的防洪、供水任务,准确可靠地开展洪水预报对当地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用新安江模型和前期影响雨量(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API)模型构建大房郢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模型,基于梯度下降法对模... 大房郢水库长期承担合肥市的防洪、供水任务,准确可靠地开展洪水预报对当地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用新安江模型和前期影响雨量(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API)模型构建大房郢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模型,基于梯度下降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选,并以方案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2种模型在该水库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模型和API模型预报方案合格率均为90.7%,预报精度达到甲等;2种模型在不同预报项目中各有优势,对于洪峰和峰现时差,API模型预报效果更好,预报合格率分别为88.9%和100%,较新安江模型分别提高6.7%和5.9%;对于径流深,新安江模型预报效果更为理想,预报合格率可达94.4%,相对于API模型其提升幅度约13.3%。此外,API模型更适用于单式洪水预报,而新安江模型则更适用于复式洪水预报。研究成果可为提升大房郢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房郢水库 新安江模型 API模型 梯度下降法 入库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群锚加固机理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宁 陈飞熊 赵彦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0-66,共7页
应用引进的大型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分析软件,对群锚的机理与加固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数值试验研究。对岩体变形模量、砂浆强度、岩体c,φ值、预应力吨位、间距等重要参数对锚固效果的影响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群锚加固 岩体稳定性 预应力 加固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式自适应馈线保护的研究和开发 被引量:46
14
作者 葛耀中 赵梦华 +3 位作者 彭鹏 吴雪峰 叶曙光 田又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2,共4页
提出了自适应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WXB—32型微机式自适应馈线保护装置。该装置充分发挥了微机的智能作用,使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能根据当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实时、在线、自... 提出了自适应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WXB—32型微机式自适应馈线保护装置。该装置充分发挥了微机的智能作用,使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能根据当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实时、在线、自动地计算和整定保护定值,从而使保护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 馈线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原型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中如 顾冲时 +1 位作者 赵炳祯 费建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0-76,共7页
论述了数学模型中的各因子呈密切相关时,用常规分析法将出现方程病态和难以分离各个分量等问题.提出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大坝原型观测资料:结合大坝结构性态,综合应用正分析,反演分析和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等方法,从观测值中独立分离各个分... 论述了数学模型中的各因子呈密切相关时,用常规分析法将出现方程病态和难以分离各个分量等问题.提出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大坝原型观测资料:结合大坝结构性态,综合应用正分析,反演分析和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等方法,从观测值中独立分离各个分量;以时效分量的变化规律及数值大小来评价大坝的工作性态.作为实例,分析了某重力拱坝在蓄水初期的变形观测资料,评价了该坝的实际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原型观测 资料 综合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6
作者 梁忠民 戴荣 李彬权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81,共8页
水文过程受众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决定了其变化的极端复杂性,表现为确定性的动态规律与不确定性的统计规律共存。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水文规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贝叶斯作为一种主要理论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相关问题... 水文过程受众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决定了其变化的极端复杂性,表现为确定性的动态规律与不确定性的统计规律共存。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水文规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贝叶斯作为一种主要理论方法在水文水资源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评述了贝叶斯理论在水文频率分析、水文预报、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方法耦合等研究中的进展,对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不确定性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理论 水文频率分析 水文预报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妮 卫仁娟 +2 位作者 詹存 梁川 徐正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8,共8页
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为合理分析四川省干旱情况,干旱指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四川省39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别计算1961年、1994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各站点相对湿润指数M、气象干旱综合... 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为合理分析四川省干旱情况,干旱指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四川省39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别计算1961年、1994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各站点相对湿润指数M、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并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录的四川省典型年干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四种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1961年夏旱,M指数和CI指数均表现出无旱或轻旱,SPI指数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小,SPEI指数监测出了干旱的重灾区,效果在四个干旱指标中最好;1994年夏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出现了空报,对川东地区和川西高原的监测结果偏小,SPEI指数在达县、巴中一带结果偏小,而SPI指数在成都、绵阳一带的结果偏小。2006年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比M指数效果稍好,但结果仍然偏小;SPI指数和SPEI指数监测出的干旱特征与实际一致;2009年-2010年的冬春连旱,SPEI指数效果最好,M指数次之,SPI指数效果最差。SPEI指数最能反映四川省典型干旱年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干旱 相对湿润指数M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配粗颗粒材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华 赵大海 +1 位作者 韩华强 凌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79-2284,共6页
级配是粗颗粒材料最基本特征,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长期积累的试验经验,总结出了试验级配缩制的具体原则,并基于粗颗粒材料中小于等于5 mm粒径含量变化,分析了级配优劣对其充填关系的影响,级配越优,粗颗粒材料的充填关系越好,粗颗粒材料... 级配是粗颗粒材料最基本特征,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长期积累的试验经验,总结出了试验级配缩制的具体原则,并基于粗颗粒材料中小于等于5 mm粒径含量变化,分析了级配优劣对其充填关系的影响,级配越优,粗颗粒材料的充填关系越好,粗颗粒材料能达到较大的干密度,反之则越差,粗颗粒材料也难以获得较大的干密度。级配的优劣对堆石料动力特性的影响在低围压状态下并不明显,随着围压的升高,级配优的堆石料动力特性指标明显变优;砂砾料由于颗粒浑圆度较好,级配的优劣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逐渐减弱。针对上述级配对粗颗粒材料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于高土石坝来说有必要采用级配优的粗颗粒材料作为坝体的填筑料,通过其在高应力条件下力学性能的优势来控制坝体整体变形和提高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特性 粗颗粒材料 动力特性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探讨 被引量:45
19
作者 陈正汉 王永胜 谢定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2-69,共8页
本文推导了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与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的理论公式,用三轴试验测定了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参数,澄清了国内外一些学者近期在同类工作中的某些误解。
关键词 有效应力 非饱和土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锚对断层的加固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宁 赵彦辉 +1 位作者 韩■ 段庆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10-215,共6页
应用前文“群锚加固机理数值试验研究”中的力学模型与分析思路,对断层在群锚作用下的加固机理与效果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与探讨;并应用该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对李家峡左岸泄水道边坡的开挖与锚固进行了三维分期开挖与加固的数值仿真... 应用前文“群锚加固机理数值试验研究”中的力学模型与分析思路,对断层在群锚作用下的加固机理与效果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与探讨;并应用该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对李家峡左岸泄水道边坡的开挖与锚固进行了三维分期开挖与加固的数值仿真分析。文中验证了预应力对实际边坡的加固效果,分析了加固后边坡的局部与整体的稳定性态与安全储备。该项研究可作为其它工程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锚加固 断层 边坡稳定 仿真分析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