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1
作者 李志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雕塑作品选登
2
作者 张顺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雕塑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3
作者 罗西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设计作品精选
4
作者 冯国威 孔德容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40-I004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绿地冬季白天小气候效应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利鑫 弓弼 +1 位作者 申依宁 谷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2-297,308,共7页
园林绿地在调节环境温湿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不同植物种类组成的校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将绿地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进行定量化研究。2015年1月14-23日,每天8:00-18:00,每2h1次分别对西北农林科技大... 园林绿地在调节环境温湿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不同植物种类组成的校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将绿地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进行定量化研究。2015年1月14-23日,每天8:00-18:00,每2h1次分别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校园内具有代表性的6处样地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校园绿地相对于无绿化地面均表现出增湿效应,在温度调节方面表现为减小温度的变化幅度,并对人体舒适度均有一定的改善。将晴朗天气14:00的温湿度进行多重比较(Bonferroni’s多重分析,p<0.05)分析发现,冬季常绿植物构成的校园绿地对校园小气候的调节和人体舒适度的改善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地 温度 相对湿度 人体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内涵与意境营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
6
作者 张哲溪 《花卉》 2019年第6期96-97,共2页
就大学校园环境体现着校园的显性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园林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校园和创造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它还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念、缅怀历史,甚至对学生的内在素质教育起... 就大学校园环境体现着校园的显性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园林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校园和创造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它还可以反映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念、缅怀历史,甚至对学生的内在素质教育起到无法预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园前区为切入点,对校园前景和校内一园进行实地调研、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突出显示了学校“农、林、水”,和“现代与古朴”并行的风格特点,以及其自然优美的游园风光。并在对学校园林景观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 意境 内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念下的校园湿地景观植物配置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西湖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李平 《现代园艺》 2023年第8期163-166,共4页
校园湿地是打造生态校园的重要一环,植物配置在景观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高校湿地景观的研究较少,且校园湿地景观植物配置普遍存在种植方式不合理、与周围环境不相容、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 校园湿地是打造生态校园的重要一环,植物配置在景观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高校湿地景观的研究较少,且校园湿地景观植物配置普遍存在种植方式不合理、与周围环境不相容、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小西湖为例,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植物配置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植物配置方式、增强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联、加强景观内部及与周围环境的过渡衔接、合理引种、加强养护管理等措施,以期为今后生态校园湿地景观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论 校园湿地景观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ED理论的开放式校园安全现状初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爱玲 赵国慧 弓弼 《绿色科技》 2022年第3期54-56,61,共4页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南校区为例,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的理论和方法对校园内部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了开放式校园的安全提升需要加强出入控制方面,对学生对校园有领属感;做好自然和设备的双重监控;校...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南校区为例,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的理论和方法对校园内部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了开放式校园的安全提升需要加强出入控制方面,对学生对校园有领属感;做好自然和设备的双重监控;校内组织校园活动增强学校学术和安全氛围;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注重校内夜间照明。为此,提出了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针对措施来提升校园安全度,提高师生的校园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ED理论 开放式校园 社会 共享化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用景观在农业类院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洋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1期29-31,34,共4页
指出了可食用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类型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将其引入农业类院校也非常有必要。结合西农南校区实际情况,通过对可食用景观概念、物种调查与分类、配置方式的调研,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试图为农业类院... 指出了可食用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类型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将其引入农业类院校也非常有必要。结合西农南校区实际情况,通过对可食用景观概念、物种调查与分类、配置方式的调研,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试图为农业类院校可食用景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景观 农业类院校 分类 配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大学校园边界空间设计探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涵 王永安 丁砚强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2期77-78,共2页
从边界空间的相关理论出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究开放式大学校园边界的设计理念。通过分析柔性边界空间的组合形式,增加开放式校园边缘空间的多样性,提升校园景观在城市景观中的价值。
关键词 边界空间 校园景观 柔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秋色叶植物景观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德虎 张庆雨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2期144-147,150,共5页
按照“中国物候观测方法”要求,观测校园内部分秋色叶树种的变色情况及落叶期,了解不同树种落叶期和叶色的差异,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方面的建议,以期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秋色叶树种 落叶期 观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植物群落调查
12
作者 吴潇颖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2期46-49,53,共5页
为给校园的树种规划及植物景观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长势、群落外貌、层片结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内共有植物70科15... 为给校园的树种规划及植物景观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长势、群落外貌、层片结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内共有植物70科156属250种;有5种优势科,分别为蔷薇科、忍冬科、木樨科、豆科与禾本科,所含有的植物种类在校园内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约占总种数的87.20%;校园内植物应用类型较多,有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花灌木、垂直绿化、绿篱、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其中作为园景树的植物最多,有120种,约占总种数48.00%;植物整体生长状况较好,生长势达+++(优良)的植物有204种,约占种数的81.60%;植物群落外貌主要由高位芽植物组成,有209种,83.60%的植物属于高位芽植物;根据调查样地情况,校园内的植物群落层片结构共有4种类型,分别为乔木-观赏灌木-观赏草花-地被(样地1)、乔木-观赏灌木-地被(样地4)、乔木-地被(样地3、样地5)和观赏灌木-地被(样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组成 生长势 群落外貌 层片结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
13
作者 蔡知整 付君赛 +1 位作者 邱玲 薛宁涵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4期71-72,共2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博览园既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农业科技旅游景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博览园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采用实地勘察法、访谈法,分析其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博览园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博览园 设计问题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伦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及其游憩项目设计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溪 邱萌萌 +1 位作者 陈威名 张馨文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合理利用天然旅游资源是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重点方向,也是边远、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针对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资源优势,以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公园发展方向及旅游偏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和AHP... 合理利用天然旅游资源是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重点方向,也是边远、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针对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资源优势,以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公园发展方向及旅游偏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和AHP法,构建适合该公园地域特色的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1)旅游偏好:受访者更容易被互动性高、体验感强的游憩项目吸引,公园旅游适游期长短、基础服务设施、内部游憩项目均是影响公园游客量的重要指标。2)评价体系及权重排序:峡谷地貌独特性、物种多样性、空气负离子含量、基础设施条件和内部交通排序位于前列,是海伦森林公园开发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开发潜力提出公园游憩项目的设计策略为:重点突出峡谷特色,利用冰雪资源创新发展冰雪游憩项目、延长旅游适游期,加强内部交通并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将设计的思路从主观经验化的想象转变为依据游客偏好调查、公园现状资源调查评价以及ArcGIS分析数据等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来科学指导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发挥公园的地域特征,提升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等价值,提高旅游吸引力,为更多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的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资源质量 生态旅游 峡谷景观 海伦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静 李志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12-I0014,共3页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引入新媒体技术,使得地铁环境更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趣味性。对于使用者来说,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进入大众视野,提高了大众对城市的“地方感”与生活质量;对于建设者来说,探寻地铁常态化发展的诸多可能与新取向,可以...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引入新媒体技术,使得地铁环境更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趣味性。对于使用者来说,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进入大众视野,提高了大众对城市的“地方感”与生活质量;对于建设者来说,探寻地铁常态化发展的诸多可能与新取向,可以增强城市记忆力与地域识别力;对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来说,将突破产业间的藩篱,实现跨界融合,组成“超大联盟”。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之下,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和新媒体进行跨界交叉,也是新时期地铁发展所必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空间 新媒体技术 地铁环境 公共艺术 跨界融合 常态化发展 新媒体时代 记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结皮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寇伟良 杨文权 +6 位作者 李霄 刘家庆 蒋冰青 路昌涛 李佳静 李希来 寇建村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7,共11页
苔藓是高寒草甸中重要的植物群落组成部分。为探究苔藓结皮对高寒草甸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高寒草甸不同坡度(平地、缓坡、陡坡)苔藓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没有苔藓结皮的土壤为对照,研究苔藓结皮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 苔藓是高寒草甸中重要的植物群落组成部分。为探究苔藓结皮对高寒草甸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高寒草甸不同坡度(平地、缓坡、陡坡)苔藓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没有苔藓结皮的土壤为对照,研究苔藓结皮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苔藓结皮覆盖显著(P<0.05)提高了高寒草甸土壤中有机质(20.4%~100.7%)、硝态氮(64.9%~161.5%)、铵态氮(93.8%~236.1%)、速效钾(24.3%~50.7%)和全氮(47.0%~67.0%)等养分含量;提高了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了土壤中鞭毛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坡地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苔藓结皮覆盖后的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也受到坡度的影响,细菌多样性在平地中最高,缓坡地中多数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且真菌多样性也为最高。因此,苔藓结皮可以改善高寒草甸的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维持和演替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和坡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苔藓结皮 土壤养分 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US及其耦合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涛涛 张蓓 +3 位作者 陈慧华 惠建伟 郝龙 陈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4,共13页
HYDRUS模型由于可以综合考虑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热及污染物的运移,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和污染运移的模拟,但已有关于HYDRUS模型的综述尚缺乏对植物根系影响下水分和溶质运移模拟以及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HYDRUS模型由于可以综合考虑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热及污染物的运移,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和污染运移的模拟,但已有关于HYDRUS模型的综述尚缺乏对植物根系影响下水分和溶质运移模拟以及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模拟的总结。文章系统综述了植物根系影响下HYDRUS模型对水、盐和氮、重金属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运移的模拟以及对LID设施的模拟,并分析了影响模拟精度的因素。结果表明,HYDRUS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植物根系影响下水分和盐分以及污染物等溶质的运移,但模拟精度受到植物根系、土壤及其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模型相关参数可以通过历史文献、实验测量、模型预测和参数反演等不同方式确定,模拟效果也有一定差异。未来,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HYDRUS模型对植物根系效应的模拟应重点考虑植物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植物根系类型以及不同根长、根直径、根体积和根密度等根系特征;(2)HYDRUS模型对新污染物运移的模拟需要进一步积累大量新污染物运移参数,包括扩散、吸附和降解等;(3)HYDRUS模型对包气带介质的非均质性需要进一步详细刻画及模拟;(4)HYDRUS模型对参数的获取及确定需要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手段进一步加强;(5)HYDRUS耦合模型仍需进一步开发及应用,以实现对渗流过程中地表水-土壤水-饱和地下水的全过程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植物 包气带 HYDRUS模型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百合的主要营养和功效成分评价
18
作者 刘秀云 陈敏敏 +3 位作者 罗建让 韩菲菲 蔡新元 张永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6,共10页
[目的]探讨8个百合品种的主要营养及功效成分含量,为药食兼用百合新种质的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个观赏百合(黄珍珠、橙珍珠、红珍珠、红马丁、星光红、八点后)及我国传统食用百合(兰州百合、卷丹)为研究对象,测... [目的]探讨8个百合品种的主要营养及功效成分含量,为药食兼用百合新种质的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个观赏百合(黄珍珠、橙珍珠、红珍珠、红马丁、星光红、八点后)及我国传统食用百合(兰州百合、卷丹)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鳞茎中的淀粉、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维生素C、粗蛋白、粗纤维、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总皂苷、总酚、类黄酮和总生物碱等功能成分含量,依据主要营养和功效成分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种百合鳞茎的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8种百合的淀粉含量为10.11%~17.88%,以卷丹淀粉含量最高。总糖、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03.84~246.86 mg/g、1.45~8.73 mg/g和6.07~14.54 mg/g,以上3个指标均以兰州百合最高。维生素C含量为226.44~653.52 nmol/g,以红马丁Vc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为78.98~134.60 g/kg,以橙珍珠最高;粗纤维含量为1.08%~2.85%,以星光红最高;总氨基酸含量为13 220.27~22 210.00μg/g,以卷丹最高;总酚、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60~1.27 mg/g、0.29~0.82 mg/g和2.46~3.36 g/kg,以上3个指标均以八点后最高;总生物碱含量为0.21~0.46g/kg,以橙珍珠最高。各品种鳞茎中均含有P、K、Ca、Mg、Mn、Fe和Zn等7种矿质元素,其中橙珍珠的P、K和Zn含量均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种百合的综合品质排名依次为八点后>星光红>兰州百合>卷丹>红马丁>黄珍珠>橙珍珠>红珍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种东方百合(八点后、红马丁和星光红)归为一类,5种亚洲百合(黄珍珠、红珍珠、兰州百合、卷丹、橙珍珠)被划分为另一类。[结论]8种百合中,八点后的综合品质最佳,星光红次之,二者均具有开发为药用百合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鳞茎 营养品质 功效成分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道路园林树木应用现状调查与景观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浩洋 弓弼 +3 位作者 甘陶冉 赵景云 李林昊 吉文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9-288,共10页
对杨凌道路园林树木种类、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归纳分析了2007年以来杨凌道路园林树木、景观观赏价值及特色变化,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对同类地区园林树木的应用以及道路景观营造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杨凌 道路 园林树木 景观特色 树木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法门寺植物造景艺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永贵 孙广宇 +1 位作者 罗佳晨 孙景荣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58,共4页
以法门寺为研究对象,概述寺庙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手法与配置特色,具体分析了法门寺中大雄宝殿、珍宝阁、藏经楼和禅堂周边的植物造景艺术。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选择和搭配,营造佛教场所安宁静谧的氛围,将抽象化的禅意具象化于植物,以期对... 以法门寺为研究对象,概述寺庙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手法与配置特色,具体分析了法门寺中大雄宝殿、珍宝阁、藏经楼和禅堂周边的植物造景艺术。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选择和搭配,营造佛教场所安宁静谧的氛围,将抽象化的禅意具象化于植物,以期对我国寺庙园林的植物造景及现代同林禅意空间的营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植物造景 禅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